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俄军最困难的时候,连克里米亚都打算不要了,但没人敢相信俄罗斯

原标题:俄军最困难的时候,连克里米亚都打算不要了,但没人敢相信俄罗斯

美国《外交事务》杂志日前爆出猛料,由于俄军在冲突初期的“闪电战”遭遇失败,在2022年3月末的俄乌谈判中,俄方甚至同意将克里米亚的地位问题纳入讨论范围中——公报文件称“双方将在未来10到15年内和平解决克里米亚争端”。

【2022年3月底举行的土耳其谈判】

有人可能还记得,实际上在冲突爆发后不久,也就是在2022年3月初到3月底的这段时间,俄乌曾在分别在白俄罗斯和土耳其举行了两场谈判,而月底在土耳其的这场谈判,则是双方最为接近达成和平的一次。

那么根据俄方的说法,俄乌之所以没谈成,是因为西方从中干预,故意搞破坏,强迫乌克兰退出谈判。

普京更是直接将矛头对准英国前首相约翰逊,说就是他在4月9日访问基辅的时候“代表盎格鲁-撒克逊世界”向乌克兰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即乌克兰必须战斗到底,直到俄罗斯遭遇战略失败。

【英国前首相约翰逊访问基辅】

还有布查事件。根据俄方的说法,布查事件就是乌克兰自己搞的,然后西方故意炒作热度,以破坏正在俄乌进行的谈判。

对于以上说法,《外交事务》杂志进行了驳斥。他们收集了各代表团交换的公报和条约草案,采访了一些谈判代表和相关官员,并收集了大量用俄语书写的材料。

该杂志指出,实际上,尽管在土耳其的线下谈判于3月29日结束,但直到4月中旬,双方的谈判代表团仍在交换意见,幕后工作仍在继续,甚至有所加强。因此布查事件最多只是决定基辅决策的次要因素。

至于俄罗斯将谈判破裂归咎于“西方干预”的说法,该杂志认为,克里姆林宫实际上模糊了部分关键细节,相关指控缺乏确凿的证据,把一件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

【《外交事务》杂志认为,克里姆林宫实际上模糊了谈判的部分关键细节】

《外交事务》杂志强调,俄罗斯当时意识到自己的“闪电战”已经失败,因此急于达成协议,莫斯科把克里米亚问题都放在了谈判桌上了,足见当时俄军的困难程度。根据俄方的说法,俄军在土耳其谈判期间从基辅撤退是未来“展示诚意”,但实际上,当时前线的俄军是不撤不行了,战线拉得太长,后勤根本难以维系,那是他们最艰难的时刻。

在俄方急于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双方的确在土耳其谈判中就一些问题达成了共识,然而乌克兰自身安全的关切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距离达成协议其实还有很长一段要走,西方也因此认定谈判并不会达成结果。

乌克兰最主要的关切,就是战后的安全保障。1994年签署了《布达佩斯备忘录》,其实给予了乌克兰安全保障:乌克兰同意弃核,而作为回报,美国、英国、俄罗斯承诺不对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使用武力——结果却是俄罗斯违背承诺,而根据《布达佩斯备忘录》的规定,如果乌克兰遭到侵略,该协议只要求缔约国召开联合国安理会会议,而不是出兵保卫乌克兰。

【乌克兰最主要的关切,就是战后的安全保障】

因此当时泽连斯基就曾呼吁各方为乌克兰提供“正常、有效的安全保证”,而不是“像布达佩斯那样”。

时任总统顾问波多利亚克也表示,基辅寻求的是“绝对的安全保障”“如果乌克兰遭到袭击,那么缔约国不能像现在这样袖手旁观”。

乌克兰的担忧,当然是可以理解的——谁能保证俄罗斯不会再次发起进攻?在乌克兰眼里,俄罗斯急于求和只是为了赶紧脱身,他们对土地的贪婪是刻在骨子里的,在吸取此次“闪电战”失败的教训后,克里姆林宫还会卷土重来。

【谁能保证俄罗斯不会再次发起进攻?】

乌克兰的希望,是达成一个形式类似于《布达佩斯协定》,但效力更强的多边安全协议。

在4月12日双方交换的一份草案中,规定各个担保国将在乌克兰遭遇袭击后“独立决定”是否向基辅提供援助”;而在15日交换的草案中,俄方试图将这一条款改成“只有所有担保国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向基辅提供援助——要知道,担保国是要包括俄罗斯的。

其实从俄方在谈判中提出的其他要求中,我们也能嗅到一些不对劲。比如俄方坚持要求乌克兰裁军,要求乌克兰只能有一支85000人的军队,而乌军战前有24万人,乌克兰方面坚持保留这个规模。另外,俄方还对乌军最多能装备的坦克数量、导弹射程提出了限制要求:乌军最多只能装备342辆坦克,导弹射程不超过40公里。

猜一下:一支85000人,装备300多辆坦克的常备军,面对俄军数十万的合同兵,上千辆坦克,乌克兰人下次能抵抗多久?

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当时想要的,只是赶紧从冲突的泥潭中脱身,谈判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就像去年12月乌克兰谈判代表亚历山大·查利所言“战争开始一周后,克宫意识到他们犯下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并试图尽快与乌克兰达成协议。”

而把克里米亚问题端上谈判桌,不过是打动乌克兰的诱饵罢了——毕竟乌克兰和西方不会有人真的以为,俄罗斯会轻易把到手的土地重新让出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