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在线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黄子娟)今天下午18时,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海军少将张召忠教授做客人民网“国防新观察”栏目,与网友们就人民海军60年主题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 我们知道国防部长梁光烈在会见日本防卫大臣的时候表示大国中没有航母的只有中国,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
网友就想问您,航母和其他舰艇相比到底有什么样的优势呢?
张召忠: 刚才我讲了,航母起到优化兵力结构。还有,大国都有了,我们也得有。大国到了一个份上,要有一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坎儿,过不去。比如有些国家,像中国过去到了一个大国,想进一步发展的时候,就想要拥有核武器,毛主席说要发展航天,要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有了这个东西以后,别人就高看你,你是一个航天大国,你是一个核大国,那就不一样了。以后我们就说中国人要做航天梦,我们神五、神六、神七,我们不仅实现了航天梦,而且载人航天。下一步我们要登月,“嫦娥一号”。这些都是中国的一个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拥有浪漫的梦想,当然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现在我们还有一个梦,“航天梦”实现了,我们还有一个梦,那就是“航母梦”,得让老百姓做,老百姓有这个梦是好事,有理想、有抱负、有未来,我也做航母梦。我想,现在条件是很成熟的,这次各国来的人,包括美国海军作战部长,都感觉中国确实应该造,到这一步了,航天梦实现了,大国崛起了,经济发展很好,人民又愿意造,军队建设又有需求,那你们搞吧,没有人反对中国造航母,好象别人造航母都是应该的,中国造航母就是威胁别人,这就不讲理了。这次我倒是发现,江南造船厂的领导有一个表态,就是江南造船厂已经具备建造航母的能力了。这个表态挺有意思。因为现在很多人老怀疑我们技术上行不行,江南造船厂说没问题,在我这里造吧。
主持人: 就是说我们已经具备了建造航母的条件了。网友们也是挺关心航母的。他们说,作为没有航母的大国,拥有航母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召忠: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航母。但是中国从来没有过的东西多了,中国历史上也没有战略舰、巡洋舰。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做巡洋舰的梦?没有做战略舰的梦?因为战略舰和巡洋舰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它已经被淘汰。就是说,战略舰和巡洋舰的功能很多都可以被驱逐舰取代,驱逐舰可以融合它们的功能。比如吨位要大。原来第二代导弹驱逐舰排水量是3000吨,那时候3000吨感觉还可以,不小,挺好,原来我上去过,就感觉,这么大,3000吨。现在的驱逐舰造到7000吨还嫌小。驱逐舰3000吨的时候,7000吨是巡洋舰的吨位。驱逐舰都到了7000吨了,还要巡洋舰干什么?美国的巡洋舰无非七八千吨。所以战略舰和巡洋舰的功能逐渐和驱逐舰合并了,所以没有人再做那个梦了,那真是白日做梦。但是航空母舰,大家感觉是不可替代的,而且是将来还要继续发展的。美国下一代又发展了“福特”级。所以这个梦就让大家做吧。我感觉这个梦能够圆,这是肯定没有问题的。因为航空母舰的技术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比起来,还是稍微简单一点,但是花钱会多一点,个别的关键技术还需要进行一些突破。总体来讲,它还是机械化的东西比较多。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