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普京可能要升级军事行动,边境出现异动,下一个目标:哈尔科夫

普京在胜选演讲中提出了一个“缓冲区”的概念,这可是引起了外界的热议,俄乌冲突已经打了两年多,而俄罗斯把他所占的领土也做了一个“公投入俄”,普京口中所说的“缓冲区”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它的范围有多大?

普京在胜选演讲中提到,要在乌克兰境内建立一个“缓冲区”,以应对乌克兰对俄境内的攻击

根据西方舆论的猜测,普京口中的“安全区”很有可能指的就是乌克兰的哈尔科夫,换句话讲,普京可能要准备在哈尔科夫地区发动一场新攻势。

而就在3月19日,俄媒披露了一个最新报道:俄罗斯准备从靠近俄乌边境的别尔哥罗德州撤离、疏散儿童。这可是一个大信号,别尔哥罗德州靠近乌克兰的哈尔科夫,难道这次的儿童疏散预示着俄军要在哈尔科夫地区展开一场大行动?下面就来分析一下普京口中的“缓冲区”。

(一)普京在胜选演讲中提出在乌克兰领土上建立一个“缓冲区”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称,当地时间3月18日,普京以高票赢得了俄罗斯总统选举,这次普京的得票率接近90%,这一数据绝对要在俄国史创下一个新纪录。对普京而言,3月18日是非常重要的一天,自己以历史性高票当选,赢得下一个6年任期预示着自己是众望所归。

高兴之余,普京在自己的竞选总部针对这次选举做了一场演讲,当然在演讲中普京主要谈及了乌克兰局势,当然这也是当下以及未来6年普京需要面对的一个最大挑战。

在有关乌克兰局势的演讲中,普京谈了这么一句话引发了外界的关注,他表示:考虑到乌克兰经常袭击别尔哥罗德州,未来俄罗斯可能要在靠近该州的乌克兰地区建立一个“缓冲区”。

普京的这一提议瞬间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一般在提到“缓冲区”时往往意味着冲突的爆发,但俄乌冲突已经开始了,而且打了2年多,那么普京口中的“缓冲区”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在这次俄罗斯总统选举中,普京以创纪录的支持率赢得选举,开启下一个6年任期

普京在演讲中特别提到了乌克兰对别尔哥罗德的攻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事实上,在过去一段时间,乌克兰对别尔哥罗德州的袭击确实在加剧。最近几周,俄罗斯的石油基础设施频繁遭遇袭击,就在俄罗斯总统选举投票前的几天,乌克兰加大了对别尔哥罗德州的炮击。估计有朋友会问,按照常规逻辑判断,俄罗斯与乌克兰接壤的地区可不止别尔哥罗德州,为何乌克兰单单袭击这一地区呢?

其实很简单,目前别尔哥罗德是与乌克兰边境领土接壤最广的俄罗斯本土州,从地图上看,俄军所占的顿巴斯地区已经把乌克兰与俄罗斯本土做了一定的隔离,观察地图,再往上走的话,与乌克兰接壤最多的就是就是别尔哥罗德州。

正是由于乌克兰的频频袭击,所以普京才提出了所谓的“缓冲区”的概念。不过从普京的讲话中,他口中的“缓冲区”也可以理解为“安全区”。要理解普京口中的“缓冲区”,需要看一下了历史上的“安全区”、“缓冲区”。

事实上,这一历史名词在历史上并不少见,而且还有不少的案例。例如一战结束后,根据当时的《凡尔赛条约》,德国和法国之间建立了一个“莱茵非军事区”,这一军事区禁止德国军人在此地设防,这就是一个标准的“缓冲区”。

在21世纪的今天,同样也有很多“缓冲区”的出现,例如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这就是最典型的一个缓冲区。在叙利亚内战期间,土耳其曾提出“安全区”、“缓冲区”的改变,按照土耳其的想法,他需要沿着土叙边境建立了一个足够宽的“缓冲区”,这个缓冲区既可以把土耳其本土与库尔德武装的控制区隔离,同时也可以把土耳其境内的叙利亚难民送到安全区内,从而缓解叙利亚难民给土耳其社会所带来的压力。

当然为了建立安全区,土耳其可是在叙利亚境内前后展开了三场军事行动,并获得了一定的地盘,这些地区受土耳其直接控制,像阿夫林、杰拉布鲁斯、巴卜,这些都是土耳其的直接控制区,也是土耳其口中的“安全区”。

乌克兰对别尔哥罗德目标频频发起袭击,普京决定要建立一个“缓冲区”

所以从过去案例看的话,但凡提到“安全区”和“缓冲区”,基本上都是通过战争的模式实现的。但很奇怪的是,俄乌冲突已经打了两年多,既然已经处于“冲突”状态,普京再提建立“缓冲区”,这又意味着什么呢?如果做一个具体分析的话,这恐怕意味着普京可能要扩大俄乌冲突的规模,具体而言,俄军可能要扩大进攻区域,不再仅限于当前的四个州,可能还会向乌克兰其他地区发起新一轮进攻。如果说普京要扩大对乌克兰境内目标发起新攻击的话,他会选择进攻哪里呢?

