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力主分裂苏联,晚年抱怨:后悔当初的选择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军事行动,两国的冲突全面爆发,这是欧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

俄罗斯与乌克兰是同属于前苏联的兄弟国,本应相互帮助,而此时却陷入了彼此斗争的局面。乌克兰第一任总统克拉夫丘克难辞其咎。

克拉夫丘克也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初他认为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但30多年过去了,乌克兰却已经没落,完全成为了美国与俄罗斯之间博弈的棋子。

克拉夫丘克在看到乌克兰的状况之后,曾多次向媒体抱怨,他为自己当初的选择而感到懊悔。

克拉夫丘克是如何促成苏联解体的呢?乌克兰如今的悲惨境况与他何干?对于乌克兰的内忧外患,这位前领导人在抱怨和后悔什么?

促成苏联解体,实现乌克兰独立

克拉夫丘克于1934年出生在乌克兰罗夫诺州,作为烈士后代,他自小便得到了优质的教育,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国立基辅大学,主修经济学。

1958年,克拉夫丘克以经济学副博士的身份从大学毕业。之后,他成为切尔诺维茨财经学校的一名政治经济学老师。

1960年,克拉夫丘克受到苏联高层的青睐,告别了教师的工作,走上了政途。起初,他在乌克兰共产党担任中央秘书,不久后又当选为乌共中央委员会委员。

1988年,他被提拔为乌克兰中央第二书记,负责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1990年,他被推选为乌克兰苏维埃主席,后来又被选为乌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内忧外患,经济的崩溃导致苏联的衰落速度日益加快,民众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艰难。

为改变这种局面,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和思想形态方面的变革。

然而,由于改革力度过大,不仅没有改善民众的生活,反而因为触及到了一些特权阶层的利益,引发了他们的强烈抗议。

此外一直希望削弱苏联的美国,借着这个机会大肆宣扬他们的民主和自由,把美国描绘成工资高、休假多的乌托邦,并且对苏联的行为,美国也千方百计地进行污蔑。

这种思想渗透,让苏联人深信不疑。

那些特权阶层的人渴望将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为私有制度,以便将通过腐败获取的财富合法地传给他们的后代。

在这种背景下, 由俄罗斯首领叶利钦领导的对苏联的反对派崛起了。

此时的乌克兰已经是苏联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首领克拉夫丘克对苏联实行的富国援助穷国的政策极其不满,开始和叶利钦一起沆瀣一气,成为了反对派。

叶利钦和克拉夫丘克都认为,苏联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已经走到了绝境,唯有脱离苏联,独自发展,才能不被联盟中贫穷的国家拖累。

此时苏联的社会思潮和民意,也为克拉夫丘克和叶利钦进行“独立”斗争创造了有利环境。

再加上美国的推波助澜,1991年12月8日,叶利钦、克拉夫丘克以及白俄罗斯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别洛韦日协议》,宣布三国脱离苏联独立,并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取代苏联。

在他们的一番操作下,苏联很快分崩离析。克拉夫丘克如愿以偿,不仅实现了乌克兰的独立,还当选为总统。

独立后的乌克兰经济崩溃

苏联时期,乌克兰发展势头很猛。

因为乌克兰地理位置优越,是亚洲通往西欧国家的门户。再加上肥沃的土地和发达的工业,使乌克兰成为前苏联中一个重要的国家。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两位前苏联总统都来自乌克兰,他们的领导也使乌克兰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乌克兰还拥有洲际导弹、轰炸机、坦克等重要军事装备。加之乌克兰丰富的物产资源,其经济、军事和农业等方面都很发达。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在1991年获得独立后,乌克兰的经济开始急速滑坡,人口也不断减少。

乌克兰甚至一度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究其原因,首任总统克拉夫丘克难逃其咎。

虽然克拉夫丘克为乌克兰的独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政治方面的造诣很高,但是对于管理一个独立的国家,他没有任何经验。

因此,在克拉夫丘克担任总统期间,对于面临的许多挑战和问题,他只能向叶利钦学习。

就像叶利钦在俄罗斯实施的 “休克疗法”一样,他将这种策略原封不动地应用到了自己的国家。

但是这种 “开放经济和私有化”的战略,导致了一些企业家和政客不断蚕食国家的财产和资源。

对于这种现象,各级政府非但没有采取反对行动,反而选择了纵容,以便为自己谋取私利。 这些贪官污吏和毫无良心的企业家们迅速成为经济寡头,富得流油。

而同时,乌克兰的整体经济发展却急速下降,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降低。

这使得乌克兰从一个苏联时期拥有足够优势的发达国家,在独立后陷入了经济困境。

眼看着国家的经济越来越糟糕,乌克兰的民众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克拉夫丘克焦头烂额。

在这个时候,美国与俄罗斯都在经济上对乌克兰进行了援助。

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让克拉夫丘克觉得乌克兰与这两个国家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美俄的诱导下,乌克兰销毁本国核武器

实际上,美国与俄罗斯真正的目的, 是想要销毁乌克兰的核武器。

乌克兰在苏联时期扮演着重要的军事角色,很多生产重型武器的工厂都建立在乌克兰的大平原上。同时乌克兰也是苏联核武器和洲际弹道导弹的最大生产基地。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1800枚核弹,包括弹道导弹和核炸弹等。

