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无人机被玩出花!但中国才是真玩家,国产远程火箭炮插上千里眼

俄乌打法让伊朗系武装眼睛一亮,说干就干,直接改装无人机开打,一击命中,直捣以军基地心窝。

前言:在当前的地缘政治格局下,美国与伊朗通过巴以冲突,进行了一场复杂的隔空交锋。尽管美国并未直接参与战斗,但他通过支持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来表达其立场;同样,伊朗也未派遣正规军参战,而是通过支持多个武装组织来对以色列进行围攻,美国怕啥就来啥!

(图解:无人机一左一右挂载火箭弹突袭以军基地)

1、空中大轰炸!直插以军基地心窝

长久以来,以色列被视为中东地区不可战胜的军事强国,其军事技术和战斗力备受赞誉。然而,最近的发展表明形势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

伊朗系武装组织似乎“开启天眼”,对以色列的打击精度得到惊人地提高。特别是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其公开展示战果。期间,“真主党”武装直捣以军基地心窝,对梅图拉犹太定居点附近一处军事基地发动无人机攻击,验证了使用无人机对以色列四大军事基地进行空中轰炸的打击效果。

这次行动的独特之处在于,“真主党”使用了“无人机挂载S-5型57毫米火箭弹”对目标进行空中轰炸的模式。

分析人士认为,无人机与火箭弹组合之后,将秒变小型察打一体化无人机,而且成本更加低廉。与此同时,这也让更多人感受到非传统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潜力。

尽管此次操作还存在不少技术问题,如无线信号干扰等,但其潜在的战术价值和再次使用的可能性仍然值得关注。

当然,这并不是真正重点,而是几十年来,阿拉伯国家首次对以色列实施如此规模的空中轰炸。

(图解:乌军在民用无人机上安装火力装置,用来打击俄军)

2、哈马斯借鉴俄乌经验,打击以军

事实上,在军事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传统武器平台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已然成为战场上的一种常见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无人机这一科技产品的多功能性不断被拓展,其在近代冲突中的表现更是令人瞩目。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之一便来自于乌克兰,其成功将一架农用无人机改造为能够执行战斗任务的察打一体无人机。

通过视频资料,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原本设计用于农业喷洒作业的无人机,被乌军亲手加装了一挺7.62毫米PKM机枪以及保加利亚制造的Bullspike-AT单兵反坦克火箭筒,这样一来,普通的无人机就能够成为强大的“空中杀手”,可极大程度上重创地面坦克装甲。

这种改装行为,无疑在现代战争创造出新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哈马斯也充分借鉴俄乌冲突中的作战经验,采用无人机投掷PG-7VR火箭弹打击“梅卡瓦”IV坦克。

该案例同样展示了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多样化应用,并证明了,一辆再先进的坦克,即使拥优异防护技术,也无法完全防御住低成本但高效率的无人机与反坦克导弹或穿甲弹乃至火箭弹的精准打击。

(图解:中国无人机与远程火箭弹相结合)

3、中国有了新探索!火力铁拳更猛了

在军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中,无人机与火箭弹结合,只是各国对这类装备的其中一个探索方向。

深入来看,我国在此前沿技术的开发上并未止步,还通过将无人机与远程火箭炮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战斗力,增强战术灵活性。

这是因为,无人机作为一种高机动性、高隐秘性和高安全性的平台,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与传统有人驾驶的飞机相比,无人机能够执行更为复杂、危险的任务,如深入敌方防线进行侦察、定位目标以及执行精准打击等,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的风险,并提高了作战效率和成功率。

环球网就曾提到了这样一个具体实例:

第72集团军某炮兵旅进行野外驻训场训练,无人机分队接到作战指令后,迅速展开行动,成功规避敌方防空火力,辅助单个火力单元准确捕捉并摧毁多个重要目标。

由此可见,新型空中作战力量无人机与远程火箭炮的协同作战,如同为“火力铁拳”加上“千里眼”一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