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军事频道 > 军事专题:中央电视台《防务新观察》 > 防务新观察预告

《防务新观察》:专家被害难阻伊朗核计划

来源:央视网
2010年12月10日13:26

  专家被害 难阻伊朗核计划?

  伊朗首都德黑兰

  两位核专家同时遭遇恐怖袭击

  是什么原因导致该起事件?

  这两位核专家对伊朗核计划到底意味着什么?

  遇袭事件与伊核谈判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防务新观察》邀请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和

  曾赴伊朗深度采访的《环球时报》战地记者邱永峥

  为您解读其中玄机!

  【分析1】

  据伊朗《德黑兰时报》等媒体11月29日报道,伊朗首都德黑兰发生了两起手法几乎一模一样的恐怖袭击事件。

  当天早晨7点到8点间,教授沙阿里亚里像往常一样开车前往伊朗贝赫什提大学上班。突然,一辆摩托车呼啸而过,一枚磁铁炸弹被贴在了阿沙里亚里教授的车身上。随即,炸弹被遥控引爆,巨响中,教授不幸身亡。在距离贝赫什提大学不远处,对另外一名教授阿巴西的暗杀正在酝酿。由于驾驶员的机敏反应,才使得阿巴西博士和他的妻子逃过一劫。

  这两起恐怖袭击事件不仅发生时间、手法高度一致,这两位科学家竟然还拥有一个相同的身份,那就是伊朗核科物理科学家。

  那么为何科学家同时遇袭?他们是否是伊朗核研究的核心成员?

  【分析2】

  12月1日,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在遇害的沙阿里亚里教授的葬礼上发表讲话说,沙阿里亚里教授是伊朗最杰出的核科学家之一,杀害他不会使伊朗民族灰心丧气,只会更加坚定伊朗发展核科学的意志。伊朗情报部长穆斯利希2日宣布,伊朗已逮捕数名涉嫌暗杀伊朗核专家的嫌疑人,但未透露嫌疑人人数和身份。

  穆斯利希指认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英国秘密情报局以及美国中央情报局是暗杀伊朗核科学家“幕后黑手”。美国《时代》周刊有文章认为,刺杀的方式明显带有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的特征。而由于有英国军情六处负责人上个月曾表示,外交手段不足以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需要“情报机关牵头”,对伊朗采取行动。这又使得英国看起来与此次袭击事件似乎难脱干系。

  那么暗杀行动背后究竟隐藏何种玄机?

  【分析3】

  今年1月,伊朗核科学家莫罕迈迪也遭类似袭击手法的刺杀身亡。7月,失踪一年多的伊朗年轻科学家阿米里突然现身。阿米里指称遭美国特工绑架。另有报道称,在最近两年里,美国、以色列和欧洲国家通过绑架、策反、暗杀,已经至少使13名伊朗核科学家“神秘失踪”。

  除了伊朗科学家遭遇不测外,伊朗布什尔核电站也是命运多舛。11月29日伊朗总统内贾德在德黑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伊朗有少量离心机遭到网络攻击。计算机专家认定这种病毒是专门为袭击离心机而设计。

  然而伊朗丝毫没有停下核研发的进程。伊朗原子能组织萨利希12月5日说,伊朗南部一个铀矿已经生产出首批用于浓色铀“黄饼”原料。

  本周六《防务新观察》邀请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和多次赴伊朗深度采访的《环球时报》战地记者邱永峥,为您深度解读伊朗核专家的暗杀疑云!

  播出频道:央视第七套

  播出时间:首播:12月11日(周六)下午16:34

  重播: 12月11日(周六)晚上20:03

  12月18日(周六)早上07:35

(责任编辑:刘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