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抗美援朝开始7个月,美军被打上谈判桌,为何40天后又再次开打

▲志愿军大举入朝作战

▲志愿军司令兼政委彭德怀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元帅指挥下跨过鸭绿江,增援已经损兵大半的北朝鲜部队。此后经过连续7个月的较量,志愿军连续发动五次战役,共歼灭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共24万人,遭受沉重打击后,美国人再也不敢继续硬拼下去,遂经过一番斡旋,双方选定在开城来凤庄召开会议,讨论停战问题。1951年7月10日,第一次会议正式开始。

美军上上下下都不愿认输

敌我双方虽然在谈判桌上就坐,但一贯蛮横的美国人还没有在未取胜时就停战的习惯。就在停战谈判开始这一天,美国军方最高决策机构——参谋长联席会议从国内致电“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告知其在朝鲜的任务是“保证所指挥下军队的安全,给敌方兵员、物资以最大限度的损失,为解决朝鲜冲突创作有利条件。为了确保部队的安全和打击敌人,可以在朝鲜境内使用所有的军事力量。”

▲朝鲜停战谈判现场

美军在谈判桌上发出战争威胁

有了更高层的授意和支持,身在朝鲜的李奇微等人更加有恃无恐。谈判刚一开始就首先明确拒绝了双方暂时停火的建议,还无理要求志愿军从现有占地后撤上百里,以弥补其在海空军方面的优势。面对如此无理的要求,我方当即予以回绝,不料美国人及其众多小弟竟然恼羞成怒,连最起码的谈判礼仪也不顾,竟公然叫嚣“我们不谈了,让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这些家伙的确说到做到,随后就集中大批飞机出动,并提出要“充分发挥空中威力的全部能力,取得最大效果,来惩罚在朝鲜任何地方的敌人”。

▲志愿军后方大量桥梁被毁

后方洪水导致志愿军后勤补给更加困难

7月下旬,一场突出其来的连续暴雨给了美国方面更大的鼓舞。因为这些雨水聚集起来,竟然形成了朝鲜半岛40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并且一直持续到8月底。朝鲜半岛北部本就被战争蹂躏的满目疮痍,遭到这场天灾后基础设施毁坏更加严重,50%的公路桥梁和大量铁路桥梁被冲毁,从鸭绿江边向南的铁路即使在五次战役期间也可直抵平壤、元山一线,但此时刚刚过江就无法前行,本就捉襟见肘的弹药和物资补给更加困难。

▲美军飞机轰炸北朝鲜交通线

▲美军在朝鲜的战机

美军获得充分休整,空中力量大大加强

反倒是机械化程度极高又有强大海空军配合的美国人不受影响,不但物资兵员补充及时,还运来大量水泥钢筋等将所有前线工事加固了一遍。此外,趁着停战后1个多月的间歇,美陆军在朝鲜的7个师除前沿警戒部队外已全部休整完毕,其空军第5航空队所属各联队也在三八线以南各基地完成部署,使得空中力量大大加强。7月30日,美军一次性出动450余架飞机飞临北朝鲜上空狂轰滥炸,其中百余架飞机更是直接轰炸了首都平壤。

1951年8月18日,眼看北方的洪水仍在持续,志愿军从粮食、弹药到汽油、医药全部补给困难,李奇微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下令中止停战谈判,连续发动“夏季攻势”“秋季攻势”。不过,即使有老天爷帮忙,李奇微也终究没有占到便宜,先后损失十余万部队后,不得不在10月25日重新回到了谈判桌上。

▲美军最终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