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二战日本“第一窝囊废师团”,大阪第四师团,为何会有如此称号?

原标题:二战日本“第一窝囊废师团”,大阪第四师团,为何会有如此称号?

二战时期,日军给人的印象便是一群如同刚进入文明时代的野蛮的强盗一般,在深受武士道精神的洗脑以后,日军各个都是亡命之徒,打起仗来不择手段。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日军都是“打仗能手”,如大阪第四师团,便被称作“第一窝囊废师团”,且这支窝囊废师团在战后得以保留了他们的番号,现如今是陆上自卫队中第四师团。

大阪第四师团于1888年成立,其主要由大阪的菜贩走商所组成,乃日军中资格最老的师团之一。该部队下辖4个联队,配备的都是一流的武器装备,堪称日军“精锐”。但在成立没多久以后,“窝囊废”的名声便传遍了整个日军。特别是第四师团的核心部队:第八联队。原因是在日俄战争期间,其得到了“败不怕的八联队”绰号。

在这之后,直到二战爆发,第四师团再没上过前线。不过,这并不表示他们没有机会表现自己“勇敢”的精神。1933年,第四师团二等兵松井于大阪市中心闯红灯,后跟警察产生冲突,为“维护大日本皇军的尊严”,师团长寺内寿一毅然带兵把警察所给砸了,史称“大阪Go-Stop事件”,第四师团在日本国内的“武勇”可见一斑。

1937年,由于驻华日军兵力吃紧,日军大本营便把第四师团调往中国东北。为令该队伍焕发出战斗精神,日军大本营对其进行过数次整训,不过皆拿自由散漫的第四师团没办法。

受到了两年的精训以后,第四师团得到了露脸的机会。1939年,苏联跟日本于中蒙边界诺门坎地区爆发战争,关东军令驻扎于北部的大阪跟仙台两师团紧急动员,前去增援。接到命令以后,仙台师团强行军四天自海拉尔赶往诺门坎,抵达战场的当天便投入战斗中。

跟仙台师团不同,出动命令下达后,第四师团则是迟迟不动。师团中的疾病患者突然激增了,放眼望去,满营都是表示生病而需要留守的官兵。因此,日军联队长亲自坐镇医务室参加诊断,才勉强组织好部队向前线进发,“联队长改行当大夫”也就此流传开来。从海拉尔走到诺门坎,第二师团用了四天,而第四师团则是用了八天,更是有大量人员掉队。在第四师团先遣队抵达前线的当天,苏日宣布停战。掉队的第四师团官兵就如同吃了兴奋剂一般跟了上来,留守的官兵也有不少“带病”赶至前线,还十分懊丧地表示他们竟然没能有机会打上一仗。

而且在返程的时候,齐装满员且精神饱满的第四师团成为日军当中最威武的部队,率先赶到战场的第二师团则丢盔卸甲、伤兵满营。关东军负责新闻宣传的军官还提起笔将日军报纸呈上审查的《我无敌皇军第四师团威势归来》新闻标题改了一个字,变成了《我无伤皇军第四师团威势归来》,拐弯抹角地嘲讽了这支“软蛋”部队。

1945年8月,第四师团于泰国曼谷附近休整。跟其他那些不愿接受战败命运的日军部队不一样,第四师团的投降跟回国进行得异常顺利。据统计,第四师团是日军南方军中战死最少、装备物资保留最完整的部队。美军对这个师团的评价是“爱好和平”。而第四师团回国后,也马上体现出这一特点来,回国后第二天,就有官兵跑到美军兵营前,整齐地摆开摊位,兜售起战争纪念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