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隼"式战斗机,中低空域的危险杀手,火力和防护略显不足

原标题:二战日军"隼"式战斗机,中低空域的危险杀手,火力和防护略显不足

【军武次位面】作者:FriedrichLau

日本中岛Ki-43"隼"战斗机是二战期间日本陆航装备的一种空优螺旋桨战斗机,尽管提升了近距格斗急需的小转弯半径和高爬升速度,但却以牺牲火力和战场生存能力为前提,该机是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在争夺东南亚地区,夺取战场制空权的主力战机,共计生产了5919架,是二战期间日军产量仅次于零式战机的战斗机。

▲存放于俄罗斯莫斯科伟大卫国战争博物馆的一架日军中岛Ki-43战斗机

▲螺旋桨及发动机细节

美军将该型战机称为“奥斯卡”,同时由于常常被美军飞行员误认为是零式战斗机,因此又有“陆军零式”的绰号。该机的设计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39年1月的原型机测试结果表明,该机计划提升的机动性远不及九七式战斗机,因此为了修正这一问题,日军于1939-40年间持续展开了相关改进工作,在先后制造了13架原型机,在进一步提升了飞机的机动性后,中岛飞机公司最终被获批将该机投入生产,即Ki-43-I型战斗机。

▲中岛Ki-43隼式战斗机的正视图

▲Ki-43的驾驶舱,摄于1944年

▲1943年,一架被美军缴获的中岛Ki-43-I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布里斯班上空飞行

Ki43主武器包括两挺12.7mm口径的Ho-103重机枪,拥有自封油箱和保护飞行员的防弹装甲。由于飞机的重量较轻,在中岛Ha-25发动机的加持下,Ki-43-I具有优良的操控性和爬升率,最高留空距离为13160英尺(4000米),最大飞行速度达308英里(495公里)/小时。随后该机的改进型Ki-43-II在1942年2月完成了首飞,并换装了中岛Ha-115十四缸风冷径向航空发动机,新增了炸弹和油箱挂架,其最高飞行时速也提升至333英里(536公里)/小时,爬升率达到390.0英尺(119米)/分钟,随后这种改进型号于1942年11月在中岛的大田市工厂开始批量建造。

▲1945年9月,停放于距拉包尔瓦纳坎努机场的6公里的茂密丛林中的一架日本中岛Ki-43-I战斗机

▲中国空军缴获的中岛Ki43-II战斗机

▲12.7mm Ho-103重机枪

▲停放于美国皮马航空航天博物馆的一架中岛Ki-43-II

作为日军陆航大量装备的一款战斗机,首支装备该机日军部队的为第59飞行战队,于1941年10月29日首次在我国衡阳地区投入作战。随后,该机的作战轨迹遍布日本本岛,中国,马来半岛,缅甸,菲律宾,新几内亚以及南太平洋诸岛。起初,该机在马来亚,荷属东印度群岛,缅甸和新几内亚的空中取得了一定优势,而薄弱的对空火力使得该机在面对美军战机的时候经常难以穿透美机的装甲,贫弱的防护也使其战场生存能力堪忧。

▲中岛Ki-43战斗机

▲1945年,在菲律宾吕宋岛的克拉克机场被缴获的一架Ki-43战斗机

▲1944年6月14日,在战场上被俘的一架Ki-43战斗机

从1944年10月到12月,共计17架Ki-43被击落,但是这段期间该机共取得了25个击落战果,其中包括C-47、B-24解放者、喷火式、英俊战士、蚊式、F4U海盗、B-29超级堡垒、F6F地狱猫、P-38和B-25等各类轰炸机、战斗机、运输机。在战争末期,这种战机也难逃被改装为神风特攻机的命运,成为了许多基本毫无驾驶经验的年轻飞行员最后的坟墓。

▲美军缴获的一架Ki-43-II,摄于1944年

▲Ki-43战斗机

▲1943年,停放于澳大利亚在昆士兰州布里斯班的一架日本中岛Ki-43-I战斗机

▲中岛Ki43-II战斗机

▲中岛Ki43-IB战斗机前视图

▲迷彩涂装的Ki-43战斗机

▲二战结束后的一个日军陆航基地

▲加藤隼战队的Ki-43战斗机,该战队以第四任队长加藤建夫的名字命名,死后为日本军国主义大肆宣扬的所谓“军神”

▲被中国军队缴获的一架Ki-43战斗机

▲1943年,一架美军缴获的中岛Ki-43-IB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布里斯班起飞

▲Ki-43战斗机

▲Ki-43战斗机

▲1943年,在西南太平洋群岛坠毁的一架中岛Ki-43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