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核弹威胁,日本宣布将100多万吨核废水排放大海,还能阻止吗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1945年夏天,世界上第一枚作为实战武器的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地区爆炸。

三天后另一枚核弹将日本长崎市炸为一片废墟,在这两次的核袭击中,日本损失了大量的生命和财产。

作为因为核武器攻击而留下了惨痛回忆的国家,日本对于核弹,包括核能源技术的态度应该是排斥的,或者至少应该是谨慎的。

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日本如今又一次被核问题逼进了不利局面中。

更为讽刺的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有一种说法认为可以再一次利用核弹在日本引爆的方式。

当然日本方面对这个方法是排斥的,并且认为这已经是对日本的一种威胁。

那么究竟在半个多世纪后日本为何又和核武器牵扯上了关系,日本对于解决核废水问题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核污染发生的经过

随着二战的结束,核能源的应用渐渐从武器装备开始向能源革命方向转变。

尽管这个领域可以看作是科学家们发现核能源的初衷,但这并不代表这种能源模式的建设过程是简单容易的,更无法回避它的危险性。

作为核能源应用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民用方向,核电站的存在一直在民间的环保组织和个人眼中,是一种随时可能出现问题,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能源。

这个态度并非空穴来风,自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以后,“核能源并不安全”的说法也开始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不过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因为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对于更高效率的能源的追求。

传统的化石能源因为储量和开采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其垄断性的地位势必被更多的新能源挑战。

尽管核能源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它自身的高效,成本低廉,对于周围环境和占地面积要求小的优势,让其成为了许多核研究领先国家的选择。

当然所谓的安全环保是建立在核电站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的,如果一旦出现问题导致核泄漏,那么带来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2011年3月日本地区发生地震,并带来了超过14级的海啸。

受到地震与海啸的综合影响,位于日本岛东北方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的反应堆冷却系统产生故障。

这也意味着如果放任不管的话,该反应堆很可能会因为过热而发生爆炸,其威力或许将不小于一颗高当量的核弹。

为了稳定核反应堆的状态,负责企业首先采用了向反应堆核心部分注入冷水的措施。

本来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在临时危机解除后寻找安全停止反应堆工作,或是尽快修复损坏部分才是正常的手段。

可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权宜之计”一下子就“权宜”了十年。

靠着注入冷水“手动”物理降温的方法,日本方面把这项紧急难题拖延到了2022年。

不但损坏的核电站系统没有得到修复,反而制造出了上百万吨的核废水。如今这些核废水的处理,成为了核泄漏事件的又一个新生难题。

如此多的被污染的核废水,既不能应用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也无法依靠普通手段变废为用,已经成为了日本政府不得不正视的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在解决方法上,日本政府采用了被动的方式,用上千个密封储水罐,把核废水填入其中拖延解决问题的最后期限,可是随着核废水越来越多,已经超过100万吨,许多的储水罐开始出现泄漏等问题。

一方面相关企业已经无力修建更多专用设施来储存废水。另一方面政府也希望尽快解决这一心腹大患。

于是在事件发生十年以后,日本政府发出公告,决定把“经过过滤”的核废水以普通海水的“身份”,排入日本岛附近海域。

这个决策一经发出,就引来了世界各国尤其是附近国家的全体反对,包括联合国核问题专项小组等国际组织,也发表了对该事件的关注和表明了自身担心的态度。

毫无疑问这次核废水排海将带来巨大的环境污染,同时也必然间接的影响海洋行业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那么为什么日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孤注一掷的采取这个方法解决问题?难道没有更好的方法了吗?

