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亮剑》背后的真实历史:“李云龙”歼灭日军观摩团,这场神奇战斗的原型人物是谁?

本文授权转载自档案春秋 ID:dacqbjb

电视剧《亮剑》中

有这样一次神奇的战斗

八路军386旅独立团团长李云龙

偶然发现日军观摩团车队

果断决定打击

当即歼灭日军百余人

其中包括多名高级军官

《亮剑》剧照

而在八路军386旅

真实的抗战史中

可以找到这段故事的原型:

发生于1943年的——

韩略村伏击战

此战一举击毙日军近200人

其中一名少将、六名大佐

而八路军损失很小

堪称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经典之战

《亮剑》剧照

韩略村战斗的幕后功臣

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

屡出奇兵、立下赫赫战功

以作战和情报而著称的“两栖将军”

——任386旅旅长的陈赓

386旅旅长陈赓(右)和参谋长周希汉(左)

从黄埔军校到南昌起义

从上海的中共中央特科

到八路军第129师386旅

从解放战争到朝鲜战争.....

他的传奇不胜枚

值此陈赓诞辰120周年之际

谨以此文纪念这位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

制胜、以少胜多战例

戎马倥偬、一生征战的“开国大将”

陈赓(1903.2.27—1961.3.16)

关于韩略村战斗,历史文献中有着这样的记载:1943年10月, 日伪军二万余人,对太岳根据地进行扫荡。日军从各处调集军官组成观摩团来太岳战地观战,这批军官在路途中突遭我军伏击于临屯公路之韩略村除了三人逃脱以外,其余均被歼灭,其中有少将一名、大佐六名。

这场战斗的背后,还有一个谜团——这是偶然发生的“遭遇战”吗?

其实,这是一场由八路军386旅陈赓旅长一手导演的伏击战。陈赓在日军中埋伏了一个情报小组,提前侦获日军车队出动的准确情报,命令王近山率16团预先设伏,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由于保密的原因,这方面的情报工作长期没有披露,以至于一些军史文章也把这次战斗当成了遭遇战。

部署情报网

抗日战争时期,陈赓任386旅旅长兼太岳军区司令员,在山西敌后作战。这里的作战环境非常复杂,敌军有日军和伪军,友军有中央军和晋绥军。日军不仅军事实力强,间谍活动的能力也很强。一方面对八路军严加扫荡,另一方面秘密拉拢阎锡山的晋绥军。重视情报工作的陈赓,一方面指挥军事作战,另一方面抓紧秘密情报部署。

抗战时期的陈赓

秘密战争需要的是长期准备。抗日战争初起,陈赓就着手布置情报工作。1940年6月,共产党员陈涛所在的晋绥军部队,被日军收编成了伪军。陈涛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就地潜伏。能文能武的陈涛得到日军器重,身居要职、手握兵权之后,打算率部起义,把部队拉出临汾城。但时任八路军太岳军区司令员的陈赓却不同意陈涛的起义计划,他认为侦察敌人内部的情报比率领几百人起义重要得多,要陈涛继续潜伏,等待时机。

位于山西省沁源县的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陈赓又精心设计,围绕陈涛建立一个情报站,特派朱向离潜入临汾就地领导。陈涛把朱向离安插在晋南纺织厂当经理,这个工厂又掩护了一批秘密情报员。临汾情报站不断送出情报,导致日军扫荡总是找不到八路军。驻守临汾的日军六十九师团见此情况,打算吸收熟悉当地情况的特务。

1940年代临汾县城

这时,陈赓出手了:安排伪军司令陈涛积极靠拢日军特务,主动提供八路军的情报。日军得到陈涛的情报,暗夜出城,突然袭击,果然发现八路军的驻地,此时八路军虽然已逃脱,但日军逐渐信任陈涛,让陈涛出任日军特务班长。陈涛的特务工作相当出色,日军的情报文件里八路军内情不断增多。其实,这些都是陈赓提供的假情报。

