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3年的阿富汗战争期间,空军一等兵詹姆士•布莱尔(James Blair)正在为陆军第10山地师轻步团的官兵呼叫空中掩护。 |
如果你不爱陆军,你在我的空军部队中就无立锥之地。
——前空中作战司令部司令 哈尔•霍恩伯格(Hal Hornburg)上将
要在伊拉克取得胜利简直比登天还难,这给整个驻伊美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随着关于战斗的争论越来越热烈,军种之间的对立态势开始升温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这些对立的军种之间,陆军与空军的矛盾似乎更突出一些。在伊拉克牺牲最为严重的陆军官兵当然有理由关注他们所得到的支援。
但空军官兵却不这样认为,他们把自己看作是已经在中东战斗了16年的一个军种;在“伊拉克自由”行动中,他们是打败敌人常规部队的主力;在当前的反叛乱作战中空军担负着重要任务。尽管如此,空军还是感觉被陆军轻视和误解。比如,很多空军官兵认为总共282页的新陆军野战手册(FM 3-24)《反叛乱》一书中只用了仅仅5页来介绍空军,这简直就是不把空军当回事。
如何应对21世纪的最大威胁,真诚地提出问题是进行争论的前提。当然,有些人是出于单纯的军种之见,但更多的还是对彼此缺乏基本的了解。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责任在于空军,因于空军几乎没有证明自己的机会。
空军——近乎天真地——认为他们令人眩目的成功足以说明一切。因为空军毫不费力地做了那么多事——防空、空运、精确打击、为作战进行侦察、控制GPS卫星——陆军(包括其他军种)可能会说这些都是些“小儿科”。
空军相信他们是不可代替的。尽管美国的“空中力量”确实包括其他军种中的重要空中部队,但在空军官兵的信念当中美国只有一个空军——致力于运用最合适的空军力量实施精确打击,追求最大战果的军种。对空军来说,空中力量包括所有分布在空中、太空和网空的多维力量。
空军官兵认为空中力量灵活性强、机动范围广、载重量大,在作战中可以完成战术、战役、战略所有层次的任务。当然,陆军及其他军种也一样。然而,空军官兵相信,空军与地面和海上力量的不同之处在于,空军可以迅速在地球的任何地方展示美国的武力,这是其他任何军种都做不到的。对于一名空军官兵来说,机动能力是21世纪的本质,也是空中力量以较小风险实施作战的一种方式。
可以说,没有人会对美国空军的空中霸主地位表示怀疑。为了取得这一地位,美国空军比其他军种更依赖技术的支持,这也深深地影响了空军的文化和思维。显然,只有精于技术,又不止于技术才能适应空军的作战环境。
空军的尖端技术非常之多,也许有飞行员操作技巧那么多。譬如,从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军就迅速地对战争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比较而言,当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出现在一战的战场上时,机械化部队对战场的影响不大。过了几十年之后,机械化部队才发展成决定性力量。不管技艺多么娴熟、精神多么顽强,没有那个飞行员能在与熟练操纵优势装备的敌人的战斗中能够保持常胜。
基于此,空军从飞机开始设计到最终投产期间,始终关注飞机的技术是不是领先,通常要求具备对敌达到遥遥领先的技术优势。这可能是让其他军种恼火的原因之一,因为它们对技术的要求没有空军那么快。
不谦虚地讲,这一科技导向是使空军认为自己是诸军种中最具前瞻思考能力的军种的原因之一。这一自我评价导致许多后果。空军不关注过去,对空中武器来说落后就意味着挨打。这就是为什么陆军的3-24野战手册倚重过去的反叛乱经验,而空军官兵却不在意的原因。
……空军认为自己是诸军种中最具前瞻思考能力的军种
审视过去“汲取教训”对空军来说有一定的意义,但空军相信今天的能力很容易让昨天的技术贬值。在空军官兵的头脑中历史模式的价值有限,空中武器的特性使他们对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战场态势的变化极其敏感。
空军认为陆军3-24野战手册中高呼的“学习和适应”口号并没有多大价值。相对来说,“适应性”的军事价值可能还大一些,当我们把“学习”和“适应性”放在一起的时候这会让空军倚重防御并具有反作用。对空军来说,这就如同依据第一次作战的经验就可以总结出敌人的作战特点(“最好”这样做),随后就以此为指导对敌实施打击。这不是空军的“方式”。在空中战,往往首战就是决战。这使得空军必须具备进攻精神,他们宁愿采取“期望和样式”的方法,而不是“学习和适应”的过程。空军喜欢争取主动,让对手按它的方式作战——就是发挥己方技术优势和训练长处。