解决核泄漏的一系列方式

其实早在十年以前,事故刚发生的时候,日本和世界核污染专家就提出过至少五种方式。

首先是把经过过滤的废水以地下水或者蒸发成水蒸气的方式处理,不过日本方面以这个方法会污染环境当即否决了。

另外还有科学家认为,可以通过电解的方式,把废水转变成气体状态加以排泄。

这个方法可以看作是第一种方法的改良版,虽然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但需要花费的成本更高,也没有被采纳。

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于核废料处理的常用形式,是集中一个地区掩埋。即在地表下极深处发掘出特定位置,将用容器密封好的废料深埋后再填平。

恰巧福岛核电站泄漏以后,周围的地区已经成为了辐射危险地区,用这种标准方式来处理恰好有合适的存放地。

不过最后这个方法,加上通过分解过滤,慢慢把核废水变成无害水的方法,二者同样没有被日本政府采纳。

虽然这两个方法都是治本的,但却也是成本最高的。

无论是负责核电站的公司,还是日本政府本身,都已经不想再为这次核事故花钱了,这个最大的原因也造成了核废水贮存了十年,都没有得到处理的结果。

日本是签订了《防止核废物污染海洋环境公约》的国家之一,按照惯例谁污染谁治理是一条铁律。

但十年中日本政府每当谈到核废水的处理进程时,总是言语闪烁,态度不明,这种想解决问题却又不希望花更多钱的小心思,也被世界各国看在了眼里。

于是有国家提出了一个果断的解决方案:可以把核废水集中起来,用核武器炸掉。

爆炸产生的高温,会将核废水全部蒸发,这样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了。

当然这个办法同样有调侃的成分,因为普通核弹爆炸后难免同样会造成污染,而且日本方面完全有理由出于对核武器的厌恶,拒绝执行这个方案。

2022年10月,在人们都渐渐淡忘了日本核废水威胁的时候,日本政府忽然发出了一个声明,在声明中提出日本决定在2023年将“过滤后”的核废水排入大海。

日本政府的选择

没想到考虑了十年,最终日本政府会选择这样一个“损人不利己”的办法。这种态度不但引来了邻近国家的反对,也让本国百姓游行抗议的浪潮席卷全国。

虽然国土距离比较远的国家表现的相对淡定,但其实任何一个国家都将为日本的行为买单,或早或晚而已。

日本的核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氚。这种物质不但不能被自然环境轻易溶解,而且对于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都会产生巨大的伤害。

一旦核废水开始排海,那么首当其冲的日本海域附近的海洋生物将大量死亡,侥幸活下来的也很可能会出现畸变的结果。

如果食用被污染的农副产品,或者饮用过滤成淡水的核废水,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可想而知。

而且随着洋流的涌动,从日本入海的核废水将随着海水蔓延到东亚各国,有科学家预计按照目前的海洋流速来预测,东亚的沿海国家会在数年内就受到含有核物质的海水的污染。

即使是大洋彼岸的美洲,也逃不脱数十年后被污染海洋的命运。

更令人感到愤怒的是,尽管近几年虽然日本国内反对核废水排海的抗议活动愈演愈烈,但日本近海的海产品养殖和捕捞活动中,已经发生了大批量的海鲜死亡的事件。

有人也大胆的猜测,日本其实已经在公告发布之前,就开始了向海中秘密排泄核废水的行为,而这一则公告很可能只是个转移他国注意力的工具。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日本方面的态度和行为已经脱离了世界核泄漏相关组织的监控,这样的局面是相当危险的,也可以说是疯狂的。

而根据官方新闻报道,日本已经在6月5日开始在向修建的排核废水隧道中注入海水,到6日下午,约有6000吨海水将被注入进去。

据最新消息说,日本将排放核废水的时间定在7月份,而且已经开始着手行动了。

而此举引起了多方的关注与谴责,对于世界的生态环境将造成极大的破坏,特别是海洋方面。

结语

自2011年日本出现事故开始,发达国家的政府如美国,欧洲等国家都把日本的海产品作为了禁运对象,尤其美国还禁止日本的农作物如大米的进口。

不过我国目前仍然没有明确的禁止日本海产品进口,对于这件事我们不但要密切注意,而且也应该出台禁令以保障我国国民的健康。

参考文献

《十年之殇:日本核污水排海之争》

《日本核废水只能一排了之吗?》

《日本辅导核废水排海的违法性与周边国家的危机应对》  

《日本核能利用及核泄漏事件》

本文由“脑洞馆长”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转载、搬运,侵权必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