陈赓不仅使用情报员,更爱护情报员。朱向离和陈涛在临汾城里搞情报,都有公开的社会身份。陈赓安排,让朱向离的女儿朱烨丽和陈涛的妹妹刘乡也进城,这样就像个普通家庭。陈涛在临汾城里颇吃香,又没有结婚,许多富贵人家都想同他结亲,甚至还有汉奸特务上门。为了更好地掩护陈涛,组织上安排了年轻单纯的李敏与他相识。不久两人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陈涛与李敏

为了减除潜伏同志的后顾之忧,陈赓又把朱向离的女儿和儿子接到延安,就读十八集团军子弟学校。每到周末,总是把这两个孩子接到陈赓在延安的家,陈赓和夫人傅涯就是孩子的爸妈!朱向离的女儿朱烨丽长大了,陈赓又亲自过问她的婚姻大事......曾任临汾旅政委和60军政委的彭勃(朱烨丽的丈夫),年近百岁时回忆起这段往事,还感念着陈赓。

朱向离

奇袭观察团

陈赓对临汾情报站的精心维护,终于有了大用处。

1943年夏秋,日军对八路军太岳区发起“铁滚大扫荡”。临汾情报站接到紧急任务——侦察敌军的扫荡计划。

陈涛接到陈赓托交通送来的假情报后,立即亲自送往日军司令部。原来,陈赓得到临汾情报,已经提前把部队调出日军的包围圈,现在又想通过假情报将日军引入我军的埋伏。陈涛进入日军参谋部,在情报室的墙上看到那幅“龙虎地图”,上面标明的两军部署又有了新的变化。

陈涛要找的加藤大尉不在,碰到个日本军官丸山,那人无意中向对陈涛透露:北平来了个士官学校参观团,一百多人后天去前线参观,加藤大尉正忙着接待这个参观团。陈涛乘机打听这个参观团,得知这些学员都是从部队选拔出来准备提拔的士官,东京大本营非常重视,特别派来高级军官现场教学。

陈赓(中)在延安中央党校与莫文骅(右)、陈郁在一起

朱向离和陈涛等人聚会研究,认为敌人已经上了假情报的当,准备拿一场重大胜利来现场教学邀功请赏。这时加藤要求陈涛派人出城侦察,保证参观团的出行安全。于是就有这样一幕:八路军临汾情报站的交通员,拿着日军情报官开具的通行证,出城给八路军送信。

陈赓接到这份重要情报,立即电令第二分区司令王近山布置十六团伏击,要求“速战、速决、速离”。王近山查看地形,选择在韩略村伏击。这里虽然离敌人据点很近,但沟深坡陡便于伏击。

韩略村伏击战示意图

10月24日,参观团进入伏击地域,十六团先敌开火,打掉头尾两辆汽车,堵住车队前进后退的道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打扫战场发现,尸体中有多名大佐,为首的是服部直臣少将。

陈赓设计的韩略村伏击战,是情报运用于作战的杰出战例。中央情报部特别致电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政委薄一波,表彰临汾情报站。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在头版表彰这次“临屯公路上的伏击战”。

陈赓善打聪明仗的故事很多很多,可是,那韩略村战斗背后的秘密,却长久没能披露。直到陈赓去世多年以后,曾任太岳军区政委的薄一波派人找到陈涛,陈涛按照组织的要求写出回忆临汾情报站的文章。而这段秘密真正被世人广为知晓,已是2007年了。那一年,韩略村战斗已经过去64年,陈赓逝世也已经46年。

韩略村伏击战遗址纪念碑

在山西敌后抗战,陈赓非常重视对日本的秘密情报工作,不仅在驻地附近的临汾设立情报站,还在长治、太原,都设立了秘密情报站。山西的敌军动向,陈赓总是能够提前侦获。阎锡山部队与八路军摩擦,甚至秘密勾连日寇,这些行为陈赓也能及时揭露。

陈赓就是这样一个情报意识特别强的将军,所以一旦亮剑,必刺要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及“圈阅”公众号观点。 文中所用图片来源于原微信号及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即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