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通过新《防卫计划大纲》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关注。
它到底有哪些战略调整?
张召忠:……相比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把防卫的主要的目标从对苏联和俄罗斯方向转向东亚和中国这个方向……
这个新版大纲的出台是否在“配合”美国的战略调整?会给地区稳定带来什么影响?
张召忠:……对亚太地区的安全会引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日本未来军事走向又将如何?
张召忠:……他一直想打造亚洲第一……
《防务新观察》邀请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为您深度剖析!
【分析1】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在17日上午的安全保障会议及内阁会议上通过了新《防卫计划大纲》与《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新大纲将成为今后10年日本防卫整备的基本指南。大纲首次指出中国的军事动向“是地区和国际社会的担忧事项”,明确表示将转向“机动防卫”来应对恐怖袭击、朝鲜导弹等各种事态。这是民主党上台后制定的首份防卫大纲。
那么,这个新版防卫大纲到底有哪些重大调整?
【分析2】
按照新的防卫大纲,陆上自卫队现役坦克数量将由现在的600辆减少到400辆左右,火炮也由现在的600门减少到400门。在海上力量方面,日本将部署至少6艘具备战区反导能力的“宙斯盾”舰,同时潜艇由16艘增加至22艘;护卫舰由47增加到48艘。空军方面,伴随运输机的大型化,主要作战飞机将维持340架左右。今后还将在全国部署“爱国者3”地对空拦截导弹,并提升弹道导弹拦截能力。
那么,这一增一减说明了什么呢?
【分析3】
日本此前曾三次修订防卫计划大纲,从中可以清晰看出日本对中国的提防日益增强。防卫计划大纲最初修订是1976年三木武夫内阁的“美中苏战略平衡论”,重视基础防卫力,防卫重点向北。第二次是1994年村山富士内阁的“冷战终结论”,开始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但没有特别提及中国。第三次是2004年小泉纯一郎内阁的“亚洲局势不稳论”,当时已明确提出需要注意中国的动向。而这次则是菅直人内阁的“东北亚局势紧张论”,在新大纲中不仅提到要防备朝鲜半岛核武化的趋势,中国也隐隐被“升格”为“假想敌”。
那么,日本新版防卫大纲的出台有着什么样的背景?与美国的军事战略调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分析4】
针对日本这次出台的新《防卫计划大纲》,分析人士指出,新《大纲》中处处都彰显着与周边国家军力相抗衡的架势,也表明了日本逐渐放弃外交稳定,将武力放到第一位的态度和立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在对历史问题缺乏真正反省的情况下,日本的军事大国之路只会令其亚洲邻国感到担忧和不安。
那么,这给国际社会尤其是亚太地区会带来什么影响?日本未来军事走向又将怎样?
本周六《防务新观察》邀请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为您深度解读!
播出频道:央视第七套
播出时间:首播:12月25日(周六)下午16:34
重播: 12月25日(周六)晚上20:03
1月1日(周六)早上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