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1989年东欧剧变回顾之一:波兰和匈牙利为什么最先倒下,原因何在

发生在1989年的东欧剧变,绝对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下面就按照时间顺序,给大家讲一讲这场剧变的详细经过。

(一)

东欧的剧变实际上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就埋下了伏笔。雅尔塔会议决定将东欧各国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允许苏联将这些国家变成自己的卫星国。而苏联也毫不客气,依靠着武力压迫,将东欧诸国统统变成了自己的附庸。这种做法,严重地践踏了东欧各国的主权,激起了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样一来,实际上就为四十年后的剧变埋下了伏笔。

在冷战时期,东欧各国普遍都出现了反对苏联统治的政治事件,像波兰的波兹南事件,匈牙利1956年的布达佩斯事件,以及1968年“布拉格之春”事件等等。与此同时,东欧各国在经济上还都普遍采用僵化的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各国普遍经济困难,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偏低,因此,东欧各国出事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1980年,波兰陷入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

波兰建国三十多年来推行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此时已经走进了死胡同。波兰的物资供应十分困难,国营商店的货架上空空如也,排队购物的长龙则有增无减,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衣食需求都已经难以有效保障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们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各种小规模的抗议和罢工事件不断发生,整个波兰变得山雨欲来风满楼。

7月1日,波兰政府宣布,将肉类价格上涨70%。这个决定犹如一颗火星点燃了遍地干柴,整个波兰迅速地动荡了起来。

8月14日这一天,波兰格但斯克市列宁造船厂一万四千多工人宣布罢工。罢工工人们推选出了自己的领导者,他便是莱赫·瓦文萨。

瓦文萨此时已经不是列宁造船厂的工人了,他早在1976年就因为组织罢工被开除了。但是这一次罢工时,瓦文萨主动回到厂里,勇敢地挑头站在最前列,结果一下子就成为了世界瞩目的风云人物。

瓦文萨此时只有37岁。他只有小学文化,是个电工。很多采访过他的外国记者都认为瓦文萨是个性情粗鲁、缺乏教养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头脑简单,根本就不是个合格的政治家。

尽管瓦文萨一身的毛病,但是此人就是有个傻大胆,到了关键的时刻敢于站出来。其他的人再怎么有才干,关键时刻没胆量出头,那就没办法了,那就只能眼看着瓦文萨呼风唤雨了。

瓦文萨站出来振臂一呼,结果群起响应。到8月16日,有21家国营工厂的工人宣布罢工。大家组成了联合罢工委员会,瓦文萨被推选为主席。

8月17日,罢工工人发表了21项要求。除了要求增加工资、降低物价等经济条件外,还提出了一些政治要求,比如成立独立工会,释放政治犯等等。

执政的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盖莱克被罢工闹得焦头烂额、手足无措。面对着声势浩大的工人群体,盖莱克只好以退为进,发表电视讲话,表示愿意接受工人们提出的经济要求,同时还建议开展政治协商。

8月31日,波兰政府副总理雅盖尔斯基代表政府来到了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与工人谈判。代表工人出面的又是傻大胆瓦文萨。

经过谈判,波兰政府答应了工人们提出的全部经济要求,此外还有一条政治要求也被接受了,那就是政府允许工人们成立独立工会。

(二)

9月22日,36个独立自治工会的代表聚集到一起开会,决定成立一个全国性的工会组织,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团结工会。瓦文萨被推选为团结工会的主席。

11月10日,波兰最高法院正式承认团结工会为合法组织,团结工会迅速发展壮大。当时波兰全国的人口只有三千多万,但是团结工会的会员很快就达到了一千万,成为了波兰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1981年九月,团结工会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瓦文萨再次当选为主席。他在会上发言说:“团结工会现在存在,今后仍将存在,不管什么人喜欢不喜欢。我们将会创造我们理想中的波兰。”

波兰发生的事情让苏联为之跳脚,克里姆林宫的首脑们一致认为波兰的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于是,莫斯科开始向着波兰施压,要求他们做出改变。在莫斯科的压力下,1981年10月,波兰统一工人党举行中央全会,对领导班子做出了改组,原国防部长雅鲁泽尔斯基大将成为了新的第一书记,执掌了波兰的大权。

雅鲁泽尔斯基上台后,很快就对团结工会变了脸色。1981年12月13日,雅鲁泽尔斯基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军管。

随后,以瓦文萨为首的数以千计的团结工会领导人及其骨干分子被逮捕,军队开始进驻各家工厂和矿山,罢工活动遭到禁止。1982年10月8日,波兰政府正式宣布取缔团结工会。

