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普京主动邀美军进驻中亚?美俄在中亚一向对立,普京打什么算盘?

原标题:普京主动邀美军进驻中亚?美俄在中亚一向对立,普京打什么算盘?

美俄关系向来被人关注。最近俄媒的一个报道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近日美国宣布要从阿富汗地区撤军,但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并不会消失。美国也盘算着要以其他方式影响中亚局势。而俄罗斯也致力于在中亚地区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令人惊讶的是,据俄媒报道,莫斯科方面不仅不反对美国在阿富汗周边的中亚国家设立军事基地,而且还主动邀请美国军队进驻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基地。

面对此消息,克里姆林宫方面在7月19日的记者会上作出了回应。俄罗斯总统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述,在之前的“拜普会”上,普京确实就阿富汗局势、美国撤军等问题与拜登进行了磋商。

同时佩斯科夫强调,现在无法证实,也无法否认普京曾提议要让美国军队驻进俄罗斯在中亚的军事基地的消息。

显然,佩斯科夫抱着无可奉告的态度,但是又传达出了一个讯息,那就是俄方正在酝酿这方面的事宜。

俄罗斯为何会突然对美国“敞开善意的大门”?俄方酝酿此事的目的何在?这样做对美俄以及中亚国家又有什么影响?

这还得从美俄在中亚地区的博弈开始说起。

1. 纠缠的过往:美俄在军事上的博弈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以反恐的名义,确保了自身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在此之后,美国便向中亚各国租借机场,并在机场附近修建军事基地。

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境内均有美国修建的军事基地。

而俄罗斯也一直在军事方面和美国较劲儿。

最直观的例子是2003年俄罗斯租借吉尔吉斯斯坦的坎特机场一事。

2003年7月,普京总统出席了吉尔吉斯斯坦坎特机场的成立仪式,坎特机场也就正式由俄方使用。

令人瞩目的是,在坎特机场35公里外,正是美国的军事基地——玛纳斯机场。尽管俄方声称借用坎特机场是为了维护中亚的安全,但很明显还包含着监视和牵制美军在中亚势力的意味类。

除了修建自己的军事基地,美俄还积极在向自己在中亚的“盟友”提供军事援助。

2002年,美国与哈萨克斯坦签署协定,哈方允许美军飞机在哈的机场紧急降落,作为回报,美国会向哈萨克斯坦提供5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

俄罗斯方面,俄罗斯在2001年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联合,成立了中亚联合快速反应部队。俄罗斯与中亚各国一同培养军官和军事人才,成员国还可以用低价购买俄罗斯的武器装备。

从之前的美俄博弈可以看出,美国和俄罗斯可以说是站在对立面,且互不相让,你修一个军事基地,我就紧跟着开展一次军事合作。两个国家都在互相牵制对方在中亚的势力,并及时扩展自身在中亚的影响。

2. 大国博弈的背后:美俄争夺中亚的原因

对于俄罗斯来说,重视中亚地区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第一,俄罗斯将中亚地区视作俄罗斯的“保护带”。中亚地区起到了缓冲俄罗斯与土耳其,也就是曾经的奥斯曼帝国之间紧张的地缘关系的作用。

同时,中亚还将日益被塔利班控制的阿富汗以及快速崛起的中国同俄罗斯隔离开来。

这些地缘政治关系,就决定了中亚地区能为俄罗斯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第二,俄罗斯与中亚各国有着深刻的经济联系。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依旧实行着苏联时期的按照生产专业化而建立的经济体系。所以俄罗斯与中亚各国在经济上相互补充,互为依存。

实际上,俄罗斯有相当多的大型企业需要中东国家生产的基础原料才能开展基本的生产,也这样是俄罗斯不能放弃自己在中亚的地位的重要原因。

第三,出于民族主义的考量,俄罗斯有保障同一民族安全的需要。中亚地区有着许多俄罗斯族的居民,俄罗斯政府认为有责任要负责俄罗斯族公民的安全,所以俄罗斯也不得不重视中亚地区。

对于美国来说,中亚大陆处于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美国如果获得中亚地区的主导权,便可以实现北约东扩、牵制俄罗斯、中国,左右阿富汗的利好。

从经济上说,中亚和里海拥有着丰富的世界能源,这就美国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但是美国在中亚的争夺远不只这些国内因素。美俄国际秩序、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分歧。

总的来说,美国与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势力状况不相上下。

如果单从原因来说,俄罗斯没有理由邀请美国进入俄罗斯在中亚的军事基地。

所以俄罗斯的这步棋,就不得不考虑当今的美俄关系和俄罗斯内部状况了。

3. 俄罗斯的难题:国内与外交之间的平衡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7月19日的战略发展和国家项目委员会会议上表示,2021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速大约为4%,但国内仍有大量未解决的问题,包括环境问题、数字化转型问题、道路问题等等。

一句话,这些问题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解决。

虽然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实现了正增长,但是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已经经历了三次经济危机。