(二)普京可能要对哈尔科夫展开军事行动,边境城市已经开始疏散儿童

很明显,就是乌克兰的哈尔科夫州。普京在演讲中提到,准备在别尔哥罗德州的邻近地区建立“缓冲区”,翻开地图看,邻近别尔哥罗德州的是乌克兰的哈尔科夫州。英国的“路透社”在分析此事时也表示:哈尔科夫是最明显的“缓冲区”所在地。

换句话讲的话,如果普京真的下定决心要在乌克兰境内建立一个“缓冲区”的话,俄军则需要向哈尔科夫州发动一场攻势。哈尔科夫是乌克兰的第二大城市,它距离俄罗斯边境非常近,有着极为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和政治象征意义。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初,俄军对乌克兰境内发动了多路进攻,哈尔科夫就是其中的一路,当时俄军的进攻部队曾一度攻进哈尔科夫市,不过很快俄军在巷战中被乌军击败,最后被迫撤出了哈尔科夫。但尽管如此,俄军还是控制了哈尔科夫州的一部分地区,该区域以库皮扬斯克为核心,形成了所谓的“俄控哈尔科夫”。

但2022年9月份,乌军突然对哈尔科夫的俄控区发起了一场反攻,俄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几乎快被乌军完全逐出哈尔科夫州。如果说普京真的要在哈尔科夫州建立一个“缓冲区”的话,这恐怕意味着俄军需要在该区域再次发动一场大规模攻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俄军在2022年9月在哈尔科夫吃了败仗,但后来俄军对哈尔科夫的攻击并未停止。去年夏季,乌克兰对俄展开了一场大反攻,在这场反攻行动中,俄军凭借“苏洛维金防线”在扎波罗热地带挡住了乌军精锐的攻击,与此同时,俄军也调集了一部分精锐在哈尔科夫地区向库皮扬斯克方向发起进攻,俄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截止目前,依旧没有俄军打到库皮扬斯克的传出。

俄乌冲突爆发之初,俄军曾一度攻进哈尔科夫市,但很快又被乌军赶了出去

所以对于普京的“缓冲区”计划,这就有了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俄军直接从俄罗斯境内出发,向哈尔科夫地区发起攻击,同时也有可能直指哈尔科夫市;第二种可能性就是从顿巴斯地区出发,继续增兵,拿下库皮扬斯克后,继续沿着俄乌边境线一路向北推,由此沿着俄乌边境建立一个“缓冲区”。

至于说俄军会如何进攻,这就不得而知了。值得注意的是,普京可不单单只是说说而已,俄罗斯在边境地带已经开始有了动作。

3月19日,根据“莫斯科-24”频道的报道称,别尔哥罗德州州长格拉德科夫在统一俄罗斯党总委员会主席团会议上宣布,由于乌克兰持续对该州展开炮击,他们已经决定将该州大约9000名儿童转移、疏散到其他地区。在边境州疏散儿童,这可是一个大信号。从直观的角度分析称,这可以说是为了应对乌军炮击、保护儿童安全的一项决定;但从另一个层面看的话,这可能是大战来临时的一个征兆。一般情况下,在与邻国准备打仗时,出于安全的考虑,往往都会对边境城市的平民,尤其是儿童进行疏散。

如果再考虑普京谈及要建立“缓冲区”一事,这是否意味着俄军真的要对哈尔科夫州展开一场大行动?此外,这是否也意味着俄军准备从本土境内直接出击,向哈尔科夫州直接展开攻击呢?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

“莫斯科-24”频道披露,别尔哥罗德州正在大规模疏散儿童,这是一个大信号

一般而言,在提到“缓冲区“时,往往都会提到一个“纵深”。纵深有宽有窄,这要看现实情况的需求。例如在一战结束后,协约国在决定建立“莱茵非军事区”时,给出的“纵深”是50公里。而目前沿“三八线”所建立的“朝韩非军事区”纵深很窄,仅仅只有几公里。既然普京提及要在乌克兰境内建立“缓冲区”,那么这个“缓冲区”的纵深是多少呢?