取缔了团结工会之后,苏联还出手帮助波兰渡过经济危机。尽管此时的苏联也不宽裕,但是做大哥也不能看着小弟有难不管啊,所以,苏联还是想尽办法挤出了一笔钱,作为贷款送给了波兰。此外,东德、匈牙利等国也跟着帮衬帮衬,就这样,波兰的经济状况开始慢慢改善了。

靠着大棒加胡萝卜双管齐下,波兰的形势逐步稳定了下来。团结工会变得销声匿迹,也没人再敢跳出来惹事了。

似乎一切都已经结束了,波兰今后就要风平浪静了。不过,身为波兰最高领导者的雅鲁泽尔斯基却是个十分精明的人物,从他后来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此人是深谙“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个道理的。尽管他是耍枪杆子的出身,但是他做事却从不赶尽杀绝,总是留有余地。

1982年11月,在波兰形势稳定之后,雅鲁泽尔斯基就把瓦文萨释放了,只是派警察秘密监控他而已。1983年7月22日,雅鲁泽尔斯基宣布取消紧急状态。随后,在三年的时间里,雅鲁泽尔斯基又将团结工会的在押人员全部分批释放。

雅鲁泽尔斯基为自己谋得了一条安全的退路。

(三)

到了1988年,波兰又开始动荡起来。

此时,戈尔巴乔夫掀起的“新思维”改革浪潮已经开始严重地冲击波兰的政治基础了,而与此同时,波兰的经济又开始陷入了困境。这一次,自顾不暇的苏联再也不会出钱帮助波兰了。波兰的形势岌岌可危。

而雅鲁泽尔斯基这时候也看明白了,他意识到苏联再也不会出手干涉波兰的内政了,于是,他就主动开始寻求变化,打算与团结工会妥协了。

1989年2月6日,波兰政府与团结工会之间的“圆桌会议”正式召开。经过了两个月的争执与讨价还价,双方最终于4月5日达成了方案,团结工会恢复合法化,而波兰的政治体制也开始向着西方的模式进行过渡。

4月17日,华沙地方法院宣布团结工会为合法组织。

6月,波兰举行大选,团结工会获得一边倒的胜利。波兰众议院161个席位全部被团结工会获得;参议院100个席位被团结工会拿到99个。虽然雅鲁泽尔斯基按照圆桌会议的协议当选为波兰总统,但是他已经没有办法再组织一个属于统一工人党的政府了。于是,雅鲁泽尔斯基只好提名团结工会的领导人之一马佐维耶茨基为政府总理,让他负责组阁。不过,按照圆桌会议的协议,国防部长和内务部长两个职务依然由统一工人党控制。

马佐维耶茨基上台后,波兰继续急剧地转变。波兰的国名、国徽、宪法、国庆节等等统统都被由团结工会控制的议会修改。

1990年1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宣告解散。7月,波兰政府进行改组,原统一工人党成员都被清除。

在这样的情况下,雅鲁泽尔斯基的总统宝座也坐不下去了,他被迫宣布辞职,提前举行总统选举。11月瓦文萨当选为波兰总统。波兰最后完成了转变。

瓦文萨当选为总统后,他的缺陷就暴露了出来。电工出身的他,对于治国理政这样的细活儿根本就不擅长。当时波兰面临着政治经济转型的重大课题,有许多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瓦文萨对此处理不力,结果导致波兰的经济形势更加困难,老百姓开始对瓦文萨怨声载道了。

1995年的总统大选中,瓦文萨连任失败,被迫下台。原波兰统一工人党出身的克瓦希涅夫斯基接任总统。此后,波兰的经济开始逐渐好转,各方面慢慢地走上了正轨。

瓦文萨退休后,在政治上就很难发挥作用了,只能靠着钓鱼来打发时光。而雅鲁泽尔斯基虽然一度要到法庭上受审,但是他那主动给自己留后路的政治智慧还是拯救了他。他始终都平安无事,日子过得也很逍遥,到了90岁的时候,居然还有能力搞婚外恋,勾引了一名50岁的女护士。

2014年,雅鲁泽尔斯基去世。

(四)

1956年匈牙利布达佩斯事件后,卡达尔·亚诺什在苏联的扶植之下成为了匈牙利最高领导人。他在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第一书记的宝座上一坐就是三十二年之久。

老卡为人精明,长袖善舞,对于各方面的利益都能很好的摆平,这是他能执政三十多年的主要原因。卡达尔特别注意发展经济,经济政策比较灵活,所以匈牙利的经济状况一直比较好,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比较高。在七十年代中期,匈牙利就已经达到了每千人拥有55台汽车、226台电视机、228台洗衣机、220台电冰箱的水平,在东欧国家中首屈一指。相对繁荣的经济让匈牙利保持了多年的社会稳定。