这就导致了空军与众不同的文化。其他军种在追溯历史或者别国陆军和海军时总是引以为荣。空军毫不掩饰自己作为最年轻军种的喜悦,也不禁止追溯人类没有征服天空之前的历史。
尽管有些人对此表示责备,但空军对民营企业的效率和创造性文化非常佩服。空军意识到,在实现和保持美国成为世界航空“领头羊”的战略中,民营企业扮演着并将继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由于空军跟商用航空有相似之处,同时也经常合作,这使得空军的文化可能要比其他的军种更喜欢采用商业模式。
空军为美国的空天霸权取得的作战胜利而荣。自朝鲜战争以来,没有一名美国陆军和海军官兵遭受过塞尔维亚、塔利班、基地组织、萨达姆•侯赛因以及今天的伊拉克反政府武装经历的痛苦——空中打击使他们饱受无尽的折磨和死亡的恐慌。因为高技术的空中力量可以在全天候的情况下进行持续的精确打击,后果就是毁灭。在美国空中力量的打击下敌人无处可逃。
空军相信精确打击的革命加上制空权就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能力——让对手绝望,直至失去抵抗力。那些还没有认识到空中力量的这一不对称优势的敌人的后果也将是如此。一名在2003年美国空袭中幸存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上校军官在《时代》杂志上控诉其上级:“他们不知道我们缺少空中力量。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美国的军事技术超出想象。”当今世界没有那支军队能够在美国那样的空袭中存活下来。
不过,美国的技术优势也导致了空军比其他军种更容易滋生“个人主义”文化。事实上,在联合作战条件下——尤其是与陆军联合作战时——有的人认为这种文化是无用的,甚至是傲慢的。为什么空军会这样行事?从早期的飞行历史中可以找到一些答案:那些第一次进入飞行器的人,他们所做的就与常规的科学、经验和教导背道而驰。有这样的传统,空军的“DNA”就会让他或者她不安于现状和对事情喜欢问“为什么?”或者是“为什么不?”
此外,当空军先驱开始构想飞行器的军事潜力的时候,他们遇到了陆军航空队所反对的官僚政治和视野狭窄的问题。空军先驱的回应就是置疑权威。比利•米切尔(Billy Mitchell)就是杰出的代表,这样的人物还有许多,如:哈普•阿诺德(Hap Arnold)、克莱尔•陈纳德(Claire Chennault)和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等。这些人对空中力量的见解影响至今。
让一些陆军官兵感到不安的另一种空军文化是平等主义。空军军官根本不用像其他军种那样与士兵保持“距离”。与其他兄弟军种完全不同的是,尽管时代在改变,空军参加战斗的大多数是军官而不是士兵。如果士兵处于危险之中,比如飞机上的机组成员,由生死与共的同志关系创造出了一种不同于其他美国军队的官兵关系。
……与其他兄弟军种不一样,空军参加战斗的大多数是军官而不是士兵
一些人批评指出,空军的平等主义和其他方面的文化导致了空军纪律性差,在几个军种中最没“士气”。而事实证明在实战中,空军的文化并没有影响士气。显然,这是空军官兵用鲜血的代价换来的。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军在欧洲战场的死亡人数比海军陆战队在所有战场的死亡人数都多。
无可否认,空军的文化确实让外人一头雾水。里克•纽曼(Rick Newman)和唐•谢帕特(Don Shepperd)关于空军在越南战场中的新书《大揭秘:“迷雾”飞行员和胡志志小道的秘密战斗》可以让大家深入了解空军的文化。尽管该书对飞行员的描写平白无趣,我们可能会认为空军的这些英勇事迹是出于偶然的军事礼节和行为,但在“探测”胡志明小道的行动中,他们无疑执行了一些最危险的,同时也是战争期间其他军种所期望的任务。
在当前的伊拉克冲突中,空军跟其他军种一样英勇——不只是在空中。譬如,空军汽车连的官兵在执行其他任务的同时,还光荣地完成了1100多次护送任务,行程超过760万英里。此外,空军主要负责的 “侧翼安全”(Operation Safeside)行动,就是一次成功的“势力外”地面作战任务,空军“派出了338人的战斗巡逻队,包围了17名‘高级’暴乱分子”,同时还对巴拉德(Balad)空军基地实施了压制性打击。
