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红军时期的师长,获得3枚一级勋章,55年为何只授大校?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55年大授衔,有三位红军时期的师级干部仅授大校军衔。

当时共设立了三种勋章,即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这三种勋章分别对应三个历史时期,也就是土地革命(红军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每一枚勋章,又划分为三个等级。

在64万参与评衔的将士中,获一级八一勋章的178人,其中大校仅3人:罗厚福、辛世修和周时源;一级独立自由勋章313人,其中大校仅5人:王作尧、尹先炳、张维翰、罗厚福和方子翼;获一级解放勋章993人,其中大校包括罗厚福、尹明亮、吕黎平等100人。

同时获得三个一级勋章只有144人,包括10元帅、10大将、47上将、59中将、15少将,以及1位开国大校,就是罗厚福。另外还有2位转入地方没有评衔,就是海南的冯白驹和抗联的周保中。

按常理,获一级八一勋章的老红军革命20多年,怎么也会被授予将军军衔。罗厚福、辛世修和周时源都获得了一级八一勋章但都被授予大校,罗厚福还获得了三个一级,为何也仅授大校?

一级八一勋章

一、罗厚福:从一级到一级,再到一级

按照大授衔时,三个一级勋章的认定条件:

1、一级八一勋章,红军师级及相当于师级以上干部;

2、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八路军(新四军)旅级及相当于旅级以上干部;

3、一级解放勋章,解放军军级及相当于军级以上干部。

罗厚福在红军时期的最高职务,是游击师的师长。

罗厚福出生于“第一将军县”湖北红安,这里走出了62位开国将军,包括陈锡联、谢富治、韩先楚、郭天民、周纯全、王建安等6位开国上将,王近山、刘昌毅、秦基伟、张仁初等12位开国中将,以及44位开国少将。还有230位没有参与评衔的将领,包括董必武和李师长。

在黄麻起义的影响下,20岁的罗厚福参加了鄂东北的赤卫队,第二年参加了红军。

从游击师的战士、连长、营政委一直做到游击师师长。红军主力长征以后,罗厚福带着这支千左右的游击师坚持3年游击战,被后来新四军5师的李师长誉为“大别山的一面旗帜”。

抗战时期,罗厚福任新四军5师14旅旅长、一分区司令员。解放时期,任鄂西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司令员是开国大将王树声,第一副司令是开国中将刘昌毅,第三副司令员是开国中将张才千。

开国中将张才千

二、“三个一级”仅授大校的两种说法

解放武汉以后成立的湖北军区,和1957年的“湖北省军区”不同。

当时的湖北军区相当于“兵团”级别,军区司令员是大将级别的李师长,副司令员也是后来的开国大将王树声和开国上将王宏坤,作为军区副参谋长、副政治部主任的罗厚福,妥妥的正军级。

如果是这样的定级,1955年9月罗厚福至少应是少将军衔。

但是,1952年开始的军衔评级,罗厚福仅被定为正师级,授衔时对应大校军衔。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才导致一个正军级干部被降职为正师级,与将军擦肩而过?

一种说法,是军功不够。罗厚福在红军时期,一直是偏师做一些牵制工作。抗战时期,短暂任14旅旅长后就到了地方军区。解放时期,任湖北军区副参谋长、政治部副主任,实际是副军级。

第二种说法,是建国初期“非法集资”给单位创收,还接受一位被当地政府处分的保长当工人,从而被组织做出降职处分。还有第三种说法,罗厚福利用职务便利帮助岳父贩卖大烟土,被组织处分。要不是老领导李师长说清,罗厚福授衔的资格也被取消了。

不管哪一种说法,罗厚福最终被授予大校。直到1961年,才被晋升为少将。

开国大校罗厚福

三、幸世修:从一级到二级,再到二级

获得一级八一勋章的第二位开国大校,是屡次重伤的幸世修。

辛世修是江西南康人,15岁参加了红军,先后担任通讯员、班长、排长。从红军大学毕业后,升任红九军团3师8团政委。湘江血战后,辛世修任团政委。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红九军团随红四主力南下,后改编为红94师,幸世修任政委,师长是开国中将萧新槐。1936年1月,辛世修升任红32军政治部主任。

红九军团随红四南下的这段经历,对辛世修以后的评衔多少有些影响。

全面抗战时期,辛世修曾任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巡视团主任、干部科科长,团长是开国中将文年生。辛世修作为独1旅副政委参加了齐会战斗,战斗中身负重伤,后任独1旅代政委。

1946年5月,幸世修在冀热辽军区发动的古山战役再次身负重伤。

解放时期,多次重伤让辛世修失去了重返一线的机会,后调任四野铁道兵团参谋处长,又改任训练管理部行政副处长,建国后到了军医大学任物资保障部部长。1952年定级正师,1955年授大校。

辛世修红军时期是副军级,但由于伤病影响了抗战时期和解放时期的发挥。

开国中将文年生

四、周时源:从一级到二级,再到三级

罗厚福三个时期一如既往稳定,辛世修抗战和解放时期欠佳。

而第三位获得一级八一勋章的周时源,则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时期肉眼可见地步步下滑,从一级八一勋章,到抗战时期的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三级解放勋章,落差非常明显。

辛世修是出自红一的将领,而周时源和罗厚福都是出自红四的将领。

罗厚福多数时间,都是作为偏师和地方部队出现的,属于“绿叶”一类的干部。而同为红四将领的周时源,则出自红四主力部队。周时源是安徽省金寨人,15岁参加红军,很快成长为红军营长。

1934年8月,青龙观战斗,周时源和2营配合兄弟部队歼敌1个旅,战后2营被总部颁发“夜袭常胜军”奖旗一面,周时源被提升为团长。红一、四会师后,周时源任红4军11师政委,师长陈锡联。

抗战时期,周时源任新四军6支队3团团长,1942年回抗大学习,抗战胜利后任吉林乾安县长。1946 年7 月,调任辽西军区保1旅3团团长,参加了四平保卫战、三渡松花江、锦州战役、天津战役。

由于特殊的工作原因,全面抗战开始到大决战结束的12年,周时源一直任团长。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时源任西江军区司令员,还是正团级。所以到了1952年,周时源的评级就难坏了“好婆婆”总政主任罗荣桓,最终只能在少将和上校之间取了一个折中,授予大校军衔。

当然,周时源的高开低走并非能力问题,主要是组织安排的工作有所不同,长期在地方部队影响了后续的晋升。授衔以后,周时源不久即升任28军副军长,又在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开国大校周时源

综上可知,无论罗厚福、辛世修还是周时源,都不存“低授”的问题,除了罗厚福是因为犯错误临时降级,从少将改为大校。辛世修和周时源,则是因为身体和工作调动原因,造成高开低走没有评将。

授衔以后,辛世修离开了军队系统,罗厚福和周时源则先后晋升少将。1961年到1965年,先后有554位大校晋升少将或新授少将。由此可见,三位一级八一勋章获得者授大校军衔,也在情理之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