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推出务实举措,进一步提高为兵服务水平——基层来办事,服务更暖心
“现在到旅机关办事,可以直接去机关食堂登记就餐”“中午也能在机关招待所休息,再不用担心没有落脚点了”……近日,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防空营几名战士从旅机关办事返营后,为机关推出的务实举措频频点赞。同行的带队干部杨宏宇欣喜地告诉记者,旅队驻地分散,各营远离机关,机关从吃饭、午休这样的点滴小事入手,为前来办事的基层官兵提供暖心服务。
这个改变,还要从一个多月前说起。
“你这是怎么了?”那段时间,作为营值班领导的杜淼杰发现,从机关返营的个别官兵经常是一副疲惫的模样。一番询问后,战士丘伟杰道出实情:“去旅机关办事很多时候需要一天时间,但营区距离机关较远,到了中午无法返营,吃饭和午休问题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得知这一情况,杜淼杰询问了几名曾到机关办事的战士,大家普遍反映,每次去机关办事的人数、时间都不固定,所以这两个问题一直没有专人对接。
次日,旅交班会上,作为参会代表的杜淼杰提出,官兵到机关办事存在一些不便,请机关协助解决。
“官兵利益无小事,服务基层实为先。面对官兵的挠头事、烦心事,机关要千方百计解决好,付出真心实意,拿出真招实招。”该旅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当即要求相关业务科室现场研究解决——
“各营向旅值班室报备当天前来办事的人数,我们对接机关食堂提前预留饭菜,同时联系招待所安排休息场所。”部队管理科参谋黎钟荣建议道。
财务科出纳喻科随后补充:“关于就餐伙食费,可根据就餐人员信息,向各营司务长直接划账收取,就餐人员只需出示有效证件即可。”
“关于午休安排,如果招待所临时不方便接待,可借用各部门会议室等场所,供官兵休息。”部队管理科参谋唐明捷说。
会后,旅里综合各方意见,制订下发了《关于解决跨营区食宿保障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实施办法和有关流程,这大大出乎杜淼杰的意料,他感慨地说:“没想到,党委机关为基层官兵考虑得这么周到!”
记者了解到,如今,该旅基层官兵到机关办事,只需提前拨打旅值班室的“服务热线”做好人员登记,就会有相关业务部门专人跟进,做好服务保障。有的机关部门还专门为前来办事的官兵准备了茶水间和临时休息室,以备不时之需。
“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关键要办到官兵心坎上。”该旅一名机关干部介绍,他们以解决基层官兵跨营区办事食宿难为契机,通过开展机关蹲点、个别谈话、调查问卷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官兵需求,对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业务进行系统梳理,绘制流程图、明确负责人、公开电话表,并下发到班排,方便官兵掌握,让大家少跑腿、少费心。
“现在机关办事,效率大大提高、服务全面到位,官兵们感到更暖心了!”某营干部王森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我们一定加倍努力工作,回报组织的关心关爱。”
编辑感言
用好“换位思考”这把“金钥匙”
■邹菲
日常工作中,基层官兵经常会到机关处理公务、办理个人事项,有时到了中午,事情还没办完,只能留下来,等着下午上班再继续办理。对于基层官兵而言,解决午餐可以自己到军营超市买个面包或吃桶泡面,午间休息在车里打个盹也能对付,大家不想因为这点小事给机关添麻烦、提需求。但是,谁不想在寒冬腊月吃上一口热乎饭?谁不想在午休时能有一张舒服的床?
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机关人员到基层执行公务,基层又是如何做的?“错过饭点,是在营里就餐还是回招待所”“到远离营区的点位调研,安排在哪里午休比较合适”……即便这些“预案”到时候派不上用场,基层的同志也会提前准备。
不禁心生一问:为何基层能够想到办到,领导机关却没有细致考虑到?对此,编者向一些机关干部了解原因,有人说,机关事务繁忙,加之人手和精力有限,不可能事无巨细,让临时过来办事的基层官兵随便“对付”一个中午,也没什么大不了;有人说,自己也曾想过这个问题,但来机关办事的人员类型复杂,且时间不固定,如果为他们安排就餐和休息区,需要协调多个业务部门,牵扯大量精力,索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机关对基层多投入一分感情,基层就会多增添一分干劲。第73集团军某旅为前来办事的官兵提供食宿保障,就是设身处地替基层着想、为基层服务的体现,让人为之由衷点赞。
由此可见,“换位思考”是一把“金钥匙”,用好这把“钥匙”,很多矛盾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在帮建基层中,各级领导机关要善于从基层的角度考虑问题,以战士的眼光看待自身工作,注重官兵“用户体验”,抓好跟踪问效,把基层的烦心事、挠头事解决好;在末端落实中,各营连也要提高站位,吃透上级决策意图,结合自身实际强化贯彻落实。“换位思考”诉诸的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只有上下同心同德、互相理解支持,才能避免无谓的空转和内耗,把全部心思和精力凝聚起来,投入到备战打仗各项工作任务中去。
(央广网·军事频道 作者:李倩 喻润东 冯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