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可能于4月或稍晚访问沙特阿拉伯,此次行程将是其第二任期首次外访。消息人士透露,沙特已承诺向美国企业注资近万亿美元,这笔堪称天价的投资引发国际社会对美沙关系及中东局势的多重猜测。
特朗普政府对沙特的重视并非首次。早在2017年,其首个总统任期便打破惯例,将沙特作为首访地,最终促成4500亿美元军火订单。此次故伎重施,美方开出的价码更高——要求沙特在未来四年内投资增至万亿美元,涉及能源、基建、军事装备等多个领域。特朗普直言:“这对我来说意味着就业机会。”
特朗普资料图
沙特的慷慨背后也有自身考量。作为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正寻求经济转型,减少对能源依赖。与美国深化合作既能获取先进技术,又可借助美方军事保护平衡地区对手。此外,沙特王储穆罕默德近年积极推动“阿拉伯版改革开放”,需要国际舞台提升形象,特朗普的到访无疑是最佳背书。
特朗普此时出访沙特,正值俄乌谈判陷入胶着。尽管其曾宣称“24小时结束冲突”,但上任数月后,俄乌代表仍未实现直接对话。普京近日更以“不承认泽连斯基合法性”为由,拒绝谈判,转而呼吁联合国介入乌克兰大选。
在此背景下,沙特的特殊地位凸显。今年2月,美俄代表团已在利雅得举行两轮会谈,讨论停火及能源设施保护等议题。特朗普选择沙特作为首访地,被视为向俄方施压的重要信号——通过强化与沙特的关系,间接影响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迫使其重返谈判桌。同时,美国仍表面承认泽连斯基政权,以维持对乌方的控制。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的中东战略延续了“交易优先”的风格,但此次布局更显复杂。一方面,他试图推动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以孤立伊朗;另一方面,沙特却在加沙问题上与美国产生分歧,公开反对以色列驱逐巴勒斯坦人。这种矛盾凸显了美国中东政策的内在张力。
此外,中俄在中东影响力的上升也迫使美国调整策略。伊朗与沙特复交、中国斡旋地区和解等事件,让美方意识到单纯军事威慑已难奏效。特朗普选择与沙特“金元外交”,既是对中俄的回应,也是对自身实力下滑的妥协。
特朗普的“交易外交”虽能短期内带来经济利益,却埋下长期隐患。过度依赖沙特可能削弱美国在中东的道德权威,加剧地区矛盾。例如,沙特要求特朗普在俄乌停火后访问,表明其不愿成为美方代理人,而是追求自身地缘目标。此外,1万亿美元投资的具体流向尚不明确,能否真正转化为美国民众的福祉仍存疑。
特朗普资料图
国际社会对此次访问也不乏批评。人权组织指出,沙特在也门战争、记者卡舒吉案中的行径应被追责,而特朗普政府却选择性忽视。这种“重利益轻道义”的做法,可能进一步损害美国的国际形象。
特朗普的沙特之行,既是经济算盘,也是地缘博弈。万亿美元投资背后,是美国中东战略的收缩与调整,更是国际格局多极化的缩影。此次访问能否如特朗普所愿“让美国再次伟大”,或是成为其外交败笔,仍需时间检验。但可以确定的是,中东局势的未来,将在大国角力与地区国家自主意识的碰撞中持续演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