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国军兵力是怎么算到80万的

目前的说法是淮海战役我军60万对80万,国军真的有80万吗?我方当年的原始资料是怎样的呢?

一、总兵力情况:淮海战役进行一周之后,军委有通报称,国军投入21个军连同特种兵和非正规军共40万兵力。此时没有计算的也就是黄维兵团和54,39军。黄维兵团不超过12万,54和39军不超过5万。

军委通报

二、敌军兵团兵力情况。华野司令部总结,列出的敌军兵力,黄伯韬兵团4个军6万余人(25,63,63,100军,不含后面编入的44军),邱清泉4个军(5,74,70,12军)7万5千人,从徐州撤退时72军编入邱清泉兵团,72军的编制数为19841人。

华野司令部总结材料

从上面材料看,国军兵力很难达到80万,当年既不可能有主席说“60万对80万,一锅夹生饭,也要把他吃下去”,也不可能蒋介石说“80万对60万,优势在我”。最后为何认定国军为80万呢?我认为有如下原因:

一、国军第一绥区部队(第4,21,51,123军)和华中第20,66,28军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我方依然认为是对淮海战场造成威胁的兵力,因此,计入了国军的总兵力。

二、国军9绥区转移和徐州撤退时,均有大量的非战斗人员随行,在作战过程中,国军将大量人员编入了部队,因此,均计算为歼灭兵力,有点类似我军47年攻击四平时判断国军兵力为1.8万,但陈明仁整军备战,编入了大量的人员后使兵力达到3.5万。因此,才会出现淮海战役我军掌握的敌军兵力数和最后的歼灭数之间的巨大差距。

三、根据作战歼灭55.5万战果再加全身而退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兵力再加第一条的兵力量,倒推得出国军80万兵力的结论。

而国军实际加入淮海的兵力量是多少,大家看了资料心里应该会有结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