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美军事演习中反潜无人艇作战样式分析

原标题:美军事演习中反潜无人艇作战样式分析

前言:美国海军于2022年成立“无人水面舰艇第1中队”(USVDIV-1)后,陆续在“无人系统综合战斗问题23.1”(IBP 23.1)、IBP 23.2、“自主勇士2023”(Autonomous Warrior 2023)等联合演习中验证了无人水面舰艇的自主导航航渡、战场态势感知、自主任务执行等能力。其中,源自DARPA“反潜战持续跟踪无人艇”(ACTUV)项目的“海上猎手”(Sea Hunter)无人艇也参与了反潜作战演习。

“海上猎手”(Sea Hunter)无人艇长度超过40m,采用三体船型设计,最高航速可达27节,以12节航速可持续航行10000海里;主要的反潜载荷包括大功率主动声纳、两侧吊舱低频被动声纳、高频声纳等。艇上主桅杆安装了对海监视雷达、卫星通信天线、视距通信天线、GPS导航天线、海军海基通用数据链(CDL-N)天线、Link-16数据链天线、高带宽视距空间光(FSO)通信系统以及先进光电红外((EO/IR)探测仪器等,具备水面、水下自主态势感知以及保持与编队舰船、反潜机高速通信互联的能力。

“海上猎手”大型无人艇主桅杆载荷

一、作战指挥链

指挥链是作战任务指挥控制流程的基石,虽然无人作战系统的指挥控制逐渐朝向自主化(Self-X)方向发展,但在战役战术层面依旧需要服从舰队旗舰的整体布局。

美国海军USVDIV-1隶属于太平洋舰队第三舰队(负责东北太平洋及部分北冰洋区域),但由于IBP23.2演习发生太平洋舰队第七舰队责任区(西太平洋区域)原则上,演习中USVDIV-1派出的无人水面舰艇、“卡尔·文森”航母打击群(CSG-1,本属于第三舰队)等都应由第七舰队指挥调度,但实际上还是由第三舰队组建的第30特遣编队(CTF-30)统一指挥控制,后勤补给由第三舰队的第33特遣编队(CTF-33)和第七舰队的第73特遣编队(CTF-73)负责。

具体而言,“海上猎手”无人艇在IBP23.2演习中既有可能编入“卡尔·文森”航母打击群,直接受“卡尔·文森”号指挥;也有可能编入共同参加演习的第7和第15驱逐舰中队(都属于第七舰队,共同组成水面打击群),受水面打击群旗舰指挥反潜作战。

二、反潜作战指挥控制

为发挥“海上猎手”无人艇的反潜效能,初步假设其主要执行航母中程反潜区对潜警戒任务,距离航母或旗舰约50海里。在航母编队委托式作战指挥体制的基础上,“海上猎手”无人艇独立或协同专职的驱逐舰/护卫舰执行反潜作战任务,由水下战指挥官调度指挥。

演习中,“海上猎手”无人艇的遥控单元安装在水下战指挥官所在的舰船上,遥控无人艇航行在最迟警戒线附近,相对编队中心保持一定的舷角范围。遥控单元既可以操控无人艇及艇上装备,还可以显示无人艇获取的态势感知画面。当发现可疑目标后,无人艇首先综合处理目标数据;然后通过数据链同步至其他反潜舰艇、旗舰、水下战指挥官所在舰船,由水下战指挥官决策是否执行应召搜潜;无人艇关闭回收声纳,同时加速前出开启磁探仪识别目标型号与运动状态。

搜潜、攻潜直升机升空后,“海上猎手”无人艇通过数据链持续向直升机持续指示目标所处海域。抵达目标海域后,反潜直升机调整声纳参数并布放被动声纳浮标,“海上猎手”无人艇部署高功率吊放式声纳或开启侧扫声纳(或拖曳线列阵声纳),构成双基地声纳体系,提高协同搜潜效能。定位识别到目标后由攻潜直升机对其驱离。

三、优势分析

分布式部署

反潜无人艇参与护航编队,可以实现高效分布式部署,发挥低成本集群作战优势。尤其在长距离海上航渡过程中,一是可以解放反潜作战人员,使其将更多精力投入决策过程中;二是成倍增加编队水下感知节点,有效扩大感知范围,弥补传统反潜护航盲区大、效率低、资源占用量大等问题。

2.灵活机动

反潜无人艇在感知到威胁后可以及时前出,一方面可以与空中反潜力量组成协同搜潜体系,大幅提高反潜效能;另一方面,相较执行反潜任务的护卫舰,不用过多担心敌方潜射火力打击、遭受人员和舰船损失;再一方面,前出的无人艇也不会破坏编队的反潜体系,编队可以保持在其他方位反潜作战任务持续性。

3.“人在回路”自主决策

随着智能自主化技术的发展,反潜作战过程中所必须的海底地形侦察、电子情报搜集、气象海洋信息收集、水声监听、航路规划、任务方案制定等繁琐的步骤和程序都可以由人工智能程序在短时间内完成。更重要的是,无人反潜作战指挥控制过程可以只保持“人在回路”监控,交战过程则交由无人艇系统自主决策完成。(来源:北京蓝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

1. 孙远,姚元,伍光新等. 无人艇信息感知系统发展分析与探讨 [J]. 现代雷达, 2022, 44 (09): 13-20.

2. https://news.usni.org/2017/01/19/next-pac-sag-may-multinational-vinson-strike-group-continue-3rd-fleet-forward-ops

3. 杨远超,王兆杰. 海上编队航渡过程舰机协同中程反潜阵型优化模型[C]//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Chinese Institute of Command and Control). 第八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 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中国舰船研究院;, 2020: 5.

4. 刘梦觉,王萍,黄儒等. 外海军航母编队指挥关系研究 [J]. 中国军转民, 2021, (19): 30-33.

5. 潘磊,潘宣宏. 反潜巡逻机与无人艇应召反潜中协同声纳搜潜研究 [J].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1, 46 (08): 83-88.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