第1页 :美日东海设鬼门关
[提要] 面对美日以飞机、水面舰、潜艇和海底声呐阵列组成的立体反潜体系,战时中国潜艇越过这片大陆架浅滩,相当于走‘鬼门关’。在马凌看来,采用体积庞大、暴露率高的双壳体艇并不适合中国,采用空间、吨位利用率最高的单壳体结构,是最明智的选择。
![]() |
美国海军的"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密歇根"号指挥官皮尔森说:"我们在东中国海、南中国海以及菲律宾海执行了任务。这些区域就像我们的大后院。除了新加坡,我们还访问了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及菲律宾,这些都表明了我们的使命和行程极其广泛。"资料图:解放军潜艇全速前进。 |
在关于雅森级的报道中,有一个并未大肆炒作、但非常关键的变化,就是改变了苏俄潜艇一贯的双壳体结构传统,而是改为采用单-双壳体混合结构,以单壳体为主。
事实上,潜艇结构曾是苏俄和美国两大潜艇流派泾渭分明的差别——苏俄潜艇一贯采用双壳体,而美国自从进入核时代,选择了单壳体路线。
在专家看来,随着反潜武器威力的增加,两大路线之争的结局在今天已昭然若揭——单壳体是大势所趋,双壳体逐渐成为过去式。而对于中国而言,周边海域的地理特征决定了单壳体更适合我们,中国海军潜艇的双壳体传统亟待一场改革。
单壳体优势明显,更安静更快
潜艇专家马凌告诉记者,单壳体潜艇的艇体由一层耐压壳体组成,外面没有包覆物;而双壳体潜艇的耐压艇体全部被外壳体所包覆,两层壳体间形成了一个舷侧空间,主压载水舱、燃油舱、浮力调整舱等都布置在这里。
延伸阅读: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