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泰国毁约潜艇订单后,中国迎来新机遇,巴铁50亿美元订单首艇下水

近日,国产军事装备出口,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一连串的挑战和新机遇。

不久前中国失去了与泰国、阿根廷以及阿联酋的三笔大订单,其中包括潜艇、战斗机以及远程火箭炮等先进兵器的出口。

但转机也接踵而至,巴基斯坦海军的50亿美元潜艇订单,第一艘S20P外贸常规动力潜艇,麒麟级“汉果”号成功完成了下水仪式。这一举动无疑将提升中国在全球海军装备领域的影响力,对中国而言,这是一个新机遇。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在军事装备出口方面所经历的波折。

1. 中国与泰国的潜艇订单变更

始于2017年的中国与泰国之间的S26T潜艇订单充满了曲折。

德国针对潜艇柴油发动机型号问题提出挑剔,造成合约执行的困难。尽管最终得以解决,泰国内阁却表现出新的反对立场,直接拒绝了原本草案,并转而采购巡逻舰。

这一决策改变了原有的购买协议,泰国选定改为护卫舰,引发了合约的修改。此举显然不利于中国扩大其海军武器出口,影响了中国军工企业的信誉和国际军贸市场的布局。

2. 阿根廷对中国枭龙战机的犹豫

尽管阿根廷对中国制造的枭龙战机表示出浓厚兴趣,但却迟迟未能与中国达成正式购买合同。阿根廷方面一直在进行考察,同时对其他选择进行比较,尤其是价格较低、性能可靠的二手战斗机。

最终,丹麦提供的低价二手战斗机打动了阿根廷,导致其放弃与中国的合作,转而选择与丹麦合作。这件事例反映了价格和性价比仍然是国际军贸市场重要的竞争因素,也暴露了中国军火产品在国际市场推广中的局限性。

3. 中国在与韩国的竞争中失宠阿联酋

针对远程火箭炮的订单,中国虽然在技术层面或许优于韩国,但现实政治和经济因素却成为关键所在。韩国作为美国军备生产的伙伴,在本土拥有美国企业,使得韩国生产的导弹具备美国技术特征,因而在全球市场上更具吸引力。

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也不容忽视。最终,阿联酋选择了韩国(实际上是间接选择了美国),这进一步强调了美国及其盟友在国际军贸市场上的强大影响力,以及中国面对的挑战。

在遭遇一连串挫折之后,中国终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汉果号”的成功下水, 是对价值50亿美元合同的实质化兑现,也是在全球海军力量重构的背景下,中巴两国军事合作新亮点。

尽管面临泰国取消类似潜艇订单和印度海军在航母力量上的新进展等挑战,中巴间的这一交易还是坚如磐石

必须强调的是,巴基斯坦自建军以来,其海军策略始终将潜艇部队视为重中之重,更凸显了这笔交易的战略含义。先前,由于政治因素和地缘竞争,巴基斯坦曾求助于法国以寻求潜艇更新,但在印度的交易干预下,此途径被迅速堵死。

紧随其后,德国也未能成为替代选项。在这一过程中,巴基斯坦技术需求受限,特别是在动力系统方面的特殊要求因外部因素而难以得到满足。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巴基斯坦并未放弃对潜艇部队现代化的追求,转而接受了中国提供的替换方案。

巴基斯坦的坚持不仅是对既有军备缺口的填补,也是对国内海军战略的长期投资。S-20P型潜艇配备的AIP(空气独立推进)系统意味着它们在静音性能和持久下潜能力方面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总共计划采购的8艘S-20P潜艇将显著增强巴基斯坦海军的战略遏制与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对其主要竞争对手印度形成强大的潜在威胁。尤其是当考虑到印度海军在护卫航母能力上所存在的不平衡,S-20P的加入无疑会让印度的海上防线更加紧张,这次轮到印度睡不着了。

至于印度海军建设的现状,尽管其第二艘航空母舰的服役是海军力量发展的一大步,但该航母尚未配备舰载机,而且预计直到2028年才能接收法国“阵风”战斗机。这意味着在未来数年内,印度海军在航母作战群的完整性方面仍存在显著的短板。

总的来说,尽管中国在军事装备出口市场上遭遇了一些波折,但这并不能掩盖中国军工在高技术防务领域持续成长的事实。

另外,尽管巴基斯坦在军事上与印度的较量充满变数和挑战,但S-20P潜艇的加入无疑是其战略布局的明智选择。这次交易强化了中巴在南亚安全格局中的合作,并为巴基斯坦海军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随着潜艇部队实力的不断增强,相信巴基斯坦海军将在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地区稳定上发挥更加积极的角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