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长津湖》伍千里原型:22岁带队击垮美军,率部全歼“北极熊团”

原标题:《长津湖》伍千里原型:22岁带队击垮美军,率部全歼“北极熊团”

《长津湖》是一部规模宏大的战争历史片,就这场抗美援朝战争而言,堪称世纪之战。拿主席的话来说,这是打得一拳出、挡住百拳来,对于彼时的新中国而言意义重大。

那么,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原型是谁?这位是如何带领自己的连队配合主力部队,全歼了美军的王牌北极熊团?

后来媒体采访这位已经93岁高龄的他,依旧是身体健硕,对这一段战争经历记忆犹新。今天就来说说伍千里的原型李昌言老人和他的战斗生涯。

匆忙入朝夏装过冬

纵观三年多的朝鲜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五大战役,第一阶段是力求在运动中进灭敌人,直接效果就是把美军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 ,遏制住美军前行的步伐。

这其中包括五大战役,第一战役就是从东西两线主动出击,粉碎了敌人企图全面占领朝鲜的阴谋,遏制了朝鲜军颓废的局面。

第二次战役就是在特殊地区预设战场,主动把敌人引入预设的包围圈,而《长津湖》反映的就是第二战役的历史画面,也就是宋时轮的第九兵团在东线发起的运动战。

第三次战役基本上是在三八线附近的争夺,其中就有著名的上甘岭战役。这一阶段基本上是围绕着敌人先停火再谈判的企图,牢牢把美军摁在三八线以南。

第四次战役基本上就是坚守三八线的防御战,这其中就有横城一带的有节制的出击战,基本上是以防御为主。

战役的第二阶段基本是围绕着三八线的防御,也称之为第五次战役。这一阶段非常考量敌我双方的耐力,也就界定了南北朝鲜的基本格局。

客观一点来说,九兵团入朝作战是非常匆忙的,甚至连一个像样的战前准备、战前动员都没有,就更别说军备物资的装备,以至于有的部队还没来得及换装,就匆忙赶往战场。

宋时轮所在的九兵团,一直驻守在福建东南沿海,那里可是南方,战士们操练的时候还是穿着背心短裤。

随着中央一声令下,这支南方的部队立马坐着闷罐火车,马不停蹄来到纬度相差十几度的鸭绿江边。

原以为部队会在这里休整一周,换换装备,以便让南方来的战士适应一下东北的寒冷,没想到军委一个电话,九兵团只能连夜过江。

九兵团十万大军昼伏夜行,一路向东奔袭十几天,直接来到朝鲜的东北的长津湖一带潜伏下来。

彼时朝鲜战场可以分为东西两个战区,相比较而言,西线打得比较顺利,基本上稳住了之前颓废的局面。

然而美军凭借着东海岸输送兵力的优势,防线一直突入北朝鲜金日成的防区,这不仅限制了西线的发展,甚至威胁到金日成的后方基地临江。

这也就是为什么主席连夜召开政治局会议,急调远在南方的九兵团即时入朝参战,正是因为这样的态势,也就造成九兵团的装备满足不了实际的需要。

志愿军总部的意图是,九兵团作为“诱饵”“钓着”敌人的同时,在东线寻求战机。

而美军第一师和第七师凭借着精良的武器装备,气焰十分嚣张,于是九兵团决定拿这两个美军师开刀,籍以彻底扭转东线的战局。

于是九兵团长驱直入直插长津湖地区,截住美军陆战一师和七师的退路,来一个分割包围,尽可能消灭一师或者是重创七师。

其实,以游击战的方式,在绝境中寻求战机,在解放战争中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九兵团也有过成功的案例。

然而在朝鲜战场,九兵团乃至整个志愿军多了一项严峻的考验,这就是面对朝鲜特有的持续不断的严寒。

尤其是对于昨天还在南方气候下的指战员们来说,横跨十几度纬线,气温相差三十多度,这样的考量不亚于在火线上面对的生死抉择。

根据资料显示,九兵团战斗伤亡人数接近两万人,而因为冻伤直接减员近三万人,其中直接冻死的志愿军战士就高达四五千人,这个数字触目惊心。

这也就是后来宋时轮离开朝鲜的时候,专门下车朝着长津湖方向深深鞠了一躬,他这是在缅怀在长津湖阵亡的战士们的英魂。

在迟浩田将军回忆录中,曾详细描写过当时志愿军所面对的困境。当时他担任营教导员,全营上下只有他一个人没有被冻伤,其他的或多或少都有冻伤,看似小小的冻伤直接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

