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空军最成功军购:250亿美元打造830架苏-27系列,30年后仍是主力

原标题:空军最成功军购:250亿美元打造830架苏-27系列,30年后仍是主力

近日,官媒报道了歼-20与歼-16进行高强度模拟对抗的消息,使得关于三代半战机与隐身战斗机的对抗,又开始成为一个热议话题,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了国产歼-16的强悍之处。作为从俄制苏-27系列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先进国产战机,歼-16确实是将国内航空工业技术成果融入苏-27平台,并将其潜力几乎发挥到极致的产物。目前,我国海空军装备的歼-11、歼-15、歼-16,以及俄制原装苏-27、苏-30、苏-35在内,整体规模非常庞大,早就成为海空军航空兵部队的绝对主力。从这个方面来说,当年我国以8亿美元引进第一批24架苏-27SK/UBK带来的最终收获,已经超过几乎所有人的想象。

歼-16已经达到苏-27系列的巅峰

上世纪80年代,面对周边国家空中力量开始向三代机升级的现实,我国也曾多次努力,希望尽快获得第三代战斗机,并先后考察了美制F-16(其实是型号特殊的F-16/79)、F-14,法制幻影-2000等多个型号,但最终或因为性能不高、或由于价格昂贵而放弃。等到80年代末期,中苏关系获得改善,重启军事领域合作时,空军终于等到了采购三代机的机会。

幻影-2000曾很有希望进入中国空军服役

经过一番波折后,双方初步达成了以8亿美元采购24架苏-27SK/UBK的协议,单价约3300万美元,比起当时美制F-15在国际市场上5500万美元的价格,不可谓不优惠。唯一让人比较意外的是,当年在考虑引进F-14、F-16、幻影-2000时,都要求转移生产技术的中国空军,在购买第一批苏-27时,并未坚持转让技术。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当时空军已经面临较大的空防压力,在两国关系并未出现重大突破之前,不希望由于生产技术转移的问题影响交易节奏,延误苏-27的交付时间。当然,对于向来追求国防自主的中国军事工业来说,其实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F-14一度也受到中国空军关注

就在第一批苏-27全部交付,并获得一线部队高度认可后,我国开始与新生的俄罗斯谈判,希望引进苏-27的组装生产线。从日后流出的资料来看,俄罗斯对于中国的这份提议有些措手不及,这些源自苏联时代的高级官员,即使在当时俄罗斯航空工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时,对于将苏-27这种先进战斗机的生产组装技术交给中国,仍然颇为犹豫。为此,双方的谈判前后经历了两年多时间,最终俄罗斯同意转让生产线和相关技术,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要求。

国内装备的第一批苏-27SK

首先,俄罗斯要求未经俄方许可,不得擅自改动组装生产的苏-27雷达、发动机和机体材料等核心零部件。同时,也不允许组装生产的苏-27对外出售。最后,中国再次以约8亿美元的价格,采购了第二批24架苏-27SK/UBK。但有所不同的是,首次支付的8亿美元之中,有70%使用工业品甚至农业品支付,但第二次的货款,全部使用现金支付,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掏出这份外汇的过程并不轻松。

苏-27与国产歼-8同框

从1996年秋,俄罗斯开始交付苏-27SK的全套生产和制造资料(通过大型运输机运送),但对于原始设计的资料提供极少,并且由于苏联解体造成的混乱,所提供的资料也比较混乱,国内接收单位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整理和翻译。最终,国内于1998年开始搭建生产线,当年秋天开始组装生产苏-27SK。这种国内组装的型号被称为歼-11A,第一架于1998年冬成功首飞,代表着苏-27的仿制生产开始步入正轨。

歼-11A开启了苏-27系列国产化的序幕

经过一年试飞的歼-11A,于2000年顺利量产,沈阳飞机制造厂(112厂)保持了年产15到20架的规模。但客观说来,进入21世纪才开始生产的歼-11A,相比于当时国际上最新的F-15E、苏-30系列,已经算不上先进。毕竟歼-11A的直接技术原型,是俄罗斯交付我国的第二批苏-27SK,使用的仍然是早期N001型雷达和AL-31F发动机,机体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也仅与苏-27基本型号补强后的苏-27S相当。尽管歼-11A的量产对中国空军作用显著,但考虑到国内为组装生产歼-11A付出的巨大资源,如此对比起来,这个型号对我国航空技术带来的收益效果仍然有些勉强。

