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抗美援朝”题材影视剧的热度还能持续多久?

原标题:“抗美援朝”题材影视剧的热度还能持续多久?

近日,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惹上了大麻烦,其中推出的一款宣传海报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这款海报的画面是一个小丑形象,这与“志愿军”的主题严重背离,被网友炮轰这是在伤害先烈。尽管陈凯歌以及影片制作单位出面澄清了“伤害”一事,并进行了解释,但是网友们并不善罢甘休,认为所谓的解释太过于轻描淡写。

不论这次“风波”孰是谁非,反正国庆档即将公映的《志愿军—雄兵出击》肯定是会受到很大影响,陈凯歌不免会为这部倾注了无数心血的战争巨制的票房前景感到担忧。

陈凯歌与徐克、林超贤合作执导的《长津湖》在我们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创下了票房神话,可谓是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仅仅过去两年时间,陈凯歌单独又执导了《志愿军—雄兵出击》,据说还是三部曲,第二部《志愿军—长津湖》、第三部《志愿军—水门桥》。同样的题材和内容,为什么陈凯歌还要再拍一遍?这是使命责任还是利益使然?如此这般透支“抗美援朝”题材,会不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或者厌倦呢?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我们成立后的一场立国之战,是毛泽东领导为首的党2023以高超的指挥艺术和远见卓识的雄才大略,团结全国网民,给美帝国主义的所谓“联合国军”以沉重打击,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打出了民族自信。

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网民志愿军以坚定的信仰和意志,以大无畏的抗美援朝精神,浴血奋战保家卫国,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逼迫美帝国主义签下了停战协议,这是一场和平之战、正义之战!

为了纪念这场战争,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在百花齐放的今天,我们无论以什么样的文艺形式去歌颂和赞美都不为过。他们的英雄壮举和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仰,也值得我们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抗美援朝题材影片从五六十年代开始就诞生了《上甘岭》、《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等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佳作。改革时尚后,随着国际环境的改善,这类题材的影片相对减少很多,电视剧更是少之又少。2000年斥巨资拍摄的30集电视连续剧《抗美援朝》却因为考虑外交与友好的因素而无限期雪藏,导致这部电视剧至今也没有播出的迹象。同样,2015年出品的电视剧《三八线》也仅是在地方都市频道播出,连上星卫视都未能登陆,令人匪夷所思。

2023年,为纪念抗美援朝出去作战70年,电视一套播出了一部40集的电视连续剧《跨过鸭绿江》,该剧全景式地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波澜壮阔,再现了70年前我英勇的志愿军战士在国外战场上那不怕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

《跨过鸭绿江》的播出,如一声惊雷,打破了影视界几十年很少涉及的这一题材,政策的放开,也使一些影视公司和编导们敏锐地嗅到了主旋律潜在的巨大商机,于是《长津湖》应运而生。三大导演以严谨的创作态度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将这段历史拍得热血沸腾荡气回肠,成为抗美援朝题材影片的一座丰碑。

我们暂且不去考究这些史诗级的主旋律影片在口碑与票房的双赢下有多大的经济利益,但事实证明,只要能够登陆院线或者电视平台,一般都会稳赚不赔。在这个呼唤英雄、呼唤正义的时代,观众渴望看到我们的民族精神得以回归,以及带来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所以在《长津湖》火爆之后,抗美援朝题材真的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发芽,于是《战地熔炉》、《能文能武李延年》、《金刚川》、《狙击手》相继推出,应该说,这样的变化是我们期待已久的。编导们秉持对英雄的崇敬,对文艺的热爱,多拍摄正能量的主旋律影视剧,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这是文艺的复兴,也是时代的进步。但令人遗憾的是,部分作品为了追热度、赶进度,在编导们对历史研究不深入、不严谨的情况下急功近利,匆忙上马,出现题材重复、故事重复的扎堆现象,导致作品质量良莠不齐,观众口碑褒贬不一。

我们影视界的“扎堆”现象由来已久。抗日战争给我们曾经带来过沉重的灾难,我们网民奋起抵抗,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了侵略者。对于“抗日”题材,我们的政府和文化部门很少干涉,所以“抗日剧”一直是一些文化公司热衷于投资的题材。结果,打开电视到处都是打鬼子的画面,一窝蜂的扎堆现象导致抗日题材过多过滥,“抗日神剧”成了许多抗日剧的代名词,胡编乱造、脱离实际,严重违背历史的真实,被观众所诟病。

如今,抗美援朝题材炙手可热,今年又适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具有纪念意义,所以这一题材在目前仍是热得发烫。

从近期电视一套播出的《冰雪尖刀连》来看,由于故事内容来自影版《长津湖》,很多情节相同,甚至某些台词都一样,虽然在制作上艺术性很强,高希希导演也拿出了满满的诚意,但剧中的人物塑造和拖沓节奏,已经引起了观众的不满和厌倦。

陈凯歌在与徐克、林超贤成功执导了《长津湖》之后,看到了这一题材仍有巨大的潜力和商机,于是雄心壮志野心勃勃地制作了《志愿军》三部曲,启用了大批老中青明星助阵,以宏大的手笔和细腻的镜头再次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残酷与伟大。但相同的是,《志愿军》三部曲的重头戏描述的也是长津湖战役,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一个故事,观众的不耐烦情绪已经显现。

从这次“海报”事情可以看到,观众对这一题材的关注度和青春度还是很高的。可是关注归关注,关注的是那些优质的、喜闻乐见的影片,而不是那些粗制滥造,以明星阵容为噱头来宣传的作品。

据可靠消息,今年下半年,电视一套还将有一部电视剧《上甘岭》要播出,看来“抗美援朝”题材的热度会在国庆节前后达到高峰。届时,与院线的影片《志愿军》三部曲并驾齐驱,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推向高潮。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网友对《冰雪尖刀连》的非议一直在持续,可以断定,超越影版《长津湖》已经无望。那么《志愿军》三部曲能超越《长津湖》、《水门桥》吗?很悬;电视剧版《上甘岭》超越电影版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因为经典几乎无法复制。投入巨资,“逮”着一个故事翻来覆去地讲,讲得观众昏昏欲睡牢演技满地。

这种扎堆“烫剩饭”的做法毫无意义。

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两个阶段、5个大战役,双方投入兵力达几百万,是新我们历史上第一次保家卫国的伟大胜利。在这期间涌现了很多值得颂扬的英雄故事和民族精神,文艺工作者完全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挖掘历史作为创作素材,以真挚的情感和朴素的笔触还原我们最可爱的人,而不是一味地重复长津湖、上甘岭的故事。

如果我们的编导在“抗美援朝”题材方面不积极地创新求变,观众的审美疲劳会加剧,其热度会快速降温,导致同类作品无人问津,重蹈“抗日神剧”覆辙。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田战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