空军的纪律也不是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涣散。实际上,跟其他军种相比,空军的酗酒和吸毒率是最低的,发生违纪事件的概率也比其他军种低。同时,空军在压力下的表现也相当不错。在阿布格莱布(Abu Ghraib)监狱虐囚丑闻暴光之后,几百名空军官兵在执行后来的相似任务中没有发生任何问题。需要澄清的是,我说这些并不是想诋毁其他军种,只是想证明空军真的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军事力量。
由于空军对技术的强调使得空军对其成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非常之高。这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由于空军的需要,民营企业的员工也必须具备同样的高素质。作为一个军事团体,空军已经有权在社会上挑选人员。幸运的是,空军在招募和培训所需的人员方面已经做得不错了。
空军是怎样做到这些的呢?实际上,答案与空军被误解的另一个文化有关,即强调生命的质量。各个军种都认识到人员的重要性,但空军对“招募个人、保留家庭”原则的理解又有所不同。空军不想让它的成员面临这样的抉择:在地方他们可以轻松地为家庭创造良好的生活,在美国空军服役也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
基于这样的原因,在所有军种中,空军拥有最多最好的家庭亲情基地,这是空军值得自豪的事。为了完成征募任务,空军相信努力提高官兵的生活质量比增加征兵费用的成本效率高。因此,空军征兵的花费最少,兵员的质量却没有下降。
由于空军的技术导向,使空军跟地方民营企业的关系密切,这也导致了空军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其他军种的作战观念。空军是利用技术优势取代人力制胜这一作战方式的主要倡议者。尽管没有一名空军官兵有荼毒生灵的嗜好,但是在执行命令的时候,空军是不会选择“公平战斗”或者以近距格斗为荣。
进一步说,以己方最少的风险或者尽可能减少友军的损失去摧毁敌人,是空军的自豪而不是耻辱。不管采取什么方式,空军总是在寻求让敌人屈服于没有感情的机器的办法,而不是以官兵生命为代价。简而言之,空军支持乔治•S•巴顿(George S. Patton)的观点,即,战争的目的就是让那些家伙“为他们的国家而死”。比如,空军引以为荣的是在“联军作战”(Operation Allied Force)行动中,美国空军没有让一名陆军官兵进入战场就迫使塞尔维亚人撤出了科索沃。
当然,陆军官兵也许会提出一些让空军沮丧的问题,即空军成了“战略轰炸”的代名词,而这种轰炸是以陆军为代价的。这种看法似乎根深蒂固。有些事情难以忘却,比如在1968年的“瀑布行动”(Operation Niagara)中,B-52轰炸机向北越军队倾泻了6万吨高爆炸弹,粉碎了敌人对位于越南溪山(Khe Sanh)的海军陆战队的包围。最近关于“伊拉克自由”行动的统计显示,空军超过四分之三的进攻飞行架次位于矩形火力杀伤区内或者是完成其他方面的近距空中支援任务。
为美国的地面部队提供支持是空军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美国空军最杰出的战斗机飞行员之一、前空中作战司令部司令哈尔•霍恩伯格(Hal Hornburg)上将指出的那样,记住“如果你不爱陆军,你在我的空军部队中就无立锥之地。”今天的空军真是“做到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空军不关心陆军的说法依然存在。
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因为空军确实在理解兄弟军种的文化上做得还不够。空军正在通过更好的训练努力弥补这一不足。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多个前方阵地,通过与陆军官兵一起工作,如担当“特勤人员”或者“代替”陆军执行任务,数千名空军官兵对陆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无论如何,没有一名空军官兵说地球上还有比美国陆军更好的陆军。我们的陆军是有战争以来最好的陆军,不仅仅是因为它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更主要的是因为陆军官兵的荣誉感和爱国心。这些素质不容置疑,与陆军的兄弟姐妹并肩战斗是空军的光荣。
编译:知远/天翼
作者:美空军军法局副局长 小查尔斯•J•邓拉普(Charles J. Dunlap Jr.)少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