歼-11A在生产时性能就已不是最先进

因此,歼-11A虽然原定生产200架,但最终仅生产105架左右就终结,沈飞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装备国产雷达和发动机的歼-11B型。歼-11B的整体性能较之歼-11A有了不少提升,尤其是全部使用国产设备,全部采用我国航空工业的技术标准,避免了混合使用中俄装备带来的种种弊端,这也使得歼-11B无论在部队服役还是在工厂升级,操作起来都更加游刃有余。但由于早期的国产涡扇-10发动机可靠性还有差距,导致歼-11B前期表现比较尴尬。直到2012年以后涡扇-10A正式量产,歼-11B的性能也变得更加完善,在空军举办的“金头盔”比赛中,歼-11B的表现一直非常出色。在歼-11B之后,对苏-27的国产仿制发展,迎来了一个关键的转折型号。

歼-11BS换装数字电传系统

1996年,中国以2000万美元价格从乌克兰购得“瓦良格”号航母,经过一番波折之后,辗转抵达大连港,并开始酝酿改造事宜。为此,与航母配套的舰载机项目也随之启动,在先后探讨采购俄制苏-33、米格-29K等型号失败后,最终决定在歼-11B基础上,自主开发一款国产舰载型。而正是在这一阶段,中方从乌克兰获得了一架编号T--10K3的苏-33原型机,并向俄罗斯购买了100架苏-30MKK,都为国产舰载机的研发提供了技术基础。

飞掠南海岛礁的苏-30MK2

其中,前者使得研发单位得以了解苏-27发展为苏-33的更多技术细节;而后者则是俄罗斯在苏-27S基础上,使用大量新型材料和新一代航电设备,催生的第二代补强型号,使用寿命从苏-27S的约2500小时飙升到6000小时,与美国军机达到同一水平。另外,苏-30MKK也从苏-27S的单一空优机型,演变成为执行对空、对海、对地的多用途型号。国内最终将苏-33和苏-30的设计糅合在一起,结合自主发展的航空技术,对接海军使用需求,打造了如今唯一的固定翼舰载--歼-15。算起来,这也是国内在苏-27基础上发展的第一款多用途型号。

歼-15舰载战斗机的诞生意义重大

伴随着国内航空技术的长期积累和爆发,沈飞融合苏-30MKK的多用途作战思路和歼-15、歼-11BS的成熟装备,最终推出了歼-16多用途战斗机。这种机型大量使用复合材料,搭载了国产新一代大直径有源相控阵雷达,先进航电设备堪与歼-20媲美。可以说,将来自北方“侧卫”的优秀机体,充分融入国内航空技术,最终造就了与歼-20、歼-10C并肩的国产三剑客之中的“远程铁拳”。到了2021年9月,歼-16D电子战机公开现身,表明国内在引进苏-27近30年后,几乎将其潜力发掘到吃干榨净的程度,甚至达到了苏霍伊设计局也没能达成的巅峰领域。

狂拍歼-16D的苏霍伊公司人员

纵观苏-27系列在中国空军的发展历史,不由得让人感叹良多。早年的苏-27SK及双座教练型苏-27UBK,可以说是作为了解其大体性能的敲门砖;之后组装生产的歼-11A和国产化改进的歼-11B,是通过对苏-27SK的简单仿制,全面掌握生产制造技术,并通过相应实验反推其设计理念和气动特性。因此,截止到歼-11B为止,国内前后虽然花费了近20年时间和海量资源,但在整个项目上的投入和收益,还不能算得上高效益。

