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慎独
假币人人痛恨,对我们个人而言,会让财产遭受损失,对国家而言,会破坏金融秩序,严重影响经济运行,以及国家的信用。而在战争中,使用假币破坏敌人的经济秩序是屡见不鲜的一种手段。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就企图用假币来破坏中国本就脆弱的经济,削弱中国的抵抗能力。
日本针对中国的“法币谋略计划”,堪称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伪造别国货币计划,而这个计划却以一种日本人无法想象的方式失败了。
日本陆军行政本部的第九研究所,是一个负责秘密战武器研发的部门,就是这个部门提出了针对中国的伪造货币计划。
旧中国经济凋敝,币制混乱,除了金银这些硬通货,比较普遍的货币就是银元,但银元成色层次不齐,且不方便携带。各地军阀则在当地发行本地货币,这种货币离开当地便无法使用。混乱的币制严重影响了经济,因而在1935年进行了币制改革,用法币统一货币,禁止白银与银元流通,以1法币兑换22.5便士为基准。
法币由当时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当局规定了银元以及地方货币兑换法币的期限,获得了大量的白银储备,以稳定经济。同时也导致伪满、华北等地的傀儡以及日军手里的银元与白银作废,使其无法从中国其他地区获得物资。
面值100元的法币
日本陆军第九研究所主任山本宪藏少校,对中国的币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来到伪满,随后潜入华中地区刺探,发现当时市面上流通的法币主要由交通、中央两家银行发行,印刷商则主要是英国德纳罗、华德路,以及美国钞票公司。防伪措施都是水印以及丝线等,伪造难度不大,且当时中国普通百姓与商人缺乏防范法币的意识与能力,因而山本认为,伪造法币并让假币在中国流通问题不大。山本回国后,找到日本巴川造纸株式会社的井上经理,井上认为,可以伪造法币。随即,山本写成《法币谋略工作计划》,并交给了负责间谍行为的参谋本部第八课。第八课非常看重山本的计划,一直向上汇报给陆军大臣东条英机,东条英机在1938年12月下达命令,成立“杉机关”,执行“杉计划”。
上海杉机关
杉计划的内容主要有:破坏中国的法币制度,扰乱经济,破坏抗战力量。该计划严格保密,所需设备由陆军第9研究所提供,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民间设备,但要高度保密。在中国上海设立“杉机关”,在中国主要贸易地区以及收集情报地区设立派出机构。1939年,杉机关在中国注册诚达公司,对中国实施经济战。杉计划主要仿制的是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币,日本银行对法币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尤其是防伪措施以及纸张质量。当时中国印刷一张法币的成本大约2美分,而日本伪造法币的成本仅不到1美分。
面值1000元的法币
在1937年,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不过14亿元,日本每个月则可制造数百万假币,仿制的法币主要是10元等小面值,从神户装船运往上海,诚达公司再通过杜月笙等人,到港岛购买汽油与药物等战略物资,甚至骗过了上海的外国租界商人。杉机关与日本商人将假币大肆投放到中国市场,破坏中国经济,引发物价飞涨,并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金融市场。
他们甚至用假币给雇佣的伪军汉奸发工资,让这些人拿着假币去坑害老百姓。
除了仿制假币,日本还大量仿制解放区货币,破坏解放区经济,如在河北山东等解放区投放伪造的冀钞。
银元,俗称“袁大头”
中国当局针对日本发动的经济战,一方面制定法律严惩制假以及使用假币的行为,同时查处日本对华运输假币。1939年6月,广东查获一起假币案,缴获假币面值共1300万元。同时,还采用以假乱假的手段,用缴获的假币去沦陷区与日伪企业贸易,将这些假币还给日本人的,同时收购了大量物资。蒋氏还命令军统去联络英美的造币公司,伪造沦陷区的货币,其中伪造日本在沦陷区发行的“中央储备银行钞票”超过15000箱,
让沦陷区假币极多,可以说是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解放区则严格防止假币流入,同时采用本地特有的纸张等,加大仿制难度。
1941年的中国,已经失去了从海外获取物资的渠道,以往通过港岛从海外运输法币的道路被切断,重庆方面不得不改进法币工艺,使其能在重庆的防空洞生产,这样日本之前伪造的法币就基本等于失效。几家主要的银行还在一些法币上加盖重庆字样的印章,只允许这些盖章货币在小范围流通,即便被仿造,假币也花不出去。
日本伪造的法币
不过,终结日本假币策略的则是一个哭笑不得的原因。
在面临亡国的情况下,官僚与奸商依旧没有放松对百姓的掠夺,导致经济崩溃,物价飞涨,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而重庆方面为了维持经济就不得不大量发行法币,
法币发行量大幅增加,以至于法币价值几乎低于印刷成本,日本人仿制的法币一下子成了废纸。
杉计划也就宣告破产,山本宪藏恐怕也万万没想到这个结果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