要知道,在当时的国际社会,拥有核武器国家就很有可能会改变国际上的军事平衡,并且在国际事务上拥有话语权。

这也是美国和俄罗斯等大国担心的事情,不过他们担心的并不是国际社会的不稳定,而是自己的大国地位会收到威胁。

因此,他们以提供资金支持为条件,要求乌克兰销毁本国的核武器。

当时的乌克兰贫困潦倒,克拉夫丘克认为与其花费天价来维护核武器,不如将这些核武器全部拆除,然后用省下的维护费来帮助民众渡过难关。

美国和俄罗斯等国还向乌克兰做出承诺,如果其他国家对乌克兰构成核威胁,他们会为乌克兰免费提供核武器。

就这样,克拉夫丘克被美国和俄罗斯的甜言蜜语所蒙蔽,认为有这两个兄弟国家作为支持,乌克兰没有核武器也能安全稳定。

1994年12月5日,乌克兰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的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会议上,签署了《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

该备忘录规定乌克兰承诺放弃苏联时期部署在其境内的核武器,美、英、俄作为担保方保证乌主权和领土完整。

就这样, 当时第3大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乌克兰,失去了保护自己的利器,主动将本国的核武器全部销毁。

然而,在核武被摧毁后,美国和俄罗斯对克拉夫丘克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漠,之前口头承诺的给乌克兰的经济资助也并没有实现。

克拉夫丘克很快意识到自己上了美俄的当。

然而此时的醒悟已经于事无补,乌克兰因为放弃了核武器,变成了一个任人宰割的国家。

更糟糕的是,美俄已经在乌克兰进行持续不断的渗透行动。

在利益和权势的驱使下,乌克兰的东部与西部开始分裂,国内的突也越发加剧。于是,克拉夫丘克向与乌克兰有着深厚历史情感联系的俄罗斯求援。

在俄罗斯的帮助下,乌克兰的局势有所缓解。

然而,美国担心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联合会对美国霸主地位构成威胁。因此,美国利用乌克兰亲美力量,在乌克兰境内制造了一系列的示威活动。

俄乌矛盾频发,前总统竟然只关心自己的退休金

眼见国家在自己的统治下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经济崩盘、社会动乱一发不可收拾,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克拉夫丘克主动提出缩减总统任期。

在1994年的总统选举中,他毫无悬念地输掉了选举,顺利甩掉了这个职务。然而他带来的内忧外患依旧笼罩着乌克兰。

2013年底,乌政府宣布暂停有关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的准备工作,有民众对此决定不满,因此纷纷参与街头示威活动,这个状况持续3个月之久;

2014年2月,乌克兰爆发独立广场抗议活动,其政府果断地采取了军事行动,但由于西方的插手,最终还是放弃了采取强硬措施干预。

2014年,2月18日,抗议活动中发生了枪击事件,示威者向执法警察开枪,导致了2死298人受伤。

此外,抗议活动还引发了克里米亚脱离乌克兰及乌东部冲突。 2014年3月18日,俄罗斯正式占领克里米亚。此后,俄乌两国在乌东问题上的矛盾就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多年动荡不安的局势给乌克兰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压力。

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乌克兰一直想要加入北约,以寻求西方国家的保护,但俄罗斯并没有答应。

因为俄罗斯方面认为,如果乌克兰成为了北约的一员,那么北约军队就可以通过乌克兰,向俄罗斯发起进攻。

所以,俄罗斯先是在2014年取得了对克里米亚的完全掌控,又在2022年2月承认乌东两个分离共和国的独立地位。

这些行为都是俄罗斯对乌克兰以及北约组织亮明了自己的立场,如果乌克兰真的公然站到了西方国家的一边,那么俄罗斯只能选择战争。

可是,乌克兰仍然选择了投靠西方,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

乌克兰的处境可谓是骑虎难下,这种情况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可以归因于苏联解体后,乌克兰30多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对美俄的各种外交手段,直白点说就是归因于到90年代克拉夫丘克执政期间所做的各项决定。

促使苏联解体,销毁核武器,以及为了拯救乌克兰经济复制俄罗斯的“休克疗法”,都成为了克拉夫丘克当政期间最具争议的3件事。

然而对于乌克兰的衰落,早已隐退多年的克拉夫丘克并没有反思自己。

2019年2月25日,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他发表的高见竟然是抱怨自己的退休金太少,他说: “我每月退休金只有1.8万格里夫纳(约合4500元人民币)……这不是金钱的问题,而是公正问题。”

言外之意就是认为自己对乌克兰的独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自己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这让他非常不甘心。

然而,实际上克拉夫丘克的退休金相对于乌克兰人来说,是很高的。

根据统计,乌克兰人的人均退休金只有2650格里夫纳。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或许乌克兰可以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然而,乌克兰人并没有将这个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努力上,而是寄希望于欧美各国的帮助,最终走上了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的局面。

乌克兰的经历提醒我们,在发展中只有坚持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原则,并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国家才能走向繁荣与发展。

参考资料:

《曾经的世界第三大核强国乌克兰,为什么会放弃核武,自废武功呢?》搜狐新闻

《“栗子花”下的梦魇——颜色革命给乌克兰带来了什么》新华社

《乌克兰首任总统抱怨退休金太低:对国家来说是耻辱》人民网

《列昂尼德·马卡罗维奇·克拉夫丘克》百度百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