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点击查看大图 |
中国核潜艇亮相今日阅兵式神秘面纱将揭开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重头戏"--多国舰艇海上阅兵式于今天在青岛上演。
据新华社报道,日前,中国海军副司令员丁一平透露,这次阅兵展示的中国海军舰艇和武器全部为国产装备,而且核潜艇将出现在海上阅兵的中方舰艇编队里。
有些外国媒体揣测"中国核潜艇的亮相是为了炫耀武力",中国海军副司令员丁一平否认了这一说法,并指出:"中国的核潜艇并非什么秘密,是为了保卫国家安全。
追根溯源
核潜艇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
以前的常规潜艇由于蓄电池电力有限,不得不定期浮出水面或靠近水面,开动柴油机补充电力。
而核潜艇可以长时间水下航行,其潜航速度已经可与水面舰艇相比。在与水面舰艇反潜力量的斗争中,仅凭这一进步,核潜艇可以轻松做到“要打可打,要走可走。”
据新华社报道,多国海军活动联络官沈俊接受采访时介绍,中国核潜艇以“长征”加序号命名。
很多外国媒体把中国海军舰艇命名为“夏”级导弹核潜艇等,这是国外军事组织对中国海军舰艇的命名方式,是不正确的。
艇壳结构
双壳潜艇艇体分内壳和外壳,内壳是钢制的耐压艇体,保证潜艇在水下活动时,能承受与深度相对应的静水压力;外壳是钢制的非耐压艇体,不承受海水压力。
空调系统
艇上的空气再生是靠电解水制造氧气,用吸收剂消解二氧化碳,再通过核装置与过滤器驱除有害废气。
上浮过程
潜艇上设有压载水舱,在潜行状态下,只要往注满水的压载水舱里注空气,潜艇就变轻了,潜艇尾倾就逐渐上浮。
专家说法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事故率低
《现代舰船》杂志社副主编崔轶亮介绍,4月23日的海军大阅兵,在新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这就像在家里举办舞会一样,东道主一定会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
“中国的核潜艇部队,一直是海军、甚至整个解放军中最为神秘的部队,因此,无论出现在海军阅兵式上的是何种型号的核潜艇,都是中国海军核潜艇在全世界的首次公开展示,必然引起全球的关注。”崔轶亮说。
崔轶亮介绍,我国的第一代核潜艇与美国及前苏联的核潜艇相比,性能基本相当,但在一些方面,我国潜艇则更胜一筹。
首先,艇型方面。美国及前苏联的第一代核潜艇采用了常规潜艇艇型,其水面航行性能较好,但水下航行阻力较大,在第二代核潜艇上才使用了水下航行性能优秀的水滴艇体。
我国核潜艇研发相对较晚,因此充分吸收了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直接采用水滴艇体。
其次,我国核潜艇事故率低。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安装核反应堆前,进行了充分的核反应堆陆上试验,事故问题得以提前解决。
核潜艇时间表
1954年1月21日 美国建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同年9月30日“鹦鹉螺”号核潜艇正式服役。
1974年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服役。
1983年 我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服役。
特别感谢《军事世界画刊》杂志社提供协助
本版文字/胡晓华综合《解放军报》、《现代舰船》、《瞭望东方周刊》本版制图/李铭 曹雪 刚晓宁
|