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一战法国坦克发展史,法国“官方”研制新坦克,仅仅是因为赌气?

原标题:一战法国坦克发展史,法国“官方”研制新坦克,仅仅是因为赌气?

提起一战坦克,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其诞生地英国,的确最早将坦克搬上战争舞台的英国人在一战坦克史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位置。但是放眼欧洲各国,值得称道的国家似乎并不少,今天我们就以高卢雄鸡的视角一探其坦克发展的那些事。在整个一战当中法国人先后研制了4款坦克,但最终只有3款进入了量产,这其中包括两款极其笨重的“施耐德”CA1和“圣沙蒙”,以及被后世誉为现代坦克之祖的雷诺FT-17轻型坦克,这三款坦克的产量(尤其是FT-17)加起来远远大于同时代的英德坦克总数,单单从数量来看的话法国绝对是当时欧洲大陆的第一坦克大国。

早期探索

说坦克完全就是英国人发明的未免有些太失公道,其实当时甚至更早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相关的尝试,诸如履带、旋转炮塔、顶部开门等设计在此之前就已经被探索了出了,英国人更多地是将这些技术整合了起来。在更早的装甲汽车时代法国人就已经展示出了不俗的实力,早在1903年几名法国军官就将一门75毫米炮搬到了一辆移动车辆上面,但是当这份方案被提交到高层面前时,得到的回复却是:一无是处!由于高层的短视,这款“自行火炮”方案就被搁置了下来,这种短视一直持续到了一战爆发,一战的大炮步兵战术和堑壕铁丝网几乎让法国陆军寸步难行,这时候研制一款能够顶着机枪扫射,突破遍布铁丝网的中间地带的机动武器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埃斯顿,法国的装甲兵之父,率先提出了移动炮兵的概念,直接推动了法国坦克的发展,此外这位天才炮兵还提出了很多先进理念,比如在法军中率先提出间接射击,就是观瞄人员用光学仪器将测出的数据报给远程炮兵,然后炮兵分析数据实现视距外精确开火,此外他还极力推崇使用刚兴起的飞机充当火炮观瞄的角色

于是各种设计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这其中既有能够碾压各种障碍的庞然大物,也有依靠炸药包遥控操作的小东西,虽然这些方案理论上都能够达到突破机枪铁丝网的要求,但是缺少有效的技术支持,又或者说以当时的技术根本实现不了。直到1915年,决定法国坦克未来的埃斯顿向当时的法军总指挥霞飞连发多封信件,但是其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建议军方研制一款装备火炮并能在交战区移动的机动车辆。在战事的极度煎熬面前法军高层早就没有了以前的冷淡,霞飞随即就派遣人员和埃斯顿商讨可行性以及具体的事宜,最终的结果就是军方完全支持这一举动,并将新武器形象的命名为“陆地巡洋舰”,但是前提就是埃斯顿必须找到一个愿意配合研制生产新武器的厂商。

▲万能的霍尔特拖拉机,在一战中这款农用车被各国广泛采用充当火炮牵引车,在坦克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些履带式车辆就成为了少有的借鉴品,法国最早研制的两款坦克底盘就是直接从霍尔特拿的

虽然一战时期法国人使用的75毫米野战炮在性能上完全不逊色,但是很多时候这些炮兵并不能及时伴随步兵作战,资深炮兵出生的埃斯顿自然也深知这一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埃斯顿接触到了用改装农用拖拉机牵引的火炮,如果直接将火炮装在这些拖拉机上面,造出的武器不就更加具备攻击性了吗?在他的想法中这种武器可以在凌晨发动攻击,利用良好的通过性压过铁丝网,利用装备的火炮消灭敌方目标,最后在步兵的配合下让敌方腹背受敌。

“施耐德”CA1

▲一辆战场上的施耐特CA1突击坦克,为了达到突破铁丝网的目的,其车体前部还别致的安装了一具金属切割器

得到答复的埃斯顿立马动身寻找合作厂商,在经历了雷诺公司的婉拒后施耐德公司同意了埃斯顿的请求,更加有利的是施耐德公司正在将自己手头授权生产的霍尔特拖拉机改造成火炮牵引车,这在埃斯顿看来就是绝佳的合作伙伴。到了1916年1月中旬,第一辆样车正式下线。在向军方以及当时的法国总统展示后随即就获得了400辆的订单,这就是“施耐德”CA1坦克(CA在法语里面是突击车辆的首字母缩写),这辆坦克可谓是彻彻底底的贯彻了埃斯顿火炮运载车的思路,整车看起来就像是在一个拖拉机底盘上面安装了一个大大的金属箱,为了方便切割铁丝网,车体前部安装了一个大大的金属切割具,为了方便跨越壕沟,其形状类似于船首。这辆大家伙的正面装甲为17毫米,长度足足有6.32米,重量为14.6吨,一共有6名乘员(包括一名车长兼驾驶员,一名发动机管理员,一名装填手,一名炮手,两名机枪手)。

▲施耐德CA1坦克内部的机枪操作手

和厚重的体形相比其动力系统就显得很是可怜,一台柴油机只能提供70匹的马力,最大速度为8公里每小时,每行驶50公里就要停下来加一次油。如果说动力系统的缺陷可以归咎于发动机技术的不成熟,那么车体的设计却是“施耐德”CA1实实在在的一个硬伤,因为受制于拖拉机底盘的尺寸大小,该坦克的箱体较长,车首和车尾都有悬空,这样一来在越野的过程中特别容易被卡住动弹不得,只具备在平坦路面上的行驶能力。

▲施耐德CA1坦克的主炮,这门短身管低速火炮只能在右侧60度的范围内操作发射,而且射程只有200多米,下图为车内实物图,由于没有通风装置,再加上狭小的空间,乘员们经常苦不堪言

