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打了2年多,无论是俄军还是乌军,都对提升坦克装甲车辆的防护性显示出了极大的重视,且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为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运兵车等地面载具加装爆炸反应装甲。只不过在乌克兰军队这里,“为坦克贴爆反”一事似乎显得有些“走火入魔”了,以至于发展到了近乎“不管什么型号的坦克,都给我贴满爆炸反应装甲”的程度。这种极端到带有强迫症色彩的行为,恐反而会给坦克车组带来某些“杀身之祸”,且还是出自自己人之手……
车体和炮塔贴满爆反的乌军“豹-1”坦克
从乌克兰国内社交媒体流出的照片来看,继此前的乌军给西方援助而来的德制“豹-2”主战坦克贴上“接触-1”爆炸反应装甲后,这次其又有了新操作——在同样出自德国之手的“豹-1”主战坦克贴上了满满一层的爆反。不仅是车体正面的上部和下部,包括炮塔正面和侧面亦是如此,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努力提升坦克防护性”的乌军还会在这辆“豹-1”的车体侧面和炮塔后方贴上相同的东西。在乌军的这番“努力”下,“豹-1”坦克原本形状较为圆实的炮塔,也显得方方正正了起来。
携带火箭弹的自杀式FPV穿越机
好吧,在充斥着各类反装甲弹药和自杀式FPV穿越机的乌克兰战场上,爆炸反应装甲确实能对坦克装甲车辆的防护性起到不小的提升作用。但问题在于,可不是什么地面装甲载具都适合贴满一身的爆反。对于一些车体基础装甲并不怎么厚的坦克和装甲车来说,盲目地安装爆炸反应装甲这种东西,不仅无法获得“铁布衫、金钟罩”式的效果,反而会让自己遭受损失。
身披爆炸反应装甲的坦克
我们知道,爆炸反应装甲的作用原理是以爆炸冲击波将来袭反装甲弹药的破甲效能“推”回去,或是“切断”来袭弹药的破甲效能,用这种方式削弱其威力,并尽量将相关威力降低到坦克装甲车辆的基础车身装甲足以承受的水平。然而要看到的是,爆炸反应装甲在起爆时所产生的冲击波,同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作用到坦克装甲车辆的身上。
西方国家将库存的“豹-1”援助给乌克兰
对于车体装甲厚重、基础防护性较强的坦克来说,爆反起作用时产生的冲击波并不会对自身有什么影响,车内乘员甚至不会感受到冲击波对车体带来的震动,车内精密仪器也不会出现损伤。然而,若是爆炸反应装甲在某些车体装甲较薄、基础防护水平较低的坦克身上被引爆,那其产生的冲击波坦克自身就是一柄不折不扣的“双刃剑”了。这种冲击波很可能会对坦克车身带来某些结构性损伤,并让车内乘员产生不适感和损伤车内精密仪器,而偏偏德制“豹-1”主战坦克就是这么一款“薄皮货”……
“豹-1”坦克的基础防护性较差
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启动研制、1965年开始服役的“豹-1”,是德国于战后发展的第一代主战坦克。受当时的装甲技术发展水平不高,以及德国国防军陆军对坦克机动性的重视,其被设计成为一种“重视火力和机动性,轻防护性”的坦克。按照德国人的构想,只要坦克的机动性足够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被命中的概率,从而弥补防护性差的缺点。因而即便是“豹-1”坦克装甲最厚的车体正面上部,也仅达到了70毫米的水平,炮塔正面装甲则只有约50毫米,均显著低于同时期的美制、英制和苏制坦克。该车的其余部位装甲更是普遍仅有15~35毫米厚度的装甲,是典型的“薄皮大馅”选手。
乱贴爆反只会害了自己
不夸张地说,这款德制坦克的车体基础防护能力,甚至低于很多现代主流步兵战车,在如此薄弱的车体装甲上“硬贴”爆炸反应装甲,乌军怕是没考虑过爆反起爆时的冲击波是否会伤到坦克自身。即便相关冲击波不至于对车内人员和仪器有什么影响,这款“薄皮大馅”坦克的车身结构与寿命也大概率会出现损伤和减少。只能说,对爆炸反应装甲几乎产生“执念”的乌克兰军队,实在是“走火入魔”了,什么坦克都贴爆反,早早晚晚会把自己给害惨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