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媒体报道,为了防范进入台湾所谓“外岛防区”的大陆无人机,台湾防务部门日前颁订《无人机处置报告》,制定了一套使用干扰枪与步枪击落无人机的准则,外传射击前需确定“三原则”。不过,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30日驳斥了“三原则”的说法。这份报告称,如果大陆无人机进入台湾所谓外岛,待命部队收到警报后,立即携带枪、弹就射击位置,每人30发、分3个弹夹、每个10发,就位后完成射击前检查;待无人机进入射击区域,评估海、空域状况,在不伤及居民及其财产前提下,依令进行射击。
据《中国时报》《联合报》等台媒10月30日报道,因应台湾“外岛防区”可能遭到来自大陆的无人机的“侵扰”,台湾防务部门颁订《无人机处置报告》。该报告称,面对无人机,台军待命部队可优先用枪,但为避免发生意外或擦枪走火,射击前需确定“三原则”,包括“领空有无飞行器、3公里内有无船只、无人机击落点是否在海上”,如果有安全顾虑,则不能射击,只能用电子干扰枪反制,并待命监视警戒。对此有岛内网民评论称,其实就是做个姿态。
台媒称,台国防部近日向“立法院”提出“先行行动”。如果大陆无人机“出没”台湾“走出去、离岛”,待命部队听到警报后会立即携带武器弹药前往射击阵地。 30发,分为3个弹匣,每个弹匣10发。到场后,完成拍摄前检查;当无人机进入拍摄区域时,“响应小组”将评估海空状况,确保居民及其财产不受损。接下来,按照命令进行“防御”射击。此外,干扰枪操作员将干扰枪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同时使用干扰枪和步枪击落无人机。如果评估无法进行实弹射击,则以干扰枪作为主要对抗手段。
该视频上传失败,将不会出现在发布后的文章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