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169万苏军发动进攻,成功绕过日军防御工事,日军被俘60万

原标题:169万苏军发动进攻,成功绕过日军防御工事,日军被俘60万

上回我们说到了1939年的哈勒欣河战役,苏联集结超5万大军反攻,彻底把日本打怕了,于是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这之后日军再也不敢北上了,毕竟苏军的装备比自己先进许多,所以日军只能南下,但是很快日本的机会又来了,德国在欧洲发动全面战争后,很快就把目标盯上了苏联,苏军猝不及防只能边打边撤,这个时期苏联的经济、军事等都遭受了重创,面对550万德军及其仆从军的进攻,苏联被迫投入近700万大军阻击。大量的兵员、装备都被牵制在苏德战场,这又让日本关东军蠢蠢欲动,试图北上和苏联打一战。

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不断演习,演习的目的就是演练军队北上攻打苏联,不过就在日军还没有下定决心北上时,苏联就迅速脱离了危机,苏联通过重建军事工业,武器弹药生产已经恢复了战前水平,这就让关东军有点忌惮了,而且到1942年时,苏联已经逐步走出了困境,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力量都在快速回升,本来日军以为苏联大量武器弹药、兵员等,会调往苏德战场,但是没想到苏联却汲取了教训,此前德国和苏联签订了和平条约,结果德国突然撕毁条约发动进攻,当时苏联大量兵员、装备都在一线,根本没有做纵深防御,结果一开战就让苏联损失惨重,关键是苏联认识到和平条约不可靠,所以哪怕是1941年和日本签署了和平条约,苏联依然防备着日军偷袭,而且在东边重建军事工业基地时,就建在了远离日军战机能轰炸的远东地区,然后在东部按照梯次部署了大量部队。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7月苏联就在远东先后组建了4个集团军,此后又扩编了几个集团军,同时还在远东大力修建工事防止日军偷袭,从沿海边疆地区,梯次修建到了外贝加尔地区,这些堡垒最早从1932年就开始修建,后来日苏战争爆发后苏联加快了进度,这期间总共修建了12个大型堡垒工事,每一个堡垒工事又由8-12个坚固工事组成,其中部署有机枪营、反坦克营等,此后他们的数量增加到了19个,为日苏战争做好了铺垫。

苏德战争时期,远东被调走的兵力超55万,各种火炮超5000门,各类型坦克超3300辆,虽然日军收到了情报,看到大批苏军和装备从远东调走,但是日军依然不敢轻举妄动,因为此时苏联的兵员已经超过了日本,其中有近700万在苏德战场,但还有超600万部队在各地驻扎,这还不包括苏联的边防军、民兵和内卫军等,日本对苏联能快速集结这么多兵力感到胆寒,苏联为何能快速集结上千万正规军呢?这是他们在日苏战争积累的经验,当然最主要的当局深受民众喜欢,因为人民当家作主了,踊跃参军的人很多。还有就是苏联的装备生产能力,此前我介绍俄国崛起专题讲过,彼得大帝把俄国变成了军事帝国主义,此后俄国多位皇帝都坚持军事优先政策,所以苏联诞生后,该国的军事工业依然很强大,虽然被德国摧毁了一部分,但是更多分散保留了下来,很快就转移到东中部重建恢复生产。从各种武器的生产速度和质量上比较,日本远不及苏联。当然最重要的是,苏联在远东前线部署了超110万大军防守日军,其中各类火炮超2万门,坦克2300辆、战斗机4300架,正是这些庞大的军事力量,才让日本关东军投鼠忌器不敢北上了。

日本不敢北上,不代表苏联军队不会主动出击,考虑到远东地区交通条件不行,苏联开始大规模修复远东的公路和铁路,仅用大半年的时间,就修复了超4200公里的公路和铁路,大批苏军开始从1945年5月向东前进,当德国投降后,更多苏军开始前往远东,苏联要对日宣战了。

苏军这次的目标不仅仅是中国东北的关东军,他们还要解放南萨哈林岛、千岛群岛等,苏军计划出动8个集团军,多个方向进攻日军,苏联远东方面军推演认为,这次战争预估会伤亡54万人,不过这在他们承受的范围,为何苏联会认为伤亡这么高呢?因为日军在东北各个战略要地修建了众多坚固工事,而且还紧急扩军备战了,所以苏军认为这会是一场硬仗。