歼-11B不尽完美,却是国产化苏-27系列的关键型号

毕竟歼-11A和歼-11B,仍然维持了早期苏-27SK的机体强度,受制于苏联时代比较落后的航空电子工业,其内部的电子设备比较臃肿,庞大的机体也带来了巨大的结构应力,导致苏-27S系列的普遍使用寿命,只有约2500小时。不过,这里的2500小时使用寿命,对应的飞行训练强度,是苏联空军特有的高强度标准。如果按照美国空军对于F-15战斗机的要求,苏-27的结构应该能达到3500小时的使用寿命。事实上,国内装备的苏-27SK,也基本上都服役到了2016年前后,超过20年的服役年限,表明其结构寿命确实不低于3500小时,但依然与同阶段F-15约6000小时的寿命有明显差距。

早期苏-27SK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到了苏-30的阶段,俄罗斯航空工业利用西方技术及理论,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结构强化,使用寿命增至6000小时。对于这个过程,国内也通过引进的苏-30MKK获得了技术细节,并在歼-11BS双座教练型、歼-15多用途舰载机上完成了新一轮的结构补强和多用途应用。可以说,正是从歼-15开始,国内才真正消化了苏-27的整体设计技术和应用理念,最终结合大爆发的国产航空技术,造就了歼-16和歼-16D的辉煌。

歼-16是国产苏-27家族的技术集大成者

就目前来说,歼-16和苏-35同样都是在苏-27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三代半后期型号。苏霍伊设计局作为系列型号的初始研发机构,无疑拥有更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验证,以及仍然略胜一筹的动力技术,这也使得苏-35在机体结构、飞行特性和发动机等领域较之歼-16仍有明显优势。但受制于航空电子技术长期落伍的顽疾,苏-35的雷达和航电设备较之歼-16则有明显不足。

为轰-6K护航的苏-35

长期以来,我国凭借庞大的民用领域电子产业反哺,军用电子信息技术已达到国际前列,歼-16也装备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电设备和先进雷达。歼-16庞大的机体为雷达电子设备提供了更大空间,机首有源相控阵雷达孔径超过900毫米,在全球任何战斗机中都是首屈一指。强悍的硬件设备带来的是更强的发射功率,更优秀的多目标追踪及攻击能力以及更出色的电子战能力,也使得最终推出能与美国EA-18G并肩的歼-16D电子战机成为必然。

歼-16D性能堪比美军EA-18G

从时间上来说,从1992年到2002年的第一个10年,可以视为中国空军通过引进原装苏-27SK迅速提升战斗力的阶段。在2002年到2012年的第二个10年,国内开始组装仿制生产歼-11A、歼-11B战斗机,并尝试了解其细节特性,以实现彻底的国产化。当然,由于这种“逆向”研制的方式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和资源,海空军不得不花费45亿美元,继续采购100架苏-30MKK,以保证对先进战斗力的迫切需求。而从2012年至今的10年之间,国内在掌握苏-27特性基础上,结合国内需求与技术,全面彻底挖掘苏-27的机体潜力,最终收获到令人满意的硕果。

如今,早期装备的苏-27SK已基本退役,仅有后期装备的约30余架苏-27UBK,仍然作为教练机服役。而之后生产的105架歼-11A、约320架歼-11B/BS(包括海军歼-11BH/BSH),以及引进的100架苏-30MKK、预计约为80余架的歼-15、生产数量已超200架的歼-16,还有20亿美元引进的24架苏-35,共同构成了我军全部的苏-27家族作战序列。

歼-16的列装规模已很可观

达到总计830余架的装备数量,经历了近30年时间,以及向俄罗斯支付的上百亿美元的采购费用,还有国内为生产仿制型号付出的代价,估算也不会低于150亿美元。虽然投入的资源堪称海量,但国内的苏-27系列战斗机,不仅基本满足了各个阶段的空防形势需要,也为中国航工工业打开了接触先进技术的大门,并为进一步探索和掌握新技术、新理念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在军队战斗力上的收获,以及在航空工业技术能力方面的收获,都非常值得。如今,来自北方“侧卫”的传奇故事,已然步入巅峰阶段,歼-16、歼-16D以及还将进一步发展的歼-15T,在很长时期内,都将继续在祖国的天空展示优雅的身姿。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