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一个把柄值16亿美元,拜登捏着鼻子也得认:美国军工业的悲哀

去年年底,美国的新一代战略轰炸机B-21试飞,就在试飞后没两天,五角大楼就批准了B-21进行“低速生产”,然后就是这个“低速生产”的举动,让美国军工巨头,抓到了美军的一个把柄。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的文章显示,承担B-21研制生产任务的格鲁曼公司,在某次财报会议上表示,随着美国五角大楼批准格鲁曼进行低速生产以来,B-21突袭者项目成本超支了了16亿美元。

至于为什么造成成本突然增加,格鲁曼方面给出了两个解释,一个是生产成本高于预期,以及通胀。

关于通胀问题,这是美国客观存在的问题,不好评判,但第一个解释:生产成本高于预期这一点,猫腻很大。

五角大楼负责采购的国防部副部长,在批准低速生产后,曾向记者说明了他做出这项决定的原因,里面提到过成本问题,但他的说法是,B-21团队的技术成熟,整个项目从设计之初,就是围绕量产展开的,所以制造用于测试的飞机,和最终量产服役的飞机,使用的是相同的工艺和工具。

他说得信誓旦旦,但不久以后就被这16亿美元打脸了,很显然,这架飞机的量产,遭遇了挫折。

从我国装备研制到服役的流程来看,试飞过后仍然需要很长时间进行细节上的调整,而真正影响一件装备战斗力和妥善率的,正是这些不经过试飞就无法发现的问题。美国五角大楼如此急切地上马B-21项目,要么是因为采购的国防部副部长持有格鲁曼公司的股份,要么是美军真的很需要这架新型战略轰炸机。

虽然前者的可能性并不小,但和前者相比,后者更加客观。

一直以来,战略轰炸机都是美国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B-1B枪骑兵、B-2幽灵、B-52同温层堡垒这三型轰炸机,无一例外都是上世纪的产物,除了B-52有现代化改造的B-52J版本还能再用几年,其它两个都是能进博物馆的飞机。

在美国迅速滑向新冷战深渊的当下,保证核打击能力是美国政府看来性命攸关的事情,所以才会在装备没有彻底定型的情况下,火速批准低速生产。

但常言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美军的心急,在那些军工巨头看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把柄。所以,对于效益并不好的格鲁曼公司来说,B-21突袭者项目就是一棵摇钱树,格鲁曼公司在财报中提出的这16亿美元,投资者不会买单的,最终美国政府掏钱的可能性非常大。而这16亿,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而拜登根本无法拒绝支付这16亿,因为很多议员甚至拜登背后的资本,都持有格鲁曼公司的股份,拜登不能也不敢拒绝。军工体系的先进技术无法反哺民用,而军工体系的贪婪却要美国民众买单,这就是美国和美国军工的悲哀。

B-21突袭者项目的初衷,是以更低的成本,制造出和B-2幽灵差不多的长航程隐身轰炸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最终美军得到的,可能是性能比不上B-2,价格却比B-2更高的所谓六代机。

如果我国轰-20问世,这个B-21绝对是劲敌,只可惜,美国花大代价走的这条路,我们已经看不上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