这三次危机使得俄罗斯的经济处于疲软状态,俄罗斯经济总量从苏联解体时占美国的30%以上,到近几年的20分之一。

俄罗斯经历的第三次经济危机,不仅是由国内经济产业结构和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地缘政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014年,俄罗斯卷入乌克兰的冲突,导致了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随后立刻对美国采取了反制裁。

这也就造成了俄罗斯的尴尬境地。

首先,俄罗斯的此次经济危机有着地缘政治因素,所以俄罗斯不得不在外交方面更加谨慎。

其次,俄罗斯因为国内经济结构不科学等等问题,使得俄罗斯在外交方面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毕竟高额的军事援助费用还得由国内经济创造。

另一方面,俄罗斯和美国之前一直处于一种冷和平的状态。俄美一直在进行着局部的、有节制的战略竞争。同时,俄罗斯虽然不如前苏联,但在这种尴尬境地下,俄罗斯依然在追求着某种形式上的战略平衡。

4. 邀请美国的背后:俄罗斯的退让与坚持

回到这件事情上,按照先前的分析,俄罗斯应该不会主动邀请美国进入对俄罗斯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军事基地。

那么历史上,美国和俄罗斯历来不合吗?俄罗斯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才会真的与美国交好呢?

美国与俄罗斯主要有两次的交好。

第一次是在一战时期,当时的俄罗斯推翻了沙皇的统治,建立了临时政府,这也使得美国决定支持一战协约国。美国和俄罗斯开始了短暂的蜜月期。

第二次是在二战时期,作为阵营中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美国和苏联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和苏联可以说是并肩作战,共同合作结束了这场灾难战争。

但是这次,俄罗斯邀请美国,是有着成为亲切战友的意思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首先,如今的美国和俄罗斯的意识形态已经各异了。实际上,一战后不久,苏联就爆发了十月革命,意识形态的不同使得美国不得不重新思考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

其次,二战时期,俄罗斯之所以能与美国成为盟友,那是因为有着共同敌人——法西斯主义国家,所以美俄才能携手,结束战争。但以目前的国际局势,俄罗斯并没有和美国进行深度合作的必要。

既然如此,那么俄罗斯的这步棋或许就是在试探了。这步试探中包含着俄罗斯的妥协与坚持。

说是妥协,那是因为目前美俄关系较为紧张,俄罗斯此举主要是想缓和美俄关系。

俄罗斯与美国在乌克兰、人权、干预选举等问题上有着明显分歧。

今年4月,美国政府以俄罗斯干预美国选举等为由,宣布对俄实施大规模制裁,同时还驱逐了10名俄外交人员。5月,俄罗斯政府就宣布将美国列入俄不友好国家名单。

不久之后,美俄领导人会晤。这就表明美俄双方有相互交涉的愿望。别忘了,俄罗斯的第三次经济危机就是从美国制裁开始的。

于是普京就想在“拜普会”上拿出点诚意,邀请美国进入俄罗斯在中亚的军事基地,以此缓和美俄关系,缓解国内的政治经济压力也是在所难免的。

可以说,这就是普京让步的地方。

当然了,俄罗斯也没有那么软弱。毕竟就算俄罗斯不邀请,凭美国的军事实力,美国也会在中亚逐步扩大自己的影响。

那么还不如俄罗斯主动邀请,这样反而方便俄军监控美军在中亚地区的动向。

但是毕竟美军没有那么容易监控,所以这更多的还是体现普京的无奈吧。

那么为什么说此举又体现了俄罗斯的坚持呢?显然,克里姆林宫方面只给出了模棱两可的答案。这个模糊,就包含了俄罗斯的坚持。

一方面,俄罗斯在中亚地区有着巨大的优势。从18世纪算起,苏联已经统治了中亚地区两百多年。现在的中亚各国与俄罗斯有着很强的历史连接与文化连接。

中亚许多国家使用俄语,中亚有许多俄罗斯族的公民,中亚与俄罗斯的经济往来更是密切。历史原因使得中亚地区的国家也更能接受俄罗斯的文化与价值理念。

这是俄罗斯无妨放弃自己在中亚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既然已经是“半个自己人”了,那就没必要再和对方交恶了。

另一方面,俄罗斯方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是因为美国后续的操作与态度并不符合俄罗斯的预期。在美俄首脑会晤召开前不久,美国就宣布将取消对俄德两国相关公司和个人的制裁,得到两国积极回应。

但是在“拜普会”结束后 ,对于“北溪-2”项目美国仍然是反复无常。

所以,克里姆林宫方面对普京之前“承诺”的模糊处理,也是向美国发出一个信号,俄罗斯不可当“冤大头”,俄罗斯必须看到美国的诚意才能与美国在中亚事务上进行合作。

如此看来,俄媒所说的俄方邀请美国驻军俄在中亚的军事基地,表达的是一个诚意,也是一个让步。而克里姆林宫方面的回应,展示的就是俄罗斯的底线与尊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天津市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