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解放军怎么攻入上海西大门的?这份情报起到关键作用丨闵行情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九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的青少年来诵读《不能忘却的纪念》。今天,你将听到的是《智取地图》。一起跟着声音,来看看为了配合和迎接解放军解放上海,七宝镇地下党智取敌堡战壕防守图,交给解放军侦察部队的故事……

智取地图

本文作者杨德明老先生

为了配合和迎接解放军解放上海,七宝镇地下党里应外合,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从驻守在七宝镇的国民党连长身边取得了一份军事情报——敌堡战壕防守图,藏在鞋底下,越过敌封锁线,交给了解放军侦察部队。此事虽距今许多年了,但对我来讲,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中,终生难忘。

资料图

1949年3月,我加入了中共地下党。入党介绍人董俊明同志交给我的第一个重要任务,是要我通过驻在我家的国民党连长,了解他绘制的战壕图情况。任务交代得十分明确,要我以房东的身份故意接近他,千方百计抓住机会从这位国民党连长那里搞到这份地图。因为该连长是负责七宝等地敌堡布防图的绘制人员。接受任务后,我利用一切机会,帮他扇炉子、送开水、买烟酒等,想尽一切办法去接近他。由于我是房东,又是一个生意人,加上对他如此“热情”,他就放松了警惕。我就采取边看他绘图,边暗暗默记敌堡的方位,附近的村庄、道路、河道等,晩上自己回忆作记录。但是敌堡如棋盘,纵横幅度大,不像看一般的连环画那么容易。几天下来,还是难以记清。为此心急如焚。董俊明同志也借访友的名义来我家亲自过目了一下,也只知其大概,不知其准确方位和数量。经过商议和研究,决定以智取地图为佳。正在为此发愁时,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七号桥大碉堡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解放大军势如破竹,敌人闻风丧胆。为了进行垂死挣扎,就在这一天傍晚,敌方下急令,命所有防线以外的外围人员,当晚必须马上撤至防线以内。敌人如丧家犬,仓促中逃入七号桥大碉堡内。

这对我们来说,真是天赐良机,我就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用扶梯翻过墙头,到一板之隔的国民党连长住室,寻找那份敌堡地图,终于在抽屉里找到。敌堡图到手之后,我连夜送到董俊明手里。我十分高兴完成了这一光荣任务,为地下党配合解放军解放上海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董俊明同志拿到敌堡图之后,当夜组织地下党员和部分进步同学加紧复制。当他打开六七份敌堡战壕防守图之后,方知敌连长测绘的敌堡方位是从虹桥、七宝、莘庄至梅陇一带所有敌堡,共有数百座,战壕似蜘蛛网,纵横战线长,母堡方位设在七宝,至今还在七宝镇漕宝路七号桥。

复制完毕后,第二天清早,董俊明同志立即把原图纸交还给我,这时我心上的石头才放了下来,我又翻墙入室,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在原处,真正做到“完璧归赵”。地图到手后,七宝镇地下党喜在心里,大家共同为完成了任务而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

1949年5月七宝解放前夕,镇上一批地下党员和积极分子在龙华区委、七宝党总支的统一部署下,陆续暂离七宝转移到镇西南三华里的吉家巷。

资料图

一天早晨,董俊明、夏崇麒、徐伯涛、杨其昌等四人在徐嘉骝同志家里整装待命。董俊明同志说,我们搞到的这张敌堡图,要马上送到吉家巷徐嘉骝同志那儿,然后转交给解放军部队。要求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把图放在被子里,有的说不安全,还是放在枕头里。可万一被敌军搜查到就危险了,最后决定分藏在胶鞋底。

我们一行四人背着行李从七宝南横沥、老宅角横沥木桥走乡间小路,踏着晨雾冒着生命危险,绕过敌军哨位,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步行,终于安全到达了目的地——吉家巷村东边第一幢五开间客堂里,我们从胶鞋里拿出敌堡图交给了徐嘉骝。之后,徐嘉骝同志带了夏崇麒、薛羚等20人经泗泾、佘山先后到达青浦、朱家角地区,与解放军部队接上了关系,为解放上海,进驻七宝作向导工作。依靠这份地图,我们带领解放军前进,避免了更大的损失,为早日夺取胜利,解放全上海作出了贡献。

日前,闵行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将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九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的青少年来诵读《不能忘却的纪念》。

抚今追昔,岁月峥嵘。在民族存亡的关头,有多少仁人志士上下求索,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冲锋陷阵、抛洒热血,奋力让黑暗的中国走向黎明。而在这些筑起了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铸就了坚强不屈的民族脊梁的先辈之中,也有着无数闵行儿女的身影。

在那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有为抗击日寇牺牲在华漕的数百位苏浙别动队第三支队的战士;有七宝地区最早的地下党员盛幼宣、杨逸菲夫妇;有冒死冲破敌人的封锁打通黄浦江交通要道的赵铎心烈士;有只用一颗子弹发动浦江召稼楼起义的顾振烈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抗击侵略、保家卫国,在朝鲜战场和南疆战线上,也有数不清的闵行籍志愿军和解放军战士血染沙场,乃至献出生命。

江河奔腾,栉风沐雨。荡涤风雨如磐的暗夜,燃烧成光耀中华的绚烂日出。如今,先辈们战斗过的地方已竖立起高楼大厦,繁华似锦、物阜民丰;他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信仰,深深镌刻在我们心中,用血肉书写的历史将永被铭记。

翻开这本《不能忘却的纪念》,仿佛走近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这些生命个体与我们的国家命运、民族命运息息相关。他们的奋斗经历,也记录着闵行历史波澜起伏的命运密码。书中所选的文章不是简单的概念化表述和罗列,而是通过大量真实细节的记录还原了具体生动的历史原态。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为了在如歌岁月中再续昂扬的乐章,为了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为了人民更加幸福安康,我们不忘初心,凝聚永不衰竭的家国情怀,重整行装再出发。

(图片由“今日闵行”授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