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国,俄罗斯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可谓是倾注全力,特别是将高铁项目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
早在2024年,俄罗斯就决定斥资上万亿卢布打造一条作为国家交通网络的核心工程——莫斯科至圣彼得堡高铁项目。
然而在这个关键的项目中,俄罗斯并未选择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中国高铁技术,反而将机会留给了本土企业锡纳拉集团,尽管其在高铁建设领域几乎毫无经验。
众所周知,中俄一直保持着坚如磐石的“铁杆兄弟”的关系,而中国高铁技术水平更是誉满全球,可俄罗斯这次果断放弃了与技术成熟的中国合作。
俄罗斯的这次豪赌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考虑?
陷入困境的俄罗斯铁路
俄罗斯作为世界军事强国,其综合实力令人瞩目。然而与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滞后。
尽管俄罗斯铁路里程高达8.7万公里,位列世界第三,然而这这些铁路大多数源于苏联时期的遗产。
这些老旧铁路网虽然曾是国家的骄傲,但现在却因其年久失修和和不符合现代安全标准而问题不断。
2024年,俄罗斯在短短几周内就发生了多起列车脱轨事故,甚至连暴雨都足以冲毁部分铁轨。在频繁发生的铁路事故不仅暴露了铁路系统维护不到位的问题,更凸显了俄罗斯铁路现代化改造的紧迫性。
此外,乌克兰冲突使俄罗斯的基础设施成为攻击目标,铁路系统也未能幸免,进一步加剧了运输压力,也让俄罗斯旨在打造一条现代化高速铁路。
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的博弈
2024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果断地按下了高铁建设的启动键,这标志着一项高达1.7万亿卢布,约合179.4亿美元的超级工程正式拉开帷幕。
这条莫斯科至圣彼得堡之间的600公里高速铁路线,将成为连接国家政治中心与文化之都的纽带。此次工程雄心壮志的背后,是俄罗斯对于高速铁路技术的渴望与决心。
如今在全球高铁领域,中国、日本和德国在高铁核心技术上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掌握着全球90%的核心技术。
而俄罗斯的本土企业在高铁技术上的储备,甚至连国际水平的60%都不到。这无疑给即将开展的项目带来了巨大压力。
更令人震惊的是,俄罗斯计划在短短四年内实现从零到时速高达360公里的技术突破,这种速度与魄力在国际高铁建设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就当所有人都认为俄罗斯会找中国的寻求帮助时,他们却选择了自力更生。
事实上,中俄两国在高铁领域早有成功的合作先例。2015年,中国高铁出海的首单就中标了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这条全长770公里,沿途经过冻土地带,跨越7个联邦主体国家。
而我国短短两年时间,就出色地完成了建设任务,同时这条线路还采用了当时国际最高的400公里设计时速,事后让让俄罗斯赞不绝口,爽快的付清了200亿卢布的尾款。
该线设计规划的15个车站,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出行的便利,还极大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既然有现成的合作经验和成熟的技术方案,为何俄罗斯在莫斯科-圣彼得堡高铁项目上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答案在于俄罗斯对技术自主的强烈渴望。
在与西方国家关系紧张、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俄罗斯深刻认识到将关键基础设施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交通运输领域,依赖外国技术可能在关键时刻受制于人。
因此,尽管中国高铁技术在全球享有盛誉,俄罗斯最终还是选择将这个万亿级的项目交给国内企业——锡纳拉集团。
那么锡纳拉集团究竟有何来头?这家公司2001年在叶卡捷琳堡成立,主要是经营房地产和机械制造,虽然不是做高铁出身的,但毕竟此前也跟德国的西门子有过合作,一起搞过一个“游隼号”列车,也算有些底子,然而在高铁领域的经验几乎为零。
而老板德米特里·普姆皮扬斯基的经历更为传奇,靠做钢材一步步做大,如今已经掌控着俄罗斯最大的钢管生产。
可这次不一样,这无疑是一场豪赌,一场将国家工业未来押上的豪赌。
修高铁可不是光有钱就行,俄罗斯在巨大压力下选择锡纳拉集团,也表明了自主创新的决心,也是其对掌握核心技术的迫切需求。
风险与机遇的豪赌
俄罗斯自主研发的道路注定充满挑战。与经验丰富的中国相比,俄罗斯在高铁技术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从轨道技术到列车制造,都需要从头摸索。
这不仅意味着更高的研发成本和更长的建设周期,也意味着项目面临着技术失败和预算超支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西方国家的制裁限制了俄罗斯获取先进技术和设备,莫斯科遭受大规模无人机袭击更增加了高铁施工的难度。
不过俄罗斯不找中国帮助修建,这事儿还真不是简单的技术合作问题,俄罗斯选择自主研发高铁,不仅仅是为了提升交通效率,更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增强战略自主性。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关键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高铁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俄罗斯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提升国家在关键领域的掌控力。
尽管困难重重,起步肯定会迎来“阵痛”,但这是发展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正如苏联时期在航天领域的成就一样,在外部压力下,创新潜力或许会被激发出来,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果。
此外,高铁建设也将对俄罗斯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可以借此培养本土技术人才,推动相关产业升级,最终实现工业体系的现代化转型。同时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更能提升国家整提实力。
目前,圣彼得堡段的高铁项目已经启动,莫斯科也开始为高铁列车生产基地选址。
俄罗斯的高铁豪赌是一次充满风险的尝试,也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抉择。它的成功与否,将对俄罗斯的工业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您认为,俄罗斯选择自主研发高铁,最终会成功吗?
信源: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4-07-09——俄锡纳拉集团:俄罗斯首列高速列车计划于2027年生产
澎湃新闻2023-08-18————莫斯科-圣彼得堡高铁项目将落地,通行时间预计缩短近两小时
来源: 新华财经2025年03月07日——【环球财经】俄首条高速铁路圣彼得堡段本年度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