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同一坑里栽了2次,美国海军的新“未来战舰”,又出问题了

早在1年前,美国海军冷战时期的主力战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面临着即将“退休”的使用期间。但是因为未来战舰“朱姆沃尔特”和濒海战斗舰的“赫赫威名”,五角大楼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不得已,为队伍里这些冷战古董,延长服役期限,到2031年“退休”。然而,就在最近,却有消息显示,这款冷战古董,美国海军可能还得继续用。

从美国海军官方创建的“美国海军学会”网站获得的消息,被美国很多人寄予厚望的“星座”级护卫舰,在数据上,似乎出现了问题。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GAO的调查显示,“星座”整体建造结果非常不乐观,整体超重10%不至,甚至到了影响额外装备配置的地步。而目前,恐怕首艘舰的交付,需要再延期3年。

这个事情,多少让外界有些震惊。本身美国对外的军事压力就大,加上军工产能始终捉襟见肘。结果现在却还要继续等3年,美国海军才能接收新船,摆明了是有问题。

事实上,在2022年8月份的时候,美国海军就曾经传出过消息,说进度很快,首艘舰已经达到了80%以上的建造进度。当年那会儿,美国海军就急切地想要尽快完成建造,尽快服役。一方面是美国海军面临大规模的舰船更新换代,大量的冷战古董,已经快要到年限了。随着年限加大,维护成本和维修频率是越来越大、越来越高,财政预算非常吃紧。另一方面,就是新舰各类系统,都是更新换代的,海军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美国在国际局势上的“欠债”,让美军必须长期保持足够的战斗力。

结果一转眼,2年过去了。今年4月份,美国海军方面又一次在相关财政报告里,说“星座”级护卫舰的首舰,详细设计已经完成超过80%。合着这2年,一丁点事都去没做。到底是技术问题,还是这个“星座级”纯粹是捞钱的把戏,我们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极大概率,美国海军要在同一个坑里栽2次。

之前美国搞濒海战斗舰的时候,也是被军工复合体忽悠惨了,说是建造流程要“创新”,在没有明确的设计数据的情况下,开始建造。说这样省钱省力。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濒海战斗舰成了各国的笑柄。现在“星座”级,又是这个德行,4年时间,还是搞不出来第一艘舰艇。然后还要3年。那边已经等着退役的阿利·伯克,估计又要续个5年的服役期。

怎么说了,还是挺感慨的。当年那个在五大洋耀武扬威的美国海军,到如今连下一代战舰能不能折腾出来,都是个问题。在原本的“下一代”战舰上栽了跟头,成了全球笑柄。结果现在又要栽一次。到底是五角大楼的一众高官们,已经成了“政治流氓”,还是早已经成了军工复合体的傀儡。这个答案,恐怕只有美国人心里清楚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