1945年8月8日23点,苏联正式对日宣战,苏军从蒙古、满洲地区发起全面进攻,结果第一天仅遭到了小股伪军的抵抗,到9日黄昏时,苏军先头部队已经向前推进了150公里,原本计划是每天推进23-70公里,为何苏军推进速度这么快呢?首先是苏军部署得当,大部分军队都绕过了边境上的日军工事,直接抄了日军后路,这让日军的防御计划完全不起作用,同时苏联的机械化部队和火力太强大了,也远超日军的想象。

纵观二战中日本的对手就可以发现,此前日本几乎没经历过大规模机械化作战,当时国军装备不行战斗力差,而在太平洋跟美军打,基本都是岛屿争夺战和海战,日军都是躲在坚固工事里面防守,像这种几十万人的重装部队作战,日军还是第一次,关键是苏军的重装部队又比日军强太多了,不管是飞机还是坦克,日军的装备在苏军面前,就像纸糊的一样脆弱不堪。至于火炮更不用说,苏军的口径远超日军,而且苏联军队还装备了大批自走火炮,关键是日本的空军在太平洋被美国消耗得差不多了,现在基本都是一群新手为主,日军的战机也因为缺乏材料开始偷工减料了,防御力也差了很多,而此时的苏联军队则完全相反,不管是武器还是兵员,都对日本占据优势。此时日军还缺乏燃油,因为美军早就切断了日军的海上交通线,东南亚、南亚的燃料很难再运到东北和日本了,当时东北自产的燃料已经难以满足日军的需求了。

苏军每天基本保持90-110公里的推进速度,碰到抵抗就依靠强大的空军和重装部队碾压,打得日军毫无还手之力,不过苏军也有大麻烦,日军缺乏燃料补给,苏军也因为战线太长导致燃料不足,每天超6000多辆汽车运输也跟不上节奏,此后远东方面又调集了1000辆汽车和400架飞机运输燃料,这才勉强满足了需求,战争就是一场消耗战,如果没有庞大的工业能力,就没有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苏军也不可能进展神速,8月14日,对日作战的全部苏军已经都穿越过大兴安岭,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8月15日,日本大本营宣布投降,只剩小股日军和伪军在抵抗,18日苏军抵达河北张家口,很快东北南下的苏军就打到了锦州,随着苏联动用空降兵,东北许多城市很快解放。

东北打得差不多了,苏军又开始向萨哈林岛发起战斗,面对强大的优势兵力,日军大举投降超出了苏军的意外,很快苏军又夺回了千岛群岛。日本的败局是注定的,为了打败日军,苏联总共出动169万大军,其中伤亡3.6万人,日本关东军总人数超71万,其中被俘虏的关东军超过60万,最后活着被释放的有54万人。日伪军总计被击毙约为4万人。从双方的伤亡来看,的确也没有爆发多少大规模战斗。毕竟超200万人的大战中,战斗伤亡不到8万人,俘虏后死亡的那6万人不计算入内。

从九一八事变到二战结束,日本厚生省有一份统计数据,日方死亡的人数超240万,其中大部分是平民,而日本内阁数据则是310万人。其中有超24万人死在东北,主要是关东军,超5万人死在苏联,还有2万多人死在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那么许多人可能会问,另外两百多万人死在哪里,他们一部分在被国军和八路军剿灭,一部分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各国的战斗中伤亡,其中伤亡最大的是美军轰炸日本本土,但最大的伤亡并不是两颗原子弹,而是美军B-29轰炸机携带的燃烧弹,当时数百架同时投放燃烧弹,直接点亮了整个东京,直接烧死的人数超10万人,此后美军大规模轰炸日本各个大城市,由于日本普遍是木质房屋,所以在大风的助力下,往往一次轰炸就能带来大量伤亡。虽然日本的伤亡很大,但是跟被它入侵的国家相比,他们的伤亡根本不值一提。战争是残酷的,想要避免战争就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当年苏联通过哈勒欣河战役,把日军打疼了,后来依靠军事优势,直接让日军不敢妄动,所以国防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它是和平的保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