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王牌军被围,为何74师全军覆没,而整11师却能重创华野

在整个国军的抗战史上有这么几支功勋卓著的军队。

他们武器精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硬是用血肉之躯抵挡住了日本侵略者的进攻,在正面战场上打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他们就是国民革命军的“五大主力”部队。

然而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他们却走错了方向,最终被人民所抛弃,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蒋介石的御林军——整编74师

整编74师即使放在整个国民党军的“五大主力”中也是一支璀璨耀眼的明星。

这支部队几乎参加过国军正面战场上的所有大型会战,凭借着战功赢得过多面国军的最高荣誉“飞虎旗”。

军官和士兵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百战老兵,师长张灵甫更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从基层走上了巅峰。

这是一支了不起的部队,更是一支由黄埔学生组成的嫡系部队!

每次只要国军更换武器装备,补充兵员和给养,蒋介石都是把整编74师放到了首要的位置上。

蒋介石对它爱不释手,对师长张灵甫更是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关心的无微不至,甚至在张灵甫母亲过生日的寿宴上,还亲自送上了礼物。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派美国飞机把74师运回首都南京参加日军的受降仪式。

一时间,74师风光无限,被世人称之为蒋介石的虎贲御林军。

74师的覆灭

然而这只部队也存在一些问题,也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它最终葬送在山东孟良崮的山岗上。

张灵甫是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被提拔到74师师长位置上的。

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副职的位置上严格执行着上级的命令,缺乏独立指挥的经验。

有道是:将在谋而不在勇。张灵甫勇猛有余,谋略不足,迷信火力强大的现代化武器,看不起装备低劣的解放军部队,在战斗中存在投机心理。

另外蒋介石对他的过度重视,使得他骄傲自大,不把同僚放在眼里,甚至敢于违抗上级的命令。

这就让派系林立的国军高层眼热不已。

在他孤军犯险,被华野27万大军重重包围的日子里,

其他同僚巴不得看他难堪,在救援方面一拖再拖。

最终这支部队,我军只用了三天时间这支“王牌部队”就灰飞烟灭了。

陈诚的土木工程系——整编11师

整编11师也是国民党军队的五大主力之一,他的前身是蒋介石的亲信、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亲自组建的土木工程系——铁血十八军。

它的建军历史比74师更早,战绩也不亚于74师。

和74师一样,他也是一支蒋介石的嫡系军队,享有跟74师同等的待遇。

只是相对于74师,它是由陈诚组建的,蒋介石不好过多插手。

这也造成了74师享有比11师更多的曝光率。

在抗日战争进行到最艰苦的相持阶段,

他们在老11师师长胡琏的带领下,硬生生靠着血肉之躯,挡住了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打赢了被外界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的石牌保卫战。

这一战直接粉碎了日军窥视四川大后方的计划,也为他换来一枚“青天白日勋章”。

不同于张灵甫那种敢于端着机关枪带着敢死队就冲进日军阵地那种勇猛刚强,

胡琏这个人作战更加冷静沉着、机灵狡猾。

在他抗战时期的履历中,他曾经在苏南地区打过游击战;施展调虎离山,配合海军特种部队在长江布设水雷;

更是借助石牌保卫战的胜利,进入到重庆侍从室担任参谋一职。

这样的从军经验,使得他不仅敢打硬仗,更会抓住时机打巧仗。

一代伟人毛主席就曾经这样评价他:

“狡如狐,猛如虎。”

11师的侥幸逃脱

张灵甫及其74师的覆灭,给国民党其他军队敲响了警钟。他们意识到同样在抗日战场上经过磨炼的解放军,尽管装备落后,但是战斗力一样不容小觑。

蒋介石更是对军队内部的互相掣肘,暴跳如雷。

他要求各部队长官立下军令状,救援不力者,一律枪毙。

在74师覆灭的两个月之后,蒋介石又集结重兵,以11师打头阵,展开了对沂蒙山革命老区的进攻,目的是想把华中野战军消灭在鲁中一带。

粟裕将军立刻从国军的调动中发现了危险,他只留下四个纵队在内线牵制敌军,

把其他部队都投放到国军兵力空虚的鲁南、津浦一带去配合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粟裕的调动,也牵制着国军进行兵员的调动。

这样一来进攻鲁东地区的国军就只有包含11师的四个师了。

有了74师的前车之鉴,胡琏迅速在部队的所处位置——南麻,进行了防御部署。

南麻是一片视野开阔的平地,他命令官兵们在防御阵地前修筑了大量的碉堡和子母堡,同时还拉起了铁丝网,设下了密密麻麻的地雷阵。

他打算借助11师火力强大的重武器来消耗华野,同时呼叫外部救援的国军来个内外开花。

经过孟良崮战役,华野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火力有所增加。

但是74师毕竟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消灭74军的过程中,华野各部的伤亡也很大,特别是很多久经战阵的老兵倒在了这场战斗中。

补充的新兵还需要经过战火的洗礼,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

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然而时间是不等人的。

华野部队在南麻展开了猛烈的攻势。

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一拨又一拨向着11师的阵地冲了过去。

但是地雷、铁丝网和漫天洒落的炮弹延缓了他们的攻势。

一批战士倒下了,另一批接过红旗又冲上来,战斗一度陷入白热化。

胡琏疯了似的给上级打求救电话。

陈诚和蒋介石也亲自上阵进行督战,

命令整编第9师,25师,64师,75师不惜一切代价向着南麻赶来。

天公不作美,天上下起了大雨,华野很多自制的土炸药包和手榴弹因受潮而无法使用,这导致了部队的攻击力快速下滑,部队遭到重创。

老天爷给了11师一个喘息的机会,也就是这短暂的一刹那,胜利的天平滑向了胡琏。

在援军的配合下,胡琏带领着部队逃出了生天,避免了重蹈74师的后辙。

为了避免更大的损伤,华野各部选择了主动撤出了战场。

胜利始终是属于人民的,尽管这次11师逃过一劫,但是它的命运一开始就是注定好的。

在淮海战役中,它走完了前半生辉煌,后半生不义的一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