在长津湖电影剧本的编写过程中,基于战功卓著。人们选择时任27军80师239团2营4连连长李昌言作为生活原型,塑造了伍千里这样的人物形象。

谁曾想后来《长津湖》首映邀请李昌言观看,播放不到一半就起身离开,因为他身临其境,不由自主想起牺牲在朝鲜的战友们,实在是无法继续观看。

其实这也从另外的角度说明,《长津湖》这部电影还是比较真实再现了抗美援朝严酷的战争环境。

亲身经历感同身受

李昌言是山东荣成人,因为身材魁梧,敢于硬拼,不怕牺牲,得到上级的好评和重视。

入伍之后,更是积极参加各种集训,练就了一身的功夫,思想先进,22岁就加入共产党,在入朝前就担任27军80师239团2营4连连长。

1950年11月27日,李昌言奉命带领尖刀连直插美军一师与七师的结合部,而这里恰恰是美军最精锐的北极熊团团部所在地。

按照志愿军总部的战略意图,通过这样的大穿插大迂回,把一师和七师分割成不同的小块,然后各个歼灭。

这样一来,李昌言所带领的先锋连就像一把尖刀,狠狠刺向敌人的腹部,把一师和七师搅得天昏地暗,首尾不能相顾。

就在此时志愿军十万大军潜伏在长津湖附近,西侧是九兵团的20军,北侧是27军也就是李昌言所在的部队。

在李昌言尖刀连的冲击下,美军所谓的北极熊团首先乱了套,在他们认为,志愿军主力应该还在五百里之外的临江,这会突然冒出来这样一支十万大军,给他们打得措手不及。

搞笑的是,在李昌言连队的冲击下,美军的北极熊团很快坍塌,就连他们的团长也在乱枪下丧命,这也是开打以来志愿军直接摧毁的第一个团建制战斗单位。

也就是因为李昌言连队的英勇表现,不仅全歼了美军的北极熊王牌团,更是给一师七师之间撕开一条口子,造成这两个王牌师被一分七段,首尾难以相顾,七师的指挥系统全部被打乱。

后来李昌言的连队被总部誉为新兴里模范连,李昌言自己也荣立二等功,这也是他为什么被确定为长津湖的主人公原型的一个原因。

据资料报道,当时战事记者采访被围歼的北极熊团的士兵说,上帝给你一次惊喜,你最期望什么?这位士兵的回答仅仅两个字:明天!

不过想想也是,直面志愿军战士排山倒海的攻势,美国大兵只能祈求上帝能够赐予自己福音,这就是期盼能够活到明天!

尽管后来美军第一师趁第26军的增援迟迟未到之际强行逃逸,然而长津湖战役留给美国人梦魇至今没有醒来。

后来在检讨26军为什么迟迟不能及时增援这个问题的时候,主席和志愿军总部肯定了敌人的空袭的客观存在,也反映出当时26军的具体困难。

其实26军在刚起步的时候就被美军的空军给侦查到,于是一路走来始终处于敌人空军活力的打压之下,战后总结他们的损失甚至比20军他们还要惨烈。

当时26军作为总预备队驻扎在吉林的临江,虽说与鸭绿江只有一水之隔,美军空军日夜注视着26军的一举一动,88师刚进入朝鲜,就已经被笼罩在死神的翅膀之下。

资料显示,88师还没有见到美军的面,师部的战斗力就已经散失殆尽,在这个时候,即便是26军追上敌人,鹿死谁手还真难说。

在观看《长津湖》这部电影的时候,作为主人公原型的李昌言并不满意,因为在他看来,这个电影并不能真实反映当时的实战情况。

其实这也难怪,想要通过电影这种表现手法来真实再现战争的残酷,显然要求有点过高,也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在电视台采访已经是93岁高龄的李昌言的时候,这位尽管身体健硕,却依旧是深深怀念老四连牺牲的战友们。

至于谈到伍千里,李昌言淡淡一笑,他是他,我是我,我们不是一个人。当然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指望伍千里这样的人物刻画来彰显志愿军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艺术并不是历史,它仅仅是一种载体,一个窗口,一种艺术表达,需要人们通过画面的渲染来体味战争的残酷,感悟人生的价值以及对和平的追求。

其实我们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老是拿电影人物与生活原型相比较,尤其是把演员名字与饰演的人物相提并论,这实在是对历史的嘲弄和不尊。

结语

规模宏大的《长津湖》电影从一个角度彰显了抗美援朝这场战争的艰辛甚至是残酷,因而也就更加唤起人们对这场战争牺牲的志愿军战士的崇敬,伟大的抗美援朝堪称世纪之战,永远雕刻在人的心中。

2022年11月27日,老英雄李昌言离开人世,享年94岁。而李昌言他们的献身精神永远值得人们的纪念和崇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