在武器方面安装了一门法国人引以为傲的9.5倍口径75毫米低速火炮(备弹90发),但是被安装在车体前部右侧的位置,只能在向右60度的范围内射击,俯角为-10度到30度,这个另类的设计严重制约着火炮的射界,副武器为两挺指定向后射击的哈奇开斯机枪。作为一辆坦克,“施耐德”CA1有着早期坦克都有的缺陷,乘员分配不合理,机动能力极差,火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对于法国人来说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这一点至少是毋庸置疑的。

圣沙蒙突击坦克

▲和法军士兵一起前进的圣沙蒙突击坦克,虽然该坦克的很多设计都进入了死胡同,但是法军在马梅尔松发动的大规模攻势中该型坦克大放异彩,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坦克确实有不俗的实力

然而400辆的订单虽然下去了,但是“施耐德”CA1的产量迟迟提不上去,因为埃斯顿当时是直接和霞飞将军接触的,而这战车的研制生产又不是霞飞能一把手掌握的,当时法军中主张生产大量的履带式火炮牵引车,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新武器颇有些浪费资源的嫌疑。此外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埃斯顿提出构想时完全跳过了“汽车技术服务部”,而这个部门恰恰负责着法军所有的作战车辆,一款全新的突击车辆投入量产,“汽车技术服务部”则完全不知道,这让掌握实权的部长极为生气,但是又不能驳军队高层的面子公开指责,于是他们决定自己也研制一款全新的突击坦克,来应对这个非官方的“黑户”。

▲这幅图展现的就是圣沙蒙坦克在工厂组装的画面,红圈中的就是“黑科技”电传动,虽然该装置省去了变速的麻烦,但是受制于当时的技术,该装置体积巨大而且重量也不轻

在压力和催促下设计师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设计,因为时间短,新坦克浑身上下充满着借鉴的“味道”,而且设计思路就是比“施耐德”CA1更大更强,于是新坦克从外表上来看就是一辆“施耐德”CA1的放大版,这就是圣沙蒙突击坦克,该坦克有着拉长版的霍尔特拖拉机底盘,更大的箱形车体和船型车首,以及一门正中央的火炮。该坦克继承了“施耐德”CA1渣机动的缺点,底盘只有4.6米。但是整个车体却足足有7.91米,这样一来大约有3米的车体是悬空的,越野能力可想而知。

▲一辆卡在战壕里面歇菜的圣沙蒙突击坦克,在崎岖的路面上,该坦克越野能力极差

该坦克一共有9名成员(一名车长,一名驾驶员,一名装填手,一名炮手,一名机械师,四名机枪手)来驾驭这个“头重脚轻”的大家伙。不过该车还是有过人之处的,其发动机马力为90匹,但是配合电传动(圣沙蒙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电传动的坦克)可以省去一系列复杂的变速系统,此外该坦克装备一门安装在车体中央威力更加强大的12倍口径75毫米长身管火炮,4挺辅助机枪也可以从四面八方射击,但是其较长的车体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主炮的旋转瞄准。

FT-17轻型坦克

▲战场上的FT-17坦克,除了法国本土外,美国、苏联、中国、日本、英国、西班牙、巴西、德国也都纷纷采购这款坦克,FT-17堪称一战最受欢迎的的坦克

“施耐德”CA1突击坦克代表的是以埃斯顿为主的新兴技术派,而“圣沙蒙”突击坦克则代表的是以汽车技术服务部为主的保守实权派,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能够尽早拿出一款“官方”产品来应对“施耐德”CA1,“圣沙蒙”的设计时间只有短短15天,而且要求所有的指标都要全面强过“施耐德”CA1,这样一来“圣沙蒙”就像是一款为了赌气而造出来的“争气”坦克。但是这两款坦克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们的底盘都是由霍尔特拖拉机改造而来的,沉重的车体并没有将霍尔特拖拉机优秀的机动性发挥出来,受此影响以提高坦克机动性为主的FT-17轻型坦克就出炉了。

▲FT-17坦克在火力、机动、防护三要素方面做得很完美,其巨大的订单让实力雄厚的雷诺公司都一时难以消受,只能和贝利埃、索玛等厂商联合生产

埃斯顿认为除了“施耐特”、“圣沙蒙”这样的突击重器外,法军还应该配备一款更轻的坦克,该坦克的作用就是跟在那些大家伙的后面,支援步兵最大化的巩固战果,彻底的突破敌军的防线,这次埃斯顿还是第一时间找到了实力更为强劲的雷诺公司,但是后者害怕搅入技术派和实权派的纷争而承担责任,以没有相关制造经验的借口给回绝了。但是在埃斯顿的死磨硬泡下雷诺公司还是承担了新战车的生产工作,从该坦克的设计构想上面就可以看出其先进性,自重不超过4吨,拥有一座360度旋转的炮塔,装备小口径火炮或者是轻机枪,时速不能小于10公里每小时,防御能够抵御一般轻武器的攻击,但是由于法军内部的官僚作风实在是太严重,原型车直到次年的2月份才正式下线,但是法军中还是有不少的有识之士,在当时的法国陆军总司令贝当元帅的推动下,军队的采购数量从150辆直接飙升到了3500辆。然而事实表明法军的这一举动是完全值得的,作为世界上第一款最接近现代坦克的新设计,FT-17的出现使得坦克发展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FCM-2C重型坦克,该坦克是“施耐特”AC1和“圣沙蒙”的替代者,用于配合FT-17行动,冲在突击的第一线,但是该坦克出现时一战已经基本结束,所以装备数量少的可怜,FCM-2C的诞生还引领了一阵多炮塔坦克风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