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美媒:美乌指控俄军在战场上使用违禁化学武器

美媒23日报道,美乌官员及国际研究人员指控,俄军在战争中使用包括毒气弹在内的违禁化学武器。

上个月,乌克兰士兵被围困在前线防空壕中,遭俄无人机投掷手榴弹的围攻。起初,炮弹落下之后没有爆炸,他们松了一口气。但随后,炮弹开始释放毒气,空气中弥漫开刺鼻的的氯气味道。

乌军士兵随即感到皮肤刺痛,眼睛流泪,烟雾进入肺部后引起剧烈咳嗽。看到周围空气中弥漫着的浓重毒气,他们急忙用水打湿衣布捂在脸上。其中一名战士离开战壕、引开无人机后,他的战友才得以逃脱。

乌克兰志愿军医奥列克西·博日科(Oleksiy Bozhko)在乌东地区阿夫杰耶夫卡附近对这些士兵进行了检查。根据症状及患者对气味的描述,他确认该气体为氯化苦,又称三氯硝基甲烷,为违禁的刺激性化学品。

“这种武器会致残,甚至致死,而且是无差别攻击。”博日科说。

乌克兰志愿军医奥列克西·博日科(Oleksiy Bozhko)

伦敦智库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副研究员、化学武器专家达恩·卡塞塔(Dan Kaszeta)称,氯化苦对人类和动物有毒,但也有刺激作用;根据接触程度的不同,氯化苦会灼伤皮肤,刺激泪腺,甚至使人呼吸困难。

卡塞塔称,这种化合物已经被新一代制剂所取代,防暴警察有时会使用这些新式制剂作为催泪瓦斯(即CN和CS催泪性毒气),而《化学武器公约》也禁止将催泪瓦斯的制剂作为战争手段使用。

据乌克兰陆军支援部队分析中心指挥官助理德米特罗·谢尔希延科(Dmytro Serhiyenko)称,通过对俄乌前线化学武器使用情况进行追踪,俄军在战场上使用了氯化苦和两种催泪瓦斯制剂在内的所有三种毒剂。在被遗弃的俄军阵地上,他们还发现了两枚含有氯化苦的手榴弹。

据《华尔街日报》23日报道,美国和乌克兰官员以及军医、士兵和国际研究人员表示,随着莫斯科方面为夺取更多乌克兰领土加大攻势,俄罗斯在战场上使用毒气的情况正在增加。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伍德20日表示,其评估了俄军在战争中使用氯化苦和催泪瓦斯等化学武器的问题,称“此类化学品的使用并非孤例”。

《华尔街日报》 报道称,2023年2月以来,乌克兰一直在追踪前线化学武器的使用情况,确认俄军使用化学武器袭击的次数在稳步上升。截至5月3日,乌克兰陆军支援部队自开始追踪数据以来,已确认了1891起此类袭击事件,其中444起发生在4月份,较前一个月增加了71起。但由于战事激烈,往往无法前往使用毒气的地点采集样本,所以该统计数据并不全面。

5月初,美国宣布对参与制造和供应前线使用的化学武器的俄罗斯公司和政府机构实施制裁,其中特别提到了氯化苦。这种可用于杀虫剂的化学品曾作为武器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化学武器公约》规定禁止在战场上使用,而俄罗斯是该公约的签署国。

1919年前后,美国士兵在费城佩戴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防毒面具。

美国五角大楼称,这种部署的目的是将乌克兰军队赶出阵地,以便在战场上取得战术进展。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就制裁回应称,美国队俄军使用违禁毒气的指控毫无根据。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在该领域将持续履行国际法规定的义务。

此前,有媒体报道,俄罗斯与乌克兰双方均在战场上使用了违禁的化学武器:2023年7月,美国总统拜登批准向基辅运送集束炸弹。这些炸弹在半空中爆炸,释放出数百颗较小的炸弹,但并非所有的小炸弹在落下并受到撞击后都会爆炸,这意味着它们在许多年内都可能构成潜在的致命威胁。

2010年《集束弹药公约》生效,108个缔约国宣布此类武器非法,但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不在签署国之列。

近年来,国际社会多次指控俄罗斯与乌克兰使用化学武器的问题。俄罗斯曾被控在英国境内毒杀一名曾经为俄服务的间谍。在乌克兰,俄罗斯第810旅去年12月在其Telegram频道上发布了使用携带毒气的手榴弹的消息。

据一名前线工作的军医维塔利·卡特里奇(Vitaliy Katrych)说,在他治疗的病人中,接触过毒气的人有时比例高达一半。他表示,俄军一旦收到一批毒气,就会一直使用,直到用完为止。

由氯化苦和催泪瓦斯都是氯基气体,比空气重,因而会沉降在地面附近。如果气体进入壕沟或防空壕,即使是强风也无法将其吹散。毒气沉淀下来,人们行走时的脚步也会将毒气带起来,与沙子混合,造成持续的问题。

卡特里奇说,俄军曾将有毒化学品投放到一个防空壕,然后攻击入口,将乌克兰士兵封在里面。战壕内严重缺氧,连打火机都无法使用。而乌军士兵用了七天时间才挖出通道离开那处战壕。

正进行演习的乌克兰陆军士兵

据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俄罗斯分析师卡捷琳娜·斯捷潘年科(Kateryna Stepanenko)说,俄军从2023年初开始系统地使用化学武器进行袭击,医护人员曾在去年冬天在俄乌争夺乌东部的巴赫穆特和武赫莱达尔地区时见证战争毒气的使用。斯捷潘年科说,当时俄军正在战场上尝试不同的战略,包括使用爆炸性无人机和部署瓦格纳等非正规军事部队等,看哪种最有效。

乌克兰亚速第12特种旅战斗军医斯坦尼斯拉夫·霍罗热耶夫(Stanislav Horozheyev)说,去年8月,他和其他人在一处前线战壕换防时遭遇了这种战术。换防本应秘密进行,但遭俄军发现,随后俄军便轰炸阵地,并发射了带有毒气的迫击炮弹。

“如果你在那个位置,就会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被逼入绝境的虫子,要被熏出来。”霍罗热耶夫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