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近年来的外交政策,如同一场精彩绝伦的钢丝表演,然而最近却似乎有些失去平衡。面对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和军事部署压力,韩国代总统韩德洙在CNN采访中直言:“我们不会联合中国、日本反对美国的新关税。”而对美关税的让步,也暂时让美韩关税之争得以喘息。
与此同时,韩国出手了。4月11日,韩国外交部迅速对中国香港和俄罗斯的几家企业以及个人实施了单边制裁,理由是它们涉嫌违反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决议。这种举动如同在踏破裂的冰面行走,看似向美国靠拢,但又直指中国。
实际上,这背后是美国从经济和安全两个方面施压的险恶策略。美国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无疑让韩国产业界陷入窘境,因为一旦惹怒美国,韩国的供应链就有断裂的风险。而更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巧妙地将此与驻韩美军的防卫费问题捆绑在一起,要求韩国支付更高的费用分摊。这可谓是一种变相的“经济制裁+安全敲诈”,迫使韩国在美中之间选择站队。
韩国的困境显然不仅限于经济层面。在军事与外交上,它也要小心翼翼地避免引发地区紧张局势。韩国对中国香港祥瑞航运有限公司的制裁,虽有依托于联合国安理会第2371号决议的遮羞布,但这种缺乏前置沟通的单边行动显然无益于地区稳定。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被制裁的公司之前还因与伊朗的交易受到美国制裁,这反映出美韩在制裁领域的某种协作,而韩国扮演的角色却不像主动参与者,更像是被动的协作者。
然而,韩国的这些举动正在对中韩关系造成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中国商务部对此明确表示反对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并希望韩国能做出明智的判断。虽然韩国对华出口在2025年一季度同比下降12%,但中国依然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在高科技产品领域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无可替代。因此,韩国的“骑墙”策略是建筑在看似碎裂但尚未彻底裂开的冰面上,随时可能因为一个不小心的动作而崩溃。
更让人担忧的是,韩国的强硬立场不仅影响到其与中国的关系,也给朝鲜半岛局势增加了复杂的变数。朝鲜迅速发表声明谴责韩国追随美国霸权主义,并警告将采取强有力的反制措施。当韩国宣布要在中韩暂定水域部署养殖设施时,不难看出其试图通过具体行动来展示对这些争议海域的“主权态度”。事实上,我国早已明确深海养殖意图,仅为推进渔业发展,但韩国的反应却令人玩味。在韩国看来,也许借此机会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其区域影响力,甚至有可能希望借机转移国内某些矛盾。
韩国这一连串操作不仅将自身置于风口浪尖,还可能加剧中韩之间的猜忌与误解。中国一直主张“双轨并进”解决方案,希望通过建立半岛和平机制来缓解局势,而不是单纯依靠压力。然而,韩国似乎更倾向于以制裁促对话的策略,这与中国的立场形成了鲜明对比,并逐渐拉大了两国在处理半岛事务上的立场差距。如果继续走这条路,韩国能否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是一个相当大的问号。
所以,韩国需要重新审视其立场和策略。无论是对美国的妥协还是对中国的施压,短期内或许为其争取到了一丝喘息机会,但长期来看,站稳脚跟、促进区域合作与稳定才是韩国真正能从中受益的方向。对于韩国而言,如今的每一步棋都至关重要,走错一步,就可能满盘皆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