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论坛丨让训法创新对准实战靶心

让训法创新对准实战靶心

■谭乐会

创新训练方法是提高训练质效、增强部队战斗力的不二法门。各单位应让训法创新对准实战靶心,确保每一项创新成果都深入对接未来战场、每一次训法突破都更加贴近实战需求。

训法是军事训练的基本要素,是决定训练质量的关键。训法创新,是根据作战需求、战斗力生成规律和组织实施训练的实际需要,对训法进行改进、优化、创造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大力开展训法创新,是作战方式变革、军队组织形态变化、武器装备更新、训练手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推动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训练质量和层次、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我军历史上曾大力推广的“郭兴福教学法”,就是训法创新的典型范例。毛泽东同志曾赞誉,“郭兴福教学法”对人民解放军的练兵方法“不仅是继承,而且是发展”。

习主席强调,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创新训练组织形式、创新训练实施程序、创新训练教学方法、创新训练手段运用……训法创新的方法路径有很多,但无论选择哪条路径,都要遵循战斗力生成规律,紧贴实战需求,补齐短板弱项。如果训法创新的准星偏离实战的靶心,搞“耍花枪”“炒噱头”“博眼球”那一套,不仅对战斗力建设无助益,还可能在战场上付出血的代价。

推动训法创新应强化向练兵备战聚焦用力的鲜明导向。各级应聚焦联战联训、实战实训,创新现代化练兵模式和战斗力生成模式。坚持把破解能力生成中的矛盾问题作为训法创新的出发点落脚点,紧盯战斗力薄弱环节、训练瓶颈问题和训练转型需要,优化能力生成路径,增强训法创新的针对性。盘活现有训练资源,挖掘组训施训潜能,进一步提高训练水平和效费比。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创新训法,大力发展模拟仿真、网络对抗等训练手段,开发数据采集、训练考评等应用系统,充分发挥科技对训法创新的革命性作用。

推动训法创新应发挥基层官兵主观能动性。能否真正创新训练方法,关键看能否调动基层官兵的创新积极性。推动训法创新应继承我军优良练兵传统,充分发扬军事民主,走好群众路线,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把一线官兵的创新动能最大限度激发出来。当然,训法创新既要强调群众性自主创造,也要强化领导干部和机关的系统筹划和组织领导。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应跟进了解基层官兵训法创新的保障需求,统筹调配各种资源,协调解决各种难题,努力形成既有集中重点攻坚、又有自主灵活创造的生动活泼局面。

(作者单位:武警湖北总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