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震动全球的第一次石油危机

首次石油危机震动了全球,源自于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这场战争是二战后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战争。在战争爆发后的短短一周,也就是1973年10月16日,震惊世界的石油危机就迅速涌现。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祭出了石油武器,多国激进地停止对美国出口石油并一同涨价。

这个举动让全世界都感到震惊,美国人惊呆了,整个欧洲也陷入了混乱。美国人民无法接受油价的飞涨,因为这场危机是由支持以色列而触发的,实际上许多西方国家也跟随美国支持以色列,因为美国是“老大”。阿拉伯国家这次团结一致,共同应对,采取了激进的行动。阿拉伯国家采取的行动包括停止出口石油,并一起涨价。原本与美国关系不错的几个阿拉伯国家,如阿联酋和沙特等,这次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涨价的一方。油价从每桶3美元飙升至每桶11美元,换算成现在的价格大约是每桶100美元,一天之内变成了每桶400美元。这一变化让全世界都感到震惊。这一行动导致美国与全体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紧张,并使美国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支持以色列,美国人民不得不接受犹太人的要求,而犹太人控制了美国的经济和媒体,进而控制了美国的政治。结果,美国得罪了全体阿拉伯国家,全体美国人不得不承受这一后果。油价暴涨导致美国大量工厂倒闭,工业产值下降了14%。由于油价的影响,美国全国上下不得不节约用油,甚至连尼克松总统也亲自下令降低总统专机的飞行速度,周末旅行时护航的飞机都省了,供给国防部的油也一下少了一半。为了省油、省电,白宫顶上、联合国大厦周围的灯都限时关闭。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强大的工业国家也受到了影响。虽然当时日本并没有做什么得罪阿拉伯世界的事情,但因为全球油价都在上涨,所以大家都要跟着受苦。也导致日本工业产值下降了20%。如果将今天的中国换到当时的情境下,作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将是最大的受害者。而在这次石油危机之后,美国开始意识到石油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坚定地推行《戴维营协议》,以让埃及和以色列和解。虽然以色列的犹太人和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都十分狂热,但最后美国实在撑不住了,才坚定地按住以色列和埃及,让它们和解。在埃及和以色列签订了《戴维营协议》后,没有再爆发新的战争。世界石油市场已经三次山崩海啸。源自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硝烟,它让石油价格从三美元一桶飞涨到十一美元,相当于现在的三百多美元!这部惊心动魄的大片才刚刚开始。第二次石油危机,是伊朗和伊拉克这两个世界级产油大国在唱主角。这两兄弟一闹革命,油价就从十几美元一桶直线飙升到近四十美元!加上两伊战争的热闹劲,连运油的船价都坐上了火箭。那时候,电视上每天都是漫天火海,几十万吨的大油轮哭着喊着往海里沉。保险公司对油轮的保费高得离谱,快到船价的一半了,因为有一半的概率会被打沉!这一波乱斗,把整个西方都拖进了黑暗的深渊。第三次石油危机,则是伊拉克和科威特这两个石油大亨的角力。别看科威特小,但它是个石油富矿,所以伊拉克为了石油,就找它麻烦。这一打,全世界的油价又暴涨,第三次石油危机就此爆发。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美国、欧洲、日本等都全力以赴保障石油供应。大家都为石油争得头破血流,比如马岛战争就是因石油而起,阿根廷想收复马岛,英国就不肯放手。这些曾经的殖民地独立了,但英国拼了命也要保住马岛,就因为它发现了石油!现在世界上这些跟石油有关的争夺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在这个地方发现了油田,当然要拼命争夺;还有一种是这个地方处在石油运输的关键位置,油轮非得从那儿过不可,这就成了“航行安全”,大家也拼命去争。为什么马六甲海峡、新加坡那么重要?因为它们是全世界60%的海运货物必经之地!我们为什么重视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因为我们需要另外一个港口来分担压力。如果我们的油轮从伊朗出发,直接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那儿卸货,就避免了绕个大圈才能从我国东南沿海港口上岸的情况。路程差了多少?大家看看世界地图就明白了!石油已经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引发了无数的战争。让我们牢记这些历史教训,不再让石油危机重演!#石油会枯竭吗# #美国的强盗思维# #战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