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阅读历史,苏联二战初期的功勋重型坦克:KV-1型重型坦克

苏联建立以后,确立了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政策,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已经成为坦克大国,当时多炮塔重型坦克理论盛行,苏联进行了重型坦克技术的研发,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KV-1重型坦克就是苏联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1938年前后,苏联的两种试验车型SMK和T100重型坦克开始试生产,而且装备红军部队,这些多炮塔坦克看着威武,但是经过苏军的使用便发现了这些坦克的不足,这些坦克的重要缺点之一就是装甲厚度不够,内部无法协调火力,虽然多个炮塔,但是没有火力很强的火炮,于是苏军提出了对于重型坦克的新技术要求。1938年10月根据科京的建议,开始以SMK重型坦克为基础的新型单炮塔重型坦克的研制。1938年11月,军方批准试制这种新型单炮塔重型坦克。1938年2月27日,苏联国防部第45号令正式决定启动该工程,并以克里木.伏罗希洛夫元帅(KV)的名字命名这种新式坦克。1939年9月1日,KV坦克的样车制造完成,单炮塔上装一门76.2毫米火炮和一门45毫米火炮以及一定7.62毫米DP机枪,1939年12月19日,KV样车被批准为苏军的制式装备,定型时命名为KV-1重型坦克。

kv-1重型坦克性能数据:

战斗全重: 43.5吨

车长: 6.80米,车宽 :3.33米

车高; 2.71米

动力: 1台V-2型12缸12缸柴油发动机,可产生600马力的动力

最大公路速度:35千米/小时,最大越野速度:12千米/小时

最大公路行程:225千米,最大越野行程:151千米

乘员; 5人

爬坡度: 36度

通过垂直墙高 :0.91米

越壕宽 :2.8米

涉水深 :1.45米

坦克主炮 :L-11型76.2毫米坦克炮

车体装甲: 75毫米/75毫米/70毫米

炮塔装甲 :75毫米/75毫米/75毫米,炮盾部分:90毫米

KV-1重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47.5吨,KV-1重型坦克整车的布置由前至后分别为:驾驶室、战斗室和动力舱,为动力传动装置后置的总布置方案。车长兼装填手,位于火炮右侧,左手推弹入膛;炮长,位于火炮左侧;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央;前机枪手,位于驾驶员的左侧;后机枪手,位于炮塔内车长的后方,可以辅助装弹。这种乘员分工和布置,在其他坦克上较少见.炮塔顶部有1圆形出入舱门,前面有两个潜望镜,后面有两个展望镜。发动机为1台改进型的V2K水冷式12缸柴油机。传动装置位于发动机室,由变速箱、侧减速器等组成。行动装置采用独立的扭力轴悬挂系统和干销式履带推进装置。车体每侧有6个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主动轮在后,诱导轮在前。 KV-1/1941年型重型坦克改装了41.5倍口径的F-32型76.2毫米坦克,并用螺栓在车体和炮塔上加装了25~40毫米厚的附加装甲板。使车体装甲厚度最大达130毫米,炮塔装甲厚度最大达120毫米。后来,在炮塔周围和车体的各部位铆接了附加装甲板,并采用铸造炮塔,装甲厚度为110~120毫米。铸造炮塔内采用的是ZIS型76.2毫米坦克炮。当时世界各国虽然也都有重型坦克,但是都是多炮塔型坦克,各国都在走弯路,KV-1重型坦克相对其他国家来说,技术已经开始回到了正确的技术路线,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地进步,以可控的重量获得相对较好的火力和优良的防御。KV- 1重型坦克装有9R型无线电台,4米长天线通话距离达24千米,电台的装备增强了坦克车辆间的作战协调能力。车上还有固定式灭火瓶、空气起动系统、冬季用的防滑履带板等。在当时的重型坦克技术中,KV-1重型坦克是很先进的,坦克乘员的协调性相比多炮塔坦克有了巨大进步,作战效能的提升是很显著的,而且KV-1的装甲足可以抵御当时主流反坦克的攻击。当然KV-1作为早期的重型坦克,虽然进步巨大,但也有很多缺点,有5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存在换档困难问题,换档操纵力太大,由于变速箱的问题,很难跑到最大速度,由于该坦克重量大,行走装置故障率也是比较高的,虽然有这些缺点,但是KV-1重型坦克在当时算是最成功的重型坦克了,苏联进行了大量生产。

KV-1坦克曾有过一段光辉的战绩,在“巴巴罗萨计划”开战之初。苏联布置在前线的上万辆坦克装甲就所剩无几,仅仅在两个月后,已经兵临城下列宁格勒。当时苏军一名上尉季诺维奇·卡罗巴诺夫接到的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德军占领列宁格勒旁的一个小城镇,赤卫军城。当时卡罗巴诺夫上尉只有五辆KV-1,而他对面的则是德军的整整三个装甲师。唯一有利的就是前往赤卫军城的德军必须经过一片沼泽地,卡罗巴诺夫上尉当机立断将五辆KV-1坦克全部携带双倍的穿甲弹,当德军的坦克全部进入沼泽地后,卡罗巴诺夫驾驶的864号KV-1坦克率先开火,击毁了德军的头车。随着苏军的不断开火,又缺乏了有效的指挥,德军的三个装甲师在沼泽地彻底乱了阵脚,像一群无头苍蝇在沼泽地中横冲直撞,更有些完全丧失了机动性,陷在泥潭里动弹不得。德军当然也做出了激烈的反击,据资料显示864号直接被命中156次炮击,但始终却没被击穿。反观德军在沼泽地中有43辆坦克已经变成一堆废铁,单是864号KV-1坦克就击毁了22辆坦克和两门反坦克炮。主要原因是76.2毫米的坦克炮已经算是非常强大的了,当时的英、德等国都普遍在用40毫米、47毫米或50毫米的,而76.2的坦克炮的弹种还分为榴弹、破甲弹、退壳穿甲弹等等。经距离测算,足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60毫米的钢装甲,而德军一半的战车装甲厚度也仅为30~50毫米。反观KV-1重型坦克的装甲防护的正面和侧面厚度为75毫米,后期经过加固最终可以达到120毫米。德军的主力坦克根本无法打穿,可见当时KV-1重型坦克是很强大的,德军的“虎”式坦克加入战场中以后,坦克的技术优势转移到德国手中。

阅读历史,铭记反法西斯战争的英雄,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以史为鉴,战争本身就是战争资源和工业技术以及人力的比拼,我国在新时期更应该坚持工农业为本,建立坚实的工农业基础,让新中国能够应对任何威胁。我们也相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将更加强大,有能力打败任何来犯之敌。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提出宝贵见,互相交流学习。

参考文献《二战德国装甲兵战车百科》《二战全史记》

举报/反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