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19日报道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2月13日刊发题为《战略和力量部署失误的原因:没能理解围棋模式》的文章,作者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准将吉斯·霍尔库姆。全文摘编如下: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长期战争”之后,美军正尝试向印太地区的重大战略转移。与此同时,政治领域中的新孤立主义,以及非军事和军事计划之间的资源配置使人们产生一些疑问,包括美国在世界上的定位问题,以及如何在战略手段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战略目标的问题。
毫不奇怪,国内政治、新冠疫情和经济问题已经消耗了很多注意力,并导致我们将大部分注意力转向国内。
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军事存在的减少,许多国家和非国家组织正在进入由此产生的真空地带或它们以为的真空地带。
美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坚信任何东西都可以通过更多和更好的技术手段进行提高。美国对待战争的态度无疑也是如此——以技术为核心,甚至到了以技术推动战略制定的地步,而不是以战略为导向。这一点在印太地区最为明显。
所有这一切都指向一个问题,即在多极化的全球动荡中,美军尤其是海军将如何重塑自己。我们目前面对的不是一个令人感到欣喜的局面。“遏制”这样的旧战略词汇正在被装扮成新词,还被贴上“现代化”的标签。自欺欺人的陷阱主导着威慑力评估,各种技术正被视为挽救美国能力衰减的灵丹妙药。
美国可以为冷战期间遏制苏联的构想及其成功实施感到一点自豪。但是,如果美国一直不能理解中国的遏制观,就会冒狂妄自大的风险。中国的遏制观深植于中国文化,而且比当前的西方思维要细致和微妙很多。
要解释中国更为精妙的遏制战略,一些分析人士往往借用一种中国游戏——围棋。与西方更多的直接对抗不同,围棋玩家首先寻求在整个棋盘上建立强大的结构,然后从多个位置削弱和压制敌人。更好的玩家通常避免正面接触,更倾向用反威胁来应对威胁。
以围棋模式观察中国在全球的行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美国当前对第一岛链的关注表明,美国意在采取直接遏制的方式,但中国正在采取一种更间接的方式,在全球发展多种影响力结构。
虽然美国政治领导人大谈在国际安全问题上采取“全政府”策略,但很难付诸行动,可是中国已经在利用美国军事存在的缺失和能力方面的疏漏,采取这种全面行动。
此外,我们还需要留意中国在其他领域构建的围棋模式,如网络、关键原材料、信息、太空和芯片产业等领域。
中国在海外影响力的壮大将继续凸显我们在快速、果断和协调一致行动方面的匮乏。而要想维持更开放和更自由的全球秩序,我们就必须采取行动加强美国的军事存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局势和长期战争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制造了中国和其他国家可以利用的影响力真空。减少对全能海基部队的投入恰恰是在错误的时间撤掉了潜在的强大棋子。更糟糕的是,为了达到直接遏制的目的,在某个特定地区建立一支孤立的特别力量,这恰好是针对错误对手的错误战略。我们需要放弃直接的、以技术为核心的遏制战略,制定一套更加复杂的全球战略,重视多领域、多极化的影响力结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