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小米智驾3死后续:母亲曾数次提醒女儿,不要轻易相信智驾

2025年3月29日晚,三名女大学生"小罗、小李、小霍"因要参加事业单位考试,结伴驾驶一辆小米SU7前往安徽。这三位年轻的95后,都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未来充满憧憬。

出发前,其中一位女生的母亲还给女儿打了电话,女儿回答说"我们已经上车了",母亲误以为她们是按照原计划坐高铁,便没有多问。事后母亲痛心地表示:"当时并不知道三人是开车前往,要是知道的话,肯定不会同意。

"更让人唏嘘的是,这辆车是女儿男友购买的,女儿曾多次向母亲炫耀这车"自动驾驶有多么多么好,开车不用自己驾驶,特别轻松又安全"。母亲曾多次提醒女儿不要盲目相信智能驾驶,还因此与女儿发生过争吵。

当晚9点多,三人已驶入铜陵市的高速路段。由于缺乏长时间驾驶经验,特别是夜间高速驾驶,三人做出了致命决定——启用智能驾驶功能并完全脱离方向盘。数据显示,在晚上22点27分,她们开启了智能驾驶,以每小时116公里的速度在高速上狂奔。

就连经验丰富的老司机都不敢在夜间高速完全依赖智能驾驶,这三名女生却如此大胆。殊不知,所谓的"智能驾驶"充其量只是辅助功能,并非万无一失的保障系统。

有网友认为:"智能驾驶的宣传太过夸大,给消费者造成了错误认知。年轻人本就喜欢尝鲜,再加上商家的营销,这不就是在玩命吗?"

悲剧发生在当晚10点44分,三人行驶至德上高速枞阳段时,突然遇到前方道路施工。车辆智能驾驶系统发出紧急提醒,女生们慌乱之下连忙接管车辆。然而,116公里的车速已经让她们来不及做出有效反应,车辆失控后与路边隔离墩猛烈撞击,瞬间起火。

小米车厂调查显示,在事发前,车辆确实在行驶10分钟后就发出了"请驾驶员握住方向盘"的预警。22点44分,系统发现前方障碍并开始减速,驾驶员接管后不到一秒发生碰撞。

有网友认为:"高速施工区域的警示不够醒目,夜间视线本就不好,再加上临时改道,对任何驾驶员都是挑战,更何况是依赖智能驾驶的新手?"

事故发生后,死者家属,特别是其中一位女孩的母亲坚信事故与车辆自动驾驶有关,强烈要求小米厂商给出解释。小米方面迅速启动调查,公布了车辆行驶日志数据,表明车辆确实发出了预警,且最终是驾驶员接管后发生的碰撞。

小米在销售时,使用手册中已明确表示"自动驾驶只能作为辅助系统,驾驶员必须全程掌控车辆"。然而,这种免责声明是否足够?营销宣传与实际产品说明之间的差距,是否误导了消费者?

有网友认为:"厂商在宣传时大肆吹嘘智能驾驶功能,却在出事后急忙推卸责任。使用手册上的小字谁会仔细看?这不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吗?"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人类的判断力仍然不可替代。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驾驶",真的是为了让驾驶更安全,还是只是商家的营销噱头?三条年轻的生命就此消逝,留下的不仅是家庭的悲痛,更是对整个行业的警醒。

技术永远不该凌驾于生命之上,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当我们被"黑科技"的光环迷住双眼时,是否忘记了最基本的生命安全守则?厂商大肆宣传"解放双手"的智能驾驶,却在细则中写明"必须全程掌控",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这些智能科技真的是为了让咱们的生活更美好,还是只是为了圈钱的幌子?一边宣传"解放双手",一边又说"要握紧方向盘",这智能驾驶到底是个啥玩意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
安全提示
系统出于安全考虑,在点击“发送语音验证码”后,您将会收到一条来自950开头号码的语音验证码,请注意接听。
暂不发送发送语音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