普京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一问题,他也没有具体说明这个“缓冲区”有多大,他仅仅表示:这是一个单独的问题。言外之意是“缓冲区”的“纵深”可能需要具体探讨,可能普京自己也没有确定要建立多大纵深的“缓冲区”。

不过普京在演讲中提到了这么一句话:要让外国向乌克兰提供的武器难以攻破这一安全区。如果做一个详细理解的话,普京对“缓冲区”纵深的定位标准应该是西方向乌克兰所提供武器的打击距离。这恐怕就要分析西方向乌克兰提供的远程武器了,从当前西方提供的武器看,乌克兰的远程对地攻击武器主要以“海马斯”为主,去年10月份,曾有美国官员透露拜登政府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陆军战术导弹系统,而这款远程武器的打击距离为300公里。如果从这一点看的话,这就意味着俄军需要建立的“缓冲区”纵深至少要在300公里。这可是一个不小的“缓冲区”,也意味着俄军需要有一场大行动。

不过从现实角度分析的话,俄军的“缓冲区”纵深有多大,这更要取决于俄军在战场上的表现。目前乌克兰战场已经进入了消耗战,从俄军在顿巴斯地区的推进速度看,想要从哈尔科夫地区直接向乌克兰内陆腹地建立一个300公里纵深的“缓冲区”显然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预计最终的情况恐怕还是俄军“打到哪里算哪里”。例如如果俄军能够从哈尔科夫州与俄罗斯边境向乌克兰腹地推进50公里,而后难以再推的话,届时普京口中的“缓冲区”纵深恐怕也就只有50公里。

俄军能建立多大的“缓冲区”,归根到底还是要看俄军的能力

(三)普京口中的“缓冲区”形式很令人质疑

但还有一个情况需要注意:从以往的惯例看,所谓的“缓冲区”在法律程序上是位于本国本土之外的,例如土耳其在叙利亚建立的“缓冲区”或“安全区”虽然隶属于土耳其直接控制,但它在法律意义上依旧属于叙利亚领土主权的一部分,土耳其也从未对自己所直接控制的“缓冲区”做所谓的“土地转移公投”。

但“缓冲区”放到俄乌冲突中可就要另当别论了。按照俄国人的习惯,但凡在自己国家周边地区打仗,占领的土地基本上都会“入俄”。例如在这次的俄乌冲突中,普京直接就把乌东四州“公投入俄”。如果俄军对哈尔科夫地区展开攻击,取得一部分地盘,再来一个“公投入俄”的话,那还有什么“缓冲区”可言,直接就变成了俄罗斯的“新领土”。

所以普京口中的“缓冲区”很令人奇怪,它究竟是一个什么形式的存在,会以什么样的模式进行?

在3月18日普京的胜选演讲中,有记者也向普京问到了这一问题,而且说得也很直白,即是否会有把哈尔科夫地区“并入”俄罗斯的可能性。

普京的回答很模糊,他既没有给出肯定回答,也没有否定,其仅仅表示不谈论这一问题。不过普京说了这么一句话:在今天隶属于基辅政权的领土上建立一个特定的“缓冲区”。

这句话有两个解释:其一,今天隶属于基辅,到了明天很有可能不再隶属于基辅。如果普京在哈尔科夫地区能够取得一部分地盘的话,不排除普京最后还会来一个“入俄公投”;其二,没有“入俄公投”,但普京会模仿曾经顿巴斯的情形,建立一个所谓的“哈尔科夫共和国”,从而建立一个“缓冲地”。

不过从普京的性格以及俄国人的历史习性看的话,如果真的在哈尔科夫地区取得一块地盘的话,最后“公投入俄”的可能性会很大。

未来俄军对哈尔科夫地区展开行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许就在未来几天内发生

美国《纽约时报》表示:早在去年普京就曾提到过要建立一个“安全区”,但接下来却没有任何动静,这可能与俄军在顿巴斯地区与乌军鏖战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普京又提出要建立“缓冲区”、“安全区”一事,这意味着普京需要制定一份新的军事方案,但具体普京会不会立刻在哈尔科夫地区展开行动,这恐怕就要看俄军是否还有余力在哈尔科夫地区展开行动。

如果从乌克兰战场局势分析的话,西方军援不给力,乌军现在已经转入防御态势,俄军凭借雄厚的军事资源在战场上占据着一定的优势,目前的情形已经不像去年乌军反攻时那般紧张,如果再结合3月19日别尔哥罗德州大规模疏散儿童一事,不得不说,俄军对哈尔科夫展开军事行动的可能性很高,甚至不排除未来几天之内就会出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