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全球打击,梦想还是现实?
时速6000公里
6倍音速飞行
1小时内全球任意目标精确打击
美军X-51“乘波者”
将担负怎样的战略任务?
本期《防务新观察》
军事专家为您解读
美全球打击的背后!
【分析一】
使用某一种武器在不超过一小时的时间内,能够确保对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目标实施打击,这是五角大楼的一个大胆的计划。
X-51导弹正在力求满足美军的要求。它由波音“幻影工作室”和航空引擎制造巨头“普拉特与惠特尼洛克达因”公司联手打造,其飞行速度远超现役巡航导弹。与采用火箭发动机相比,X-51的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设计,能确保其效率更高、航程更远,所携载荷也更重。此外,这种发动机从空中吸收氧气来保持推进,无需像火箭发动机那样携带大量燃料和氧化剂,因此结构更加紧凑。X-51导弹飞行速度比“战斧”巡航导弹快将近7倍,而这样的速度,正可以满足美国军方提出的“瞬时全球打击”作战理念。
那么,美国全球打击计划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如何做到1小时内精确打击全球任意目标?
【分析二】
每个美国军事专家都清晰的记得发生在1998年8月20日的事情。那一天,“林肯号”航母战斗群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对“基地”组织的训练营地进行了袭击,希望能炸死本•拉登。“战斧”式巡航导弹以每小时880公里的速度飞行了用两个小时飞行了1760公里之后终于落在了“基地”组织的营地。但本•拉登在半个小时之前离开了营地。
不可否认,美国有能力在数十分钟内,使用核导弹摧毁地球上任何一个目标。但对付这种恐怖的军事打击能力是冷战时期为了制衡苏联而打造的。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战略家开始担心美国的核打击力量已经不再有威慑力,试想一下:美国会因为一起伊朗支持的恐怖活动而动用核武器夷平德黑兰吗?会因为寻找本•拉登而使用核导弹使阿富汗彻底从地球上消失吗?全球打击计划是不是真的可以成为现实呢?“乘波者”x-51又是否能够担负美全球打击先锋的重任呢?
【分析三】
美军方根据内部情报进行了这样的假想:设想某地为恐怖分子据点。美国的情报网络将消息传到五角大楼,并最终传到白宫。随之在太平洋上,一艘“俄亥俄”级核动力潜艇浮出水面,在做好一切战斗预备之后听候总统的发射命令。攻击的命令传来,潜艇发射了一枚导弹。两分钟后,这枚导弹的速度已经达到每秒20000英尺以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海上飞行,导弹开始爬高,并穿越大气层进入太空,在太空飞行数千英里。当它飞行至其飞行抛物线的顶端,即最远离地点时,弹道导弹的弹头分离,从太空开始向着地球急速向下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13000英里。这些弹头内装满钨棒,其金属强度是钢铁的两倍。到达目标的上方时弹头爆炸,在其攻击覆盖地区抛射出数千根钨棒,每根钨棒的杀伤力相称于50口径子弹杀伤力的12倍。这种铺天盖地高速刮来的“金属风暴”覆盖面积达3000平方英尺,处于这一范围内的任何东西都将受到打击或摧毁。
这就是五角大楼的战略家们的构想,假如这一构想成为了现实,那么在地球上将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躲避这样的攻击。X-51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就是这次假象战斗的主角,它的设计速度超过5马赫,大约为每小时3600英里。美国战略司令部的副司令罗伯特凯勒说,计划的目标就是“能够确保在60分钟内打击到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方。”但这一计划也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这样一种打击力量的部署是否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但是人们对这一武器还是不免心存疑虑:它会不会成为一种对付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不确定目标的要害武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出现和使用会不会成为引发核战役的导火索呢?《防务新观察》邀请军事专家张召忠为您解读!
敬请关注本周六播出的《防务新观察》节目!
播出频道:央视第七套
播出时间:首播:3月27日(周六)下午16:34
重播:3月27日(周六)晚上20:03
4月3日(周六)早上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