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30日,中国海军第四批护航编队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三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虞章才、吴登峰) “猎鹰”翱翔,战舰劈波。2009年12月30日,中国海军“马鞍山”号、“温州”号导弹护卫舰组成的第四批护航编队成功为156艘中外船舶实施伴随式护航。
2008年12月26日,由“武汉”号、“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远洋综合补给舰组成的首批护航编队从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一年来,中国海军先后派出4批11艘舰艇执行护航任务,为中国、新加坡、希腊、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12艘船舶成功实施伴随护航,成为建设和谐海洋的一支重要力量。
构建和谐海洋,中国海军首次海外用兵
2008年12月27日,在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起航的第二天,英国《泰晤士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军舰离开三亚军港驶向亚丁湾,对北京和其他一些关注全球的政府来说,是世界海军史上的新纪元!这是5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海军首次驶出领海保护国家利益,这是中国政策的一次重大、历史性突破!”
外国媒体的如此评价并不意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越来越高,海洋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而猖獗的索马里海盗,对我国过往船舶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国家利益拓展到哪里,我军的使命就要延伸到哪里。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在首批护航编队的出征仪式上指出:“海军舰艇编队执行此次护航任务,是我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是我军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是我海军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应当说,这次远洋护航,是在国际法、联合国决议的框架内,合理合法运用军事力量保护我国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的正当行动,标志着我军职能使命由维护国家陆地安全向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历史性转变。
盘点一年的护航实践,4批护航编队官兵用实际行动,忠诚履行着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赋予海军的历史使命。护航将士战狂风、斗恶浪,克服了复杂的地理环境和艰苦的海上条件,不断挑战生理、心理极限。面对可疑快艇的随时袭扰,他们高度警惕、灵活机动,一次次兵不血刃地化解危机,展示了和平、正义、文明之师的风采。
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是任何一支军队永恒的使命。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一年的中国海军,还将在这片变幻莫测的海洋,迎接更加艰巨的挑战。
构建和谐海洋,人民海军不断创造新的历史
30年前,浩瀚的大洋上看不到中国海军的片帆只影。30年来,以驱逐舰为代表的人民海军现代化战舰,频频划开蔚蓝的海面,驶向大洋,挺进深蓝。海军政委刘晓江在首批护航编队出征动员中说:“这次护航是中国海军首次走出国门执行非战争军事任务。”
一年来,护航编队灵活采取护航方式,科学组织兵力行动,果断处置突发事件。对数百艘可疑船只进行了驱离、警告,逼退了百余起可疑船只的袭击,成功解救被海盗追击的中外船舶20艘,确保了被护船舶100%安全,军舰自身100%安全。
远洋护航,对中国海军海上联合作战能力是一次全面的检验。
2009年3月1日,特战队员随同外轮“织女一号”实施随船护卫。整个护航期间,6批共30多艘海盗小艇向“织女一号”发起突袭。特战队员沉着冷静,果断出击,鸣枪示警……枪声中,海盗被迫停止袭击。
2009年4月17日18时,“深圳”舰正执行第一次单独护航。海盗突然袭来。“深圳”舰周围出现多个可疑目标,每个目标拖挂了三四艘快艇,最近的距离“深圳”舰仅1.8链。指挥被护商船调整航向、航速,“深圳”舰组织发射信号弹、闪光弹警告……面对训练有素的护航官兵,6批19艘可疑目标灰溜溜走开了。护航编队共为366艘船舶提供区域掩护,创造了护航“零失手”的纪录。
首批护航编队实现首次组织舰艇、舰载机和特种部队多兵种跨洋执行任务;首次全程不靠港远海长时间执行任务,刷新了人民海军舰艇编队连续航行时间和航行里程、舰载直升机飞行架次和飞行时间的纪录;首次与多国海军在同一海域执行任务,拓展了军事外交的手段和领域;首次持续高强度在远离岸基的陌生海域组织后勤、装备保障等突破……
第二批护航编队创造了人民海军护航史上时间最长、航程最远、接护船舶最多、首次成建制在国外休整、首次在三国领海锚地锚泊、首次在海外长期执行任务后不做任何准备即进行访问活动等数项纪录。
第三批护航编队创造了护航编队护送船舶总量和单批、单月护航船舶数量最多,一次护航采用4种护航方式,首次和外军联合护航,首次在远洋和外军举行联合军演等多项护航新纪录。
第四批护航编队在过去的1个多月时间里,已成功为156艘中外船舶实施护航。
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超越,使中国海军挺进深蓝的步履更加稳健,信心更加坚定,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不断提升。
构建和谐海洋,加强国家合作
索马里海盗肆虐不仅给中国也给全球海上航行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中国军舰远赴索马里,把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从陆上延伸到海上,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表达了中国的诚意和决心。
2009年1月6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正式护航。从那一刻起,“有效保护我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船舶人员安全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安全”,便成为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始终牢记的使命。
不仅如此,为确保航经海域中外商船安全,中国政府通过官方网站向全世界发出倡议,欢迎加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而对所有加入我护航编队的外国船舶,编队均无偿为其提供安全保障。
2009年11月20日,第三批护航编队同时为26艘商船护航,其中来自利比里亚、新加坡、巴拿马、土耳其、葡萄牙等国家和地区的商船就有17艘。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以良好的形象和高效的行动,赢得了外国商船的信任,越来越多的外国商船主动寻求中国海军编队护航。
一年来,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无论是波澜不兴还是恶浪滔天,亚丁湾上,只要有外国商船发出呼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便会以最快速度前去救援。
一年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已成为维护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安全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护航期间,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以和平、开放、合作、和谐为基本理念,积极开展与外军护航编队的交流与合作,相继与美国151特混编队、欧盟海军465护航编队、俄罗斯海军护航编队、北约海军508护航编队、韩国护航舰艇等开展了登舰互访交流,同时还进行了中俄联合护航、中俄联合军演、中荷青年军官驻舰交流等,创造了中国海军在海外执勤中开展多边交流的多项新纪录,向世界展示了一个重道义、负责任的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