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打脸“黑鸟之子”!气动性能超F22!中国7马赫高超音速无人机曝光

美国空军几天前刚宣布将把研究重心转向“可重复使用、执行情报和侦察任务的高超音速平台”,即外界熟悉的高超音速侦察机,中国就宣布了新款的高超音速无人机,其性能更是直接“打脸”美国引以为豪的SR-72高超音速侦察机。

香港《南华早报》近日称,中国在风洞试验中测试的一款新型高超音速无人机表现出了卓越的空气动力学效率,大幅超过以超机动性能而著称的美国F-22“猛禽”战斗机。更令人咋舌的是,根据港媒披露的信息,它在高超音速环境下的性能指标,还远在美国研制已久的“黑鸟之子”SR-72高超音速侦察机之上。

港媒提到的中国高超音速无人机概念图

报道称,升阻比是测量空气动力学效率的关键参数,数值越高,表明它在获得相同升力的情况下受到的阻力越小,气动效率越高。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高级航空航天工程师William Oehlschlager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表演讲时透露,F-22在亚音速环境下可以实现8.4的最大升阻比,通常飞行速度越快,遇到的阻力就越大,因此在1.5马赫的情况下,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F-22的升阻比降至4左右。

而根据中国科学家在风洞测试中的结果,这种新型高超音速无人机在亚音速飞行中的升阻比为8.4,与F-22基本相当,而当它的速度达到6马赫时,升阻比仍然能高于4!这组数据清晰地证明,它相比F-22有着更好的整体空气动力学效率。这种特性使该无人机即使在高空稀薄的大气层中也能灵活机动,对依赖预测飞行轨迹的导弹防御系统构成了严峻挑战。

报道称,此前中国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参数都是基于理论模型,而这次的数据来自具有“现实世界工程约束”的风洞试验,相关公开论文已经发表。

尽管中国科学家没有透露该无人机的具体型号,但港媒认为,它与2019年公开的MD-22“鸣镝”高超音速飞行器非常相似。公开资料显示,MD-22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研发,曾在珠海航展上公开亮相,并且成功实现了国内临近空间投放高速飞行以及国际宽域飞行返场实验。MD-22属于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近空应用高超音速技术试验平台,具有超远航程和高机动性。这种无人机可以高达7马赫的速度运载600公斤的有效载荷飞行8000公里,相当于中国和美国大陆之间的距离。

MD-22全长为10.8米,宽4.5米,起飞重量4吨,可兼容不同的动力以及配备亚燃冲压或超燃冲压,也可以采用火箭助推垂直发射。它可以在临近空间以高超声速执行充当侦察机和攻击机使用,所谓“临近空间”是指距地面20至100公里高的空域,是典型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活动区域,在高速转弯时,它可以承受高达六倍的重力过载。《南华早报》提到,中国科学家描述的新型无人机全长超过12米,翼展近6米,比MD-22更大,但它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包括尾部突出的三个发动机短舱布局基本上保持不变,因此其性能与MD-22大致相当。

SR-72概念图

从港媒披露的信息看,这种高超音速无人机的性能超过了“黑鸟之子”SR-72高超音速侦察机。根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透露的信息,SR-72的最高速度超过6马赫,同样采用无人驾驶设计,因此其本质上同样属于高超音速无人机。但它的最高速度显然低于中国新款高超音速无人机,而且气动效率也存在显著差距。《南华早报》称,MD-22系列高超音速无人机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SR-72、波音公司的Valkyrie和英国的Skylon有很大不同,具有更简单、更光滑的外观。报道称,空气动力学设计是决定高超音速飞行器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美国在相关领域进展缓慢,或许是SR-72研制多年却始终没有亮相的主要原因。报道提到,此前美国HTV-2高超音速飞行器在高速飞行过程中因失去稳定性而两次坠毁,导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放弃了该项目,足以证明美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存在薄弱环节。作为对比,中国一直支持相关领域的研发,并进行了多次成功的试飞。

报道还提到,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克服了与升阻比、稳定性、热保护和有效载荷集成相关的挑战,实现了这项技术的“工程实用性”。下一步的重点将是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和提高雷达隐身性能,“以实现从功能到可用性的分阶段过渡”。显然,这款中国高超音速无人机已经从设计阶段转向实际建造,或许在不久的未来,这种划时代的飞行器就将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