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前,日本曾口出豪言:50年内拿到30个诺奖,如今实现了吗?

原标题:19年前,日本曾口出豪言:50年内拿到30个诺奖,如今实现了吗?

根据2020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发布的一份白皮书显示,2019年数字经济规模排行榜中,美国以13.1万亿美元占据第一,中国以5.2万亿美元占据第二,而德国、日本和英国,紧随其后。

不可否认的是,日本作为一个狭小的岛国,多年来能稳居世界强国行列,确实很厉害,特别是近些年来,日本科技领域的发展,不容小觑。

其实早在2001年,日本政府便夸下海口,要在50年内拿到30个诺贝尔奖。毫无疑问,此话一出,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很大的轰动,其中质疑的声音远大于支持声,就连日本自家人野依良治(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都直言:日本政府说这种话,简直没有头脑,纯属狂妄之言。毕竟我们都知道,诺奖的含金量有多高,又有多难得到。

那么如今19年过去,日本是否实现当年夸下的海口了呢?

令人吃惊的是,自2001年~2019年这19年里,日本已经累计拿下19个诺贝尔奖,平均算下来,1年拿1个,最夸张的是2008年,日本竟然有3位科学家,包揽了诺贝尔化学奖和物理学奖,如此速度,震撼全球,而且若是继续这样下去,日本实现“50+30”计划,并不是难事,甚至很轻松,那么问题来了,日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第一个原因:日本政府对科研投入比例高。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就制定了一项名为“振兴科学技术”的综合基本政策,明文规定,每年用于科研事业的经费要占到GDP的2%,截至2017年,日本将这个比例提高到3.67%,这个比例,比在科研方面“挥金如土”的美国还要高出0.2%,位居世界第一。

所谓高付出会有高回报,从日本身上,确实可以看出来,也正是因为国家给予科研人员们如此大力的支持,他们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进行研究,为拿下诺奖,推动日本科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个原因:日本对孩子科学素养的培养。俗话说得好,凡事要从娃娃抓起,孩子就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根据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资料显示,日本青少年的排名,多年以来均名列世界前茅。

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江崎玲于奈曾这样说:

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是通往产生一代科学巨匠的路,理应无比珍视、精心培育、不断激励和呵护。

对日本教育稍有了解的朋友会知道,日本的学校教育,最重视的就是让儿童“亲近自然”,比起书本知识,他们更强调儿童的生活经验,故而日本基础教育中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采筑紫、野芹菜、木通,孩子们能感受到四季的变迁;通过夜晚观察星星,孩子们能逐渐辨认出星座,甚至思考宇宙的奥妙,而这一切,就是让孩子们爱上自然,从而爱上科学的起点。这些,不过是日本所做的冰山一角。

了解到日本所做的一切后,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他们能在过去的19年里,拿下19个诺奖,也不由得感慨,原来当年日本并非“夸海口”,而是真的做好了准备。

一个小小的岛国,却能在短短几十年里,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背后的种种,值得我们深思,更值得我们借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