卡达尔为官清廉,不搞特权,家里的亲属都从事普通的工作,没有人跟着他鸡犬升天。

他平日里的为人则是十分的谦和、平易近人,完全没有什么官架子。他居住在平民住宅区的一个普通院子里,也没有什么警卫把门,任何人都可以敲敲门到他们家去做客。

卡达尔还允许新闻媒体以及文艺作品公开批评自己。有一次,一个匈牙利脱口秀演员在台上直接拿着卡达尔挖苦讽刺,卡达尔就坐在台下,他看了只是哈哈大笑,丝毫也不介意。

不过,卡达尔也有他的“禁区”,1956年的布达佩斯事件就是最主要的禁区,卡达尔绝对不允许人们讨论这个历史事件,甚至连提都不许提。还有许多其他的政治问题,老卡也是严格控制的。

时光荏苒、日月穿梭,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以后,老卡的日子就越来越难混了。

因为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来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很多政治历史事件都开始被重新评价,老卡捂盖子的做法变得越来越不得人心了。

另一方面,老卡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对于处理复杂的政治问题他已经力不从心了。

1988年5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次会上,卡达尔被选为主席,但实际上就是个荣誉职务。第一书记的职务改由格罗斯·卡罗伊担任。

卡达尔的隐退,让匈牙利的政治变革的帷幕正式开启。

(五)

1989年1月28日,在第一书记格罗斯出国访问之际,匈牙利政府的国务部长波日高伊·伊姆雷忽然对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谈话,称1956年的布达佩斯事件是一场“人民起义”。这一表态登时就震惊了全国。

2月1日,中央书记卢卡奇表示:波日高伊的谈话只代表他自己,匈牙利社工党对布达佩斯事件的态度没有改变。

如此一来,所有的人都意识到: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内部已经开始分裂了。

第一书记格罗斯急匆匆赶回国内后,很快就决定召开中央全会来解决党内的分歧。

布达佩斯风景

2月10日,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召开中央全会,开始讨论1956年布达佩斯事件的评价问题。会上左右两派争执激烈,最后勉强达成妥协,通过了一个决议,称1956年的事件为“一次真正的人民起义,但是也有反革命分子参与”。

不过,会议还通过一项决议,称匈牙利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多党制的手段实现“政治体制多元化”。

这次全会之后,匈牙利就陷入了政治动荡之中。匈牙利社工党的党员纷纷开始退党,社会各种政治组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整个社会已经逐渐脱离了政府的控制。

社会上要求为1956年的匈牙利领导人纳吉平反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要求卡达尔为当年的事件承担责任的人也越来越多。

1989年5月,匈牙利社工党免去了卡达尔的主席职务。5月底,为纳吉恢复名誉。6月16日,匈牙利全国举行隆重仪式,为31年前的这一天被枪毙的纳吉·伊姆雷举行国葬。

1956年纳吉被审判

在为纳吉平反的同时,匈牙利还打开了自己与奥地利边境的封锁线,允许本国国民自由进入西方国家。如此一来,不仅匈牙利人开始出国,而且捷克斯洛伐克与东德的百姓也开始借助这条通道投奔西方。特别是东德,借道匈牙利去西德的人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了柏林墙的倒塌。

7月6日,重病缠身的卡达尔在忧心忡忡之中离开了人世。他死后,社工党内的左派势力更加被削弱,已经无法抵挡右派的进攻了。

10月6日,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召开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果大会开成了“分裂的大会、失败的大会”。在会上,右派代表公然宣布与党分裂,整个社工党分裂成了七个派别,后来又变成了九个派别。

代表右派的“改革纲领派”与“人民民主纲领派”联手,正式宣告成立“匈牙利社会党”。

10月18日,匈牙利国会通过修改宪法的决议,决定实行多党制。19日通过新的政党法,随后,各种政党就纷纷涌现了出来。

1990年3月5日,匈牙利开始举行首次国会议员选举。中间派的“民主论坛”获得了165个议席;右派的“自由民主战士联盟”获得92个议席;从社工党分裂出来的匈牙利社会党获得了33个议席,而原来的执政党社会主义工人党一个议席也没有得到,被逐出了政坛。

5月2日,新的匈牙利国会举行首次会议,会上选举“自由民主战士联盟”的领导人根茨为国会议长,同时代理匈牙利总统。根茨是1956年时期的老反对派,曾经被判处过无期徒刑。他成为临时总统后,就授权“民主论坛”的领导人安托尔组阁。随着安托尔的上台,匈牙利正式完成了政治体制上的转变。

以上便是波兰、匈牙利两国在东欧剧变中的经历,其他数国的故事将在后面的文章里为大家讲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