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参加“环太平洋-2008”演习的东南亚国家海军与美海军第7舰队的舰艇在西太平洋地区举行的“卡拉特-2008”和“SAECAT-2008”例行性演习中在一起演练了预定战斗训练计划。
美海军与东南亚国家的大规模双边系列演习——“卡拉特-2008”的总目标是提高部队参加联合海上行动的战备程度。
由诺尔•泰森海军少将统一指挥参加演习的美海军第73特混编队(第7舰队的作战保障兵力):“托尔图加”号(LSD-46)船坞登陆舰、“贾勒特”号(FFG-33)和“福特”号(FFG-54)导弹护卫舰,海岸警卫队“摩根索”号(WHEC-722)高耐力炮舰和“卫士”号(ARS-50)打捞船及“麦克坎贝尔”号(DDG-85)导弹驱逐舰(只参加了第一阶段)。在美海军太平洋舰队水面部队第1驱逐舰分舰队指挥官麦克尔•塞尔比的指挥下,特混编队与第133工程建设营、海军陆战队第3登陆突击连和第1机动潜水救援支队的保障分队先后与菲律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海军举行了双边联合演习。
在演习中演练了海上作战行动各部分和在反恐、反海盗、反贩毒、反偷渡斗争中与安全保障相联系的全部任务,包括:在南海与新加坡海军演练了反快艇作战、导弹训练发射和直升机飞行(6月21日-7月3日);在马来西亚演习阶段(7月15-21日)进行了海上登陆行动、战斗蛙人训练;在印尼阶段(7月21-26日),“托尔图加”号船坞登陆舰和印尼“拉克萨马纳”号护卫舰在海上安全保障行动过程中演练了CENTRIX保密通信系统。
除了演练教练战斗任务,美舰和保障分队为加强伙伴关系还在本地区一些国家(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的港口和基地参加了人道主义和社会慈善活动。
与文莱海军的最后训练阶段结束后,“卡拉特-2008”演习于8月10日在新加坡正式结束。据美国海军司令部评估,演习符合美海军新战略,促进了东南亚地区伙伴关系和集体安全的加强。
从8月18日开始,美国海军以同样的兵力参加在该地区的另一场演习——“SAECAT”反恐演习。演习的目标是演练东南亚国家在反恐作战的协同动作。该演习从2002年起在该地区举行,形式是美国与本地区国家举行系列双边演习。有6个国家参加了2008年的演习,它们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观察员)。
美海军第7舰队第73特混编队派出的参演兵力除参加了“卡拉特”演习的“托尔图加”号、“福特”号、“摩根索”号和“卫士”号外,还有“霍华德”号(DDG-83)导弹驱逐舰、“洛佩斯中尉”号(T-AK-3010)和“豪奇下士”号(T-AK-3001)车辆货船及第16巡逻机中队的P-3C“猎户座”岸基巡逻机。演练的主要任务是在打击犯罪和恐怖团伙的海上安全保障行动过程中对兵力行动进行协同(主要是指挥、通信和情报交换方面)。“托尔图加”号舰坞登陆舰上部署了作战情报收集、处理与交换中心,该中心通过联络军官与参加国海军司令部协调兵力行动。演习持续一周,于2008年8月25日前在新加坡结束。
——未经中国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感谢搜狐军事为本文做出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