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昆明5月11日电 记者姜兴华、《战旗报》记者涂灵报道:比武竞赛,向来都是强手比强项。然而,这两天成都军区组织的全区参谋长和参谋比武竞赛却反弹琵琶——31名师、旅、团级参谋长被推上擂台,比武比的是平时训练中的“短板”和弱项课目。
5月7日10时,比武竞赛在昆明主赛场和西藏分赛场同步展开。记者在主赛场看到,25名选手随着“编写战术作业指导提纲”指令的下达,开始了角逐。在分赛场6名选手的比武场景,也通过实时视频传输系统呈现在主赛场的大屏幕上。倒计时跳动不到10分钟,选手们的额头上便渗出了汗珠。
军区参谋长艾虎生说,按新大纲要求设置的“编写战术作业指导提纲”,本身就是一个重点难点训练课目,加之全军没有统一规范,成为制约司令部建设的一块“短板”。这次比武之所以不像以往那样“孔雀开屏”——专拿漂亮的给人看,并不是故意给参谋长们难堪,而是为了给各级司令部机关一次特殊的警醒和鞭策,尽快打牢他们履职尽责的能力基础。
面对这块“硬骨头”,选手们时而执笔标图,时而轻敲键盘。12时30分,选手的桌上摆上了盒饭,但十几分钟不见人动筷子。直到监考官提示“半个小时后餐具将收走”,才有人胡乱扒了几口。云南省迪庆军分区参谋长袁运剑,赛前刚从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下来,还有些“醉氧”,4个多小时的作业中,头上的汗珠不断往下滴。记者掐了一下表,他的午餐只用了2分10秒。分秒必争,他终于在8小时的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作业。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的教授赛后对选手的作业进行了讲评:不同程度地存在“收集掌握情况不全面、欠准确,上报情报信息不及时、缺研判,提出决心建议不科学、跟不上”等问题。参谋长们听得一个个面红耳赤,如坐针毡。
“比武中暴露了问题,但也让我们在警醒中找到了需要补齐的‘短板’。”一位比武总评成绩靠后的参谋长与记者谈起感受时坚定地说,“下次再比武,我的‘短板’一定会长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