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最强兵王胡修道,19岁入伍,上甘岭战役一人歼敌280名,记特等功

在朝鲜半岛的广袤土地之上,曾洒下了无数志愿军战士的热血。海拔不到600米的上甘岭,是我军战士们鏖战帝国主义的壮烈战场,也是新中国军魂的熔炉。在无数奋战在上甘岭的战士之中,涌现出无数的民族英雄,其中有一位战士,以他惊人的杀敌数量载入史册,他叫作胡修道。更可贵的是,胡修道在参加战争时是一位年仅19岁的新兵。

胡修道籍贯四川金堂。他生于1931年秋,年幼时父亲便已经病逝。为了生活,母亲带着胡修道四处打工艰难度日。还是孩子的胡修道已经饱尝了生活苦难,同时这份苦难也带给他一副坚强倔强的性子。1946年内战轰然打响,美帝的势力渗透进了大陆,表示要在四川的大平原上建立一座飞机场。

这一年胡修道15岁,却被反动派不由分说抓去做了修建机场的劳工。在工地里,胡修道亲眼目睹了美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是多么肆无忌惮,甚至有的工友被活活殴打致死都无处申冤。胡修道见到同胞的惨重,终于明白只有拿起武器为人民作战,才真正能够保卫自己的祖国。

为了实现自己立下的志向,胡修道加入了解放军,他在12军31师91团入伍。在军制改组之前,91团属于中野,威名赫赫的王近山将军都曾在这里担任过团长。团中每一位战士都是铁骨铮铮的好汉。胡修道入团以后也被团内敢打硬仗的作风深深所感染。

起初时,胡修道因为家境贫寒,身子很显单薄,同袍们都担心他吃不了苦,谁知道几次演练之后,大家对他都完全改观,原来胡修道长年累月做力气活,他的耐力和持久力比寻常人都长得多,大家越来越对他钦佩起来。

朝鲜战场的枪声打响之后,胡修道原本被安排在大部队的后部开辟山道,可是到了1952年10月,联合国军在绞杀战、细菌战等策略上频频受挫,开始推行新一轮的金化攻势。集结兵锋直指上甘岭地区。在王近山将军的调度之下,作为他老部下的12军驰援上甘岭,此时的中美双方都将上甘岭作为了极为重要的战略焦点。

而在12军中服役的胡修道在班长的引领之下作为新兵也投入了战斗,负责严防3号高地,同胡修道和班长一起的还有另一位小战士滕土生。三个人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之中艰难找寻到了藏身地点,他们以一座高大的岩石作为掩体。而此刻高地下密密麻麻的敌人已经蜂拥而来。

胡修道受到班长的鼓励早已经坚定了死战决心,他抱起了机枪,对准高地下正匍匐前进的敌军部队全神贯注开始了射击。敌人投出的手雷、榴弹就在他们的耳畔炸响,可是胡修道毫无畏惧,心中只有对侵略者们的痛恨。随着一个又一个敌人在胡修道的射击中倒下,联军部队怎么也没想到,这片仅仅由三人扼守的高地,竟成为他们的大军怎么都无法逾越的屏障。

在这一战之中,胡修道仅自己就歼敌280多号人,而在一次敌人的冲锋之中,他就击杀了41人。战后胡修道战场杀敌的英雄事迹很快传遍全国,中朝所有人民都为这样优秀的战士而欢呼。

1953年,朝鲜特地为胡修道与邱少云、黄继光等12位战士赋予了朝鲜民主英雄的称号,胡修道战士成为了中国军队中的楷模。他所获得的的1级金星章,1级国旗勋章,也代